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柬立朝叔

作者:佘翔 朝代:明代

立秋柬立朝叔原文

南陸流金日,科頭臥北窗。

忽驚秋葉下,暑氣薄澄江。

白羽搖雲閣,青樽泛釣艭。

風流過小阮,月下倒銀缸。

詩詞問答

問:立秋柬立朝叔的作者是誰?答:佘翔
問:立秋柬立朝叔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立秋柬立朝叔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佘翔的名句有哪些?答:佘翔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江韻

參考注釋

南陸

南方,南方大地。《後漢書·律曆志下》:“是故日行北陸謂之冬,西陸謂之春,南陸謂之夏,東陸謂之秋。” 晉 陶潛 《述酒》詩:“重離照南陸,鳴鳥聲相聞。” 元 周權 《次韻褚仲明苦熱行》:“燭龍銜火飛南陸,萬疊雲峰天地窄。”

流金

(1).謂高溫熔化金屬。多形容氣候酷熱。 晉 陸機 《演連珠》之四九:“臣聞理之所開,力所常達;數之所塞,威有必窮。是以烈火流金,不能焚景,沉寒凝海,不能結風。” 唐 劉言史 《廣州王園寺伏日即事寄北中親友》詩:“且困流金熾,難成獨酌謡。” 明 宋濂 《鄭仲涵墓志銘》:“當夏五六月,赤日流金,道多病暍者。”

(2).沙金。 晉 潘岳 《螢火賦》:“若流金之在沙,載飛載止。”

(3).塗飾泥金。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記》卷三:“一個姓 周 ,著玄華冠,服緑毛帔丹霄飛裳,佩流金鈴。” 元 張可久 《湘妃怨·武夷山中》曲:“落花流水出桃源,暖翠晴雲滿藥田,流金古像開香殿,步虛聲未遠。”《紅樓夢》第五三回:“ 尤氏 上房,地下鋪滿紅氈,當地放著象鼻三足泥鰍流金琺瑯大火盆。”

科頭

(1).謂不戴冠帽,裸露頭髻。《戰國策·韓策一》:“ 秦 帶甲百餘萬,車千乘,騎萬匹,虎摯之士,跿跔科頭,貫頤奮戟者,至不可勝計也。” 鮑彪 註:“科頭,不著兜鍪。” 晉 葛洪 《抱朴子·刺驕》:“或亂項科頭,或裸袒蹲夷……此蓋左袵之所為,非諸夏之快事也。”《資治通鑑·漢獻帝建安元年》:“ 布 將 河內 郝萌 夜攻 布 , 布 科頭袒衣,走詣都督 高順 營。” 胡三省 註:“科頭,不冠露髻也。今 江 東人猶謂露髻為科頭。”《老殘遊記》第九回:“著了一件深藍布百衲大棉襖,科頭,不束帶,亦不著馬褂。”

(2).古代教坊歌樂分部分科,其頭目稱為“科頭”。亦以稱歌伎樂工。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散序》:“其日,狀元與同年相見後,便請一人為録事,其餘主宴、主酒、主樂、探花、主茶之類,鹹以其日辟之。主樂兩人,一人主飲妓。放榜後,大科頭兩人(第一部),常詰旦至期集院,常宴則小科頭主張,大宴則大科頭,縱無宴席,科頭亦逐日請給茶錢。”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一:“《秦中歲時記》云:期集謝恩了……便於亭子小宴,召小科頭同樂,至暮而散。”

秋葉

秋季的樹葉。亦指落葉。 北周 庾信 《賀平鄴都表》:“威風所振,烈火之遇鴻毛;旗鼓所臨,衝風之卷秋葉。” 唐 宋之問 《太平公主山池賦》:“秋葉飛兮散江樹,春苔生兮覆緑泉。”《宋史·食貨志下六》:“重園戶採造黃老秋葉茶之禁,犯者沒官。”

