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幾點楓林綴復飛,飄然衫袖坐忘歸。
邊傍縱未巾車置,何礙神傳杜紫薇。
詩詞問答
問:《題唐寅溪山八景冊·其五·楓林坐愛》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微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四十三
參考注釋
楓林
楓樹林。楓葉至秋而變紅,甚美。詩文中常以楓來表現秋色。 唐 杜甫 《寄柏學士林居》詩:“赤葉楓林百舌鳴,黃花野岸天雞舞。” 元 周文質 《叨叨令·四景》曲:“夏乘舟,柳岸蓮塘上醉。秋登高,菊徑楓林下醉。” 郁達夫 《杭江小曆紀程·金華北山》:“到 華溪橋 ,就已經入了山口,右手一峰,於竹葉楓林之內,時露著白牆黑瓦。”
飄然
(1) 形容飄搖的樣子
(2) 形容輕飄飄像要飛揚的樣子
飄然欲仙
(3) 形容心情輕鬆的樣子
衫袖
衫的袖子。亦泛指衣袖。 北周 庾信 《春賦》:“鏤薄窄衫袖,穿珠帖領巾。” 唐 李端 《送客東歸》詩:“把君衫袖望垂楊,兩行淚下思故鄉。” 宋 蘇軾 《次韻蘇伯固主簿重九》:“墨翻衫袖吾方醉,紙落雲煙子患多。”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六:“衫袖上盈盈,搵淚不絶。”
忘歸
(1).忘返。《楚辭·九歌·山鬼》:“東風飄兮神靈雨,留靈脩兮憺忘歸。” 晉 左思 《吳都賦》:“ 舜 禹 游焉,沒齒而忘歸。” 唐 白居易 《琵琶行》:“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2).良箭名。以一去不復返,故稱。《公孫龍子·跡府》:“ 龍 聞 楚王 張繁弱之弓,載忘歸之矢,以射蛟兕於 雲夢 之圃。”《文選·嵇康<贈秀才入軍>詩之一》:“左攬繁若,右接忘歸。” 李周翰 註:“忘歸,矢名。”
邊傍
(1).猶旁邊。《敦煌變文集·董永變文》:“三個女人同作伴,奔波直至水邊傍。” 元 李壽卿 《伍員 * 》第四折:“又見他腹中飢餓,權避在蘆葦邊傍。” 明 馮夢龍 《萬事足·醉筆遣神》:“判官你在邊傍站立,是我 陳相公 到來,也該稟説一聲。”
(2).邊緣。 明 馮夢龍 《萬事足·塗畫生嗔》:“情知是你兩公郎,與侍兒不犯邊傍。”
巾車
(1).以帷幕裝飾車子。因指整車出行。《孔叢子·記問》:“ 文 武 既墜,吾將焉歸……巾車命駕,將適 唐 都。”《南史·文學傳·孔廣》:“ 緒 數巾車詣之。” 清 金人瑞 《戊子春積雨如晦久不晤草座先生天甫晴便忽睹書此為樂也》詩:“城中泥雨盛冠蓋,野外日高未巾車。”
(2).指有帷幕的車子。 晉 陶潛 《歸去來辭》:“或命巾車,或棹孤舟。” 宋 蘇軾 《和寄天選長官》詩:“何時命巾車,共陟雲外嶠?” 清 趙翼 《入雲棲十餘里修篁夾路》詩:“我乘巾車行,苦障帷數幅。”
(3).古代官名。《周禮·春官·序官》:“巾車,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中士八人,下士十有六人。” 鄭玄 註:“巾車,車官之長。”《周禮·春官·巾車》:“掌公車之政令,辨其用與其旗物而等敘之,以治其出入。”《左傳·哀公三年》:“校人乘馬,巾車脂轄。” 杜預 註:“巾車,掌車。”
神傳
(1).謂精神往下傳。 清 王夫之 《管大兄弓伯輓歌》序:“夫萬匯之息,形生為下,神傳為上。今兄以其孝友義烈如雲如日,其暉蔭所注,且將孕為千百奇男子,以似續古人。”
(2).由心意傳遞。 蕭乾 《終身大事》二:“十八世紀 英國 詩壇大師 威廉·布萊克 認為愛情的奧秘在於只可神傳不可言說。”
紫薇
(1).花木名。又稱滿堂紅、百日紅。落葉小喬木,樹皮滑澤,夏、秋之間開花,淡紅紫色或白色,美麗可供觀賞。 明 何景明 《查城十五夜對月》詩:“去年當此夜,坐對紫薇間。”
(2).見“ 紫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