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邊靜原文
中原路阻音塵絕。兵戈正騷屑。
戀國更思親。歸心大刀折。
合:忠言剴切。忍離別。
荒草漫龍沙。誰收侍中血。
詩詞問答
問:四邊靜的作者是誰?答:邵璨
問:四邊靜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邵璨的名句有哪些?答:邵璨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屑韻 出處:六十種曲 香囊記 第三十一出
參考注釋
中原
(1) 指黃河中下游地區
北定中原。——諸葛亮《出師表》
北虜僭盜中原。——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2) 平原;原野
音塵
音信;訊息
五年隔闊音塵斷
兵戈
(1).指兵器。 唐 李白 《大獵賦》:“韜兵戈,火網罟。”
(2).指戰爭。 漢 趙曄 《吳越春秋·闔閭內傳》:“欲興兵戈,以誅暴 楚 。”《後漢書·獨行傳·譙玄》:“時兵戈累年,莫能脩尚學業。”《三國演義》第九六回:“今四方分爭,兵戈方始,若復廢法,何以討賊耶?” 清 周亮工 《即席次韻贈信州周公鼎》詩:“兵戈十載後,窮巷遠遊人。”
(3).指軍隊。 唐 黃滔 《景陽井賦》:“玉樓之絲管宵咽,桂岸之兵戈晝逼。” 宋 岳飛 《奉詔移偽齊檄》:“順逆二途,蚤宜擇處。兵戈既逼,雖悔何追。”
騷屑
(1).風聲。 漢 劉向 《九嘆·思古》:“風騷屑以搖木兮,雲吸吸以湫戾。” 王逸 註:“風聲貌。” 唐 高適 《酬李少府》詩:“來雁無盡時,邊風正騷屑。” 清 納蘭性德 《眼兒媚·詠紅姑娘》詞:“騷屑西風弄晚寒,翠袖倚闌乾。”
(2).淒清愁苦。 唐 元稹 《遣病》詩之三:“今來漸諱年,頓與前心別,白日速如飛,佳晨亦騷屑。” 清 吳偉業 《廿五日偕穆苑先孫浣心葉予聞允文游石公山盤龍洞石樑寂光歸雲諸勝》詩:“晚歲艱出門,端居意騷屑。”
(3).擾亂;動亂。 唐 杜甫 《喜雨》詩:“農事都已休,兵戎況騷屑。” 明 邵璨 《香囊記·潛回》:“中原路阻音塵絶,兵戈正騷屑。” 清 陳廷敬 《贈孝感相公》詩:“黎元尚瘡痍,原野恐騷屑。”
思親
思念父母。亦泛指思念親人。《淮南子·詮言訓》:“故祭祀思親,不求福。” 唐 王維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歸心
(1) 回家的念頭。即歸思
朔風動秋草,邊馬有歸心。——晉· 王讚《雜詩》
(2) 真心歸附
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論語·堯日》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三國魏· 曹操《短歌行》
大刀
(1).古代一種兵器,帶有長柄的刀。《晉書·劉曜載記》:“ 安 左手奮七尺大刀,右手執丈八蛇矛。”《三國演義》第六六回:“見 雲長 青巾緑袍,坐於船上,傍邊 周倉 捧著大刀。”
(2).指用作武器的短柄長刀。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十章:“ 劉宗敏 一馬當先,一雙大刀在黃昏的煙靄與飛塵中閃著白光。”
(3).指刀幣,古代 齊國 的貨幣。 宋 梅堯臣 有《飲劉原甫家,原甫懷二古錢,勸酒。其一,齊之大刀,長五寸半;其一,王莽時金錯刀,長二寸半》詩。
忠言
忠直之話
進盡忠言。——諸葛亮《出師表》
忠言逆耳。——明· 劉基《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
剴切
(1).懇切規諫。《漢書·賈鄒牧路傳贊》“ 賈山 自下劘上” 顏師古 注引 三國 魏 孟康 曰:“劘謂剴切之也。”《新唐書·儒學傳上·孔穎達》:“後太子稍不法, 穎達 爭不已,乳夫人曰:‘太子既長,不宜數面折之。’對曰:‘蒙國厚恩,雖死不恨。’剴切愈至。” 宋 王明清 《揮麈前錄》卷二:“﹝ 雍孝聞 ﹞前此屢上封事剴切,九重固已默識其名。”
(2).切實,懇切;切中事理。《新唐書·魏徵傳》:“ 徵 亦自以不世遇,乃展盡底藴無所隱,凡二百餘奏,無不剴切當帝心者。” 宋 周密 《齊東野語·景定行公田》:“ 徐經孫 一疏,力陳買田之害,言多剴切,竟不付外。” 明 歸有光 《少傅陳公六十壽詩序》:“至於條列天下之事,詳明剴切,可施於世。” 清 王晫 《今世說·文學》:“﹝ 黃永一 ﹞孝友深摯,交情剴切。” 沙汀 《困獸記》十三:“關於奶媽的事, 吳楣 已經託過她好久了。然而,雖是說得那么剴切,她卻並沒有立刻催過。”
離別
(1) 暫時或永久離開
我離別故鄉已經兩年了
(2) 分手,分開
龍沙
泛指塞外沙漠之地
定遠慷慨,專功西遐,坦步蔥、雪,咫尺龍沙。——《後漢書·班超傳贊》
侍中
古代職官名。 秦 始置,兩 漢 沿置,為正規官職外的加官之一。因侍從皇帝左右,出入宮廷,與聞朝政,逐漸變為親信貴重之職。 晉 以後,曾相當於宰相。 隋 因避諱改稱納言,又稱侍內。 唐 復稱,為門下省長官,乃宰相之職。 北宋 猶存其名, 南宋 廢。《漢書·百官公卿表上》:“侍中、左右曹諸史、散騎、中常侍,皆加官……侍中、中常侍得入禁中。”《新唐書·百官志一》:“ 唐 因 隋 制,以三省之長中書令、侍中、尚書令共議國政,此宰相職也。” 清 袁枚 《隨園隨筆·古官尊卑不一》:“ 秦 漢 侍中本丞相史,不過掌虎子、捧唾壺等事。而 晉 以後之侍中,乃宰相也。”參閱《文獻通考·職官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