暑氣

盛夏的熱氣

我們又熱又渴,何不買些吃?也解暑氣。——《水滸傳》

澄江

(1).清澈的江水。 南朝 齊 謝朓 《晚登三山還望京邑詩》:“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 宋 柳永 《輪台子》詞:“霧斂澄江,煙消藍光碧。”

(2).水名。在 海南島 上。有二源:一出 瓊山縣 西石山 ,叫 內澄江 ;一出 瓊山縣 虎村嶺 ,叫 外澄江 。二水在 澄邁縣 南匯合入海。江水清澈,故名。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廣東六·瓊州府》:“ 澄江 在縣東,源出山谷間,下流達 新安江 。”

(3). 江蘇省 江陰市 的別稱。古 長江 流到這裡,江面驟寬,流緩沙沉,故有此稱。 宋 俞巨源 《<江陰縣誌>序》:“ 大江 自 京口 來,委折而南,浩漾澎湃,勢益壯越,數百里聚為 澄江 之區。” 宋 元 時城內置 澄江驛 。舊稱縣城北門為 澄江門 ,門外有 澄江河 ,有橋叫 澄江橋 。

白羽

(1).白色羽毛。《孟子·告子上》:“白羽之白也,猶白雪之白。” 南朝 宋 謝惠連 《雪賦》:“白羽雖白,質以輕兮;白玉雖白,空守貞兮。”

(2).借指白色的鳥。 宋 沉遘 《次韻和鞠顏叔游山》:“紫鱗驚躍起,白羽倦飛還。”

(3).古代軍中主帥所執的指揮旗。又稱白旄。亦泛指軍旗。《呂氏春秋·不苟》:“ 武王 左釋白羽,右釋黃鉞,勉而自為係。”《書·牧誓》作“白旄”。《孔子家語·致思》:“ 子路 進曰: 由 願得白羽若月,赤羽若日,鐘鼓之音上震於天,旍旗繽紛下蟠於地。 由 當一隊而敵之,必也攘地千里,搴旗執聝。” 唐 李白 《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軍》詩:“今茲討鯨鯢,旌斾何繽紛。白羽落酒樽, 洞庭 羅三軍。”

(4).指羽箭。《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彎蕃弱,滿白羽,射游梟,櫟蜚遽。” 郭璞 註:“以白羽為箭,故言白羽也。” 南朝 宋 鮑照 《擬古》詩之三:“留我一白羽,將以分符竹。” 宋 王安石 《陰山畫虎圖》詩:“逶迤一虎出馬前,白羽橫穿更人立。”

(5).借指士兵。 唐 盧綸 《冬日登城樓有懷因贈程騰》詩:“君不見, 漢 家邊將在邊庭,白羽三千出 井陘 。” 唐 法振 《河源破賊後贈袁將軍》詩:“白羽三千駐,蕭蕭萬里行。”

(6).指羽扇。 唐 駱賓王 《宿溫城望軍營》詩:“白羽搖如月,青山斷若雲。” 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上:“ 史君 開府未浹旬,欲戴綸巾揮白羽。” 明 沉采 《千金記·遊說》:“鼓旗揚,白羽一揮同發矢,黃龍三轉倒拖鎗,倒拖鎗。” 清 曹寅 《途次示侄驥》詩之三:“可堪揮白羽,安事踐青蒲。”

(7).指羽書。又名羽檄。古代徵調軍隊的文書,插鳥羽示緊急,故名。 清 洪昇 《長生殿·偵報》:“爺爺呵,莫待傳白羽始安排!” 徐朔方 校註:“白羽,羽檄,古代徵調軍隊的文書。”

(8).古邑名。在今 河南省 西峽縣 。《春秋·昭公十八年》:“冬, 許 遷於 白羽 。” 楊伯峻 註:“ 白羽 在今 河南 西峽縣 西關外。”

