原文
梅清清入骨,梅貴貴於玉。
清貴自貞靜,避俗如避毒。
所以坐與臥,多在空山曲。
無如空山中,亦少幽人躅。
折梅梅不嗔,詠梅梅欲哭。
寄言作詩人,涇清以渭濁。
梅乃真伯夷,恥不食周粟。
欲詠寧伐之,可殺不可辱。
詩詞問答
問:《余夢訪梅鄧尉旁有詩客一唱而梅花與枝俱殞其避俗耶梅真高士哉醒急披衣作詩記夢》的作者是誰?答:王世楨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王世楨的名句有哪些?答:王世楨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十五部
參考注釋
清清
(1)
(2) 清潔明澈的樣子
清清的小河
(3) 清楚
記得清清
(4) 清越
將時新小曲清清地吹起
(5) 白白地
清清把他放了
入骨
刻骨銘心,感受上達到極點
切膚之痛,入骨之恨
清貴
(1) 清高可貴
(2) 職位較高而不掌實權的人
位列清貴
貞靜
節操貞純,情性淑靜
貞靜的姑娘
避俗
(1).避世隱居。 唐 楊憑 《千葉桃花》詩:“若教避俗 秦 人見,知向河源舊侶夸。” 元 盧摯 《淵明歸來圖》詩:“亡 秦 扶 漢 聲隆隆, 淵明 初非避俗翁。” 清 李漁 《聞過樓》第二回:“這一所住宅,也是個有趣的朋友起在這邊避俗的。”
(2).指出家。 清 李漁 《奈何天·伙醋》:“我和你避俗以來,光陰迅速,不覺已是一載有餘。”
(3).捨棄舊俗。參見“ 避俗趨新 ”。
所以
(1) 表示因果關係,常與“因為”連用
因為刻苦訓練,所以成績提高很快
(2) 指實在的情由或適當舉動
忘乎所以
(3) 所用;用來
夫仁義辨智,非所以持國也
(4) 原因;緣故
故今具道所以。——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而慎取之也。——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空山
幽深少人的山林。 唐 韋應物 《寄全椒山中道士》詩:“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明 李攀龍 《仲春虎丘》詩:“古剎雲光杳,空山劍氣深。” 李大釗 《警 * 父老書》:“空山已無歌哭之地,天涯不容漂泊之人。”
無如
無可奈何
今天想回去,無如未買著票
幽人
(1).幽隱之人;隱士。《易·履》:“履道坦坦,幽人貞吉。” 孔穎達 疏:“幽人貞吉者,既無險難,故在幽隱之人守正得吉。”《後漢書·逸民傳序》:“ 光武 側席幽人,求之若不及。” 清 顧炎武 《與胡處士庭訪北齊碑》詩:“策杖向郊坰,幽人在巖戶。”
(2).指幽居之士。 宋 蘇軾 《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詩:“幽人無事不出門,偶逐東風轉良夜。”
梅梅
昏暗不清貌。《禮記·玉藻》:“凡祭,容貌顏色,如見所祭者。喪容纍纍,色容顛顛,視容瞿瞿梅梅,言容繭繭。” 孔穎達 疏:“梅梅,猶微微,謂微昧也。” 陳澔 集說:“梅梅,猶昧昧。”
寄言
(1).猶寄語、帶信。《楚辭·九章·思美人》:“願寄言於浮雲兮,遇 豐隆 而不將。” 唐 元稹 《遣興》詩之五:“寄言抱志士,日月東西跳。” 明 袁宏道 《祝雨》詩:“寄言行雨兒,莫下山頭去。”
(2).謂把某種思想感情寄托在詩文之中。 三國 魏 嵇康 《琴賦》序:“是故復之不足,則吟詠以肆志,吟詠之不足,則寄言以廣意。”《宋書·謝靈運傳論》:“自 建武 暨乎 義熙 ,歷載將百,雖綴響聯辭,波屬雲委,莫不寄言上德,託意玄珠,遒麗之辭,無聞焉耳。”
詩人
作詩的名人
生來就是一個詩人,不是造就出來的
真伯
道教徒中道行高的尊長。 宋 蔡絛 《鐵圍山叢談》卷五:“今人動自負道家真伯, 釋氏 果位,恐悉過矣。”
不食周粟
《史記·伯夷列傳》:“ 武王 已平 殷 亂,天下宗 周 ,而 伯夷 、 叔齊 恥之,義不食 周 粟,隱於 首陽山 ,採薇而食之。”後以“不食周粟”謂清白守節。 老舍 《四世同堂》八七:“這四年里,我受了多少苦,完全為不食周粟!積極的,我沒作出任何事來;消極的,我可是保持住了個人的清白!”
可殺
見“ 可煞 ”。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與藥相粘,不可取。——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學不可以已。——《荀子·勸學》
(2)
決不能,必須不
而勢力眾寡不可論。——《資治通鑑》
不可一概而論
(3)
與“非”搭配,表示必須或一定
今天這個會很重要,我非去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