雲閣

(1).閣名。 秦二世 胡亥 建。《文選·張衡<東京賦>》:“迺構 阿房 ,起 甘泉 ,結 雲閣 ,冠 南山 。” 薛綜 注引《三輔故事》:“ 秦二世 胡亥 起 雲閣 ,欲與山齊。”

(2).泛指高聳入雲的樓閣。《文選·揚雄<甘泉賦>》:“乘雲閣而上下兮,紛蒙籠以棍成。” 李善 註:“雲閣,言高連雲也。” 三國 魏 曹植 《節游賦》:“連雲閣以遠徑,營觀榭於城隅。” 南朝 陳 張正見 《賦得日中市朝滿》:“雲閣綺霞生,旗亭麗日明。”

(3).狀如樓閣的雲層。 南朝 陳 張正見 《神仙篇》:“六龍驤首起雲閣,萬里一別何寥廓。”

(4).指 雲台 。圖畫功臣名將之像以示紀功的樓閣。 北周 庾信 《周柱國大將軍大都督同州刺史爾綿永神道碑》:“詎知 雲閣 ,名在功臣。” 倪璠 註:“ 雲閣 ,《漢書》所謂‘雲臺’是也。臺、閣通稱矣。” 唐 李白 《游敬亭寄崔侍御》詩:“壯士不可輕,相期在 雲閣 。” 王琦 註:“ 雲閣 ,猶 雲臺 也。” 清 錢泳 《履園叢話·雜記下·阿文成公》:“ 高宗 純皇帝 賜其七十壽聯云:‘耆筵錫慶高千叟, 雲閣 銘勛贊上台。’”參見“ 雲臺 ”。

風流

(1) 風采特異,業績突出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2) 才華出眾,自成一派,不拘泥於禮教

是真名士自風流

(3) 放蕩不羈

如此風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響的婚禮

(4) 具有 * 特點或 * 上得到滿足

風流小說

(5) 風俗教化

風流篤厚,禁罔疏闊。——《漢書·刑法志》

(6) 遺風,流風餘韻

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7) 風度;儀表

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 唐· 杜甫《詠懷古蹟》

(8) 風韻,多指好儀態

身體面龐雖怯弱不勝,卻有一段自然的風流態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紅樓夢》

小阮

稱 晉 阮鹹 。 鹹 與叔父 籍 都是“竹林七賢”之一,世因稱 鹹 為 小阮 。後藉以稱侄兒。 唐 李白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後》詩之一:“三杯容小阮,醉後發清狂。” 宋 楊萬里 《戲贈子仁侄》詩:“小阮新來覓句忙,自攜破硯汲寒江。” 清 秦朝釪 《消寒詩話》:“ 乾隆 甲午夏五,家小阮以試士抵 滁州 。”

月下

(1).月光之下。 南朝 梁武帝 《七夕》詩:“白露月下團,秋風枝上鮮。” 前蜀 韋莊 《搗練篇》:“臨風縹緲疊秋雪,月下丁冬擣寒玉。” 宋 文同 《蓮賦》:“張翠帷於月下兮,列綵仗於煙際。” 元 劉因 《採石圖》詩:“平生曾有 金陵 夢,似記扁舟月下歸。” 清 阮大鋮 《燕子箋·雙逅》:“閃得我月下星前,獨自孤單。”

(2).指月下老人。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媒合》:“月下傳言,多蒙作伐,堂前醮酒,權作主婚。”參見“ 月下老人 ”。

銀缸

銀白色的燈盞、燭台。 南朝 梁元帝 《草名》詩:“金錢買含笑,銀缸影梳頭。” 宋 晏幾道 《鷓鴣天》詞:“今宵剩把銀缸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清 錢謙益 《嫁女詞》之一:“中堂何喧闐,明燭耀銀缸。” 黃人 《長相思和太白韻》:“銀缸影淡秋滿堂,井梧一葉飄銀牀。”參見“ 銀釭 ”。

詩詞推薦

立秋柬立朝叔原文_立秋柬立朝叔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