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網>> 故事大全>> 帝王故事>> “王中之王”亞歷山大正文

“王中之王”亞歷山大

1812年6月,俄國沙皇亞歷山大和他的隨從人員們冒著悶熱的天氣到達了維爾納。他這次出巡的公開意圖是檢閱部隊和進行軍事演習,但實際上,無論是俄國人還是法國人,都知道亞歷山大是為了對付拿破崙才來的。
  這時,法國皇帝拿破崙和他的大軍,就在幾英里外的涅曼河對岸安營紮寨。
  眼看一場大戰就要發生,可沙皇身邊的將軍們仍在為採取什麼戰略應敵爭論不休。法爾將軍主張兵分兩路,一路由托里將軍指揮,準備在德里薩附近利用鞏固的陣地與法軍作戰;一路由巴格拉吉昂親王率領,負責偷襲擾亂敵人的後方。然而,阿拉克契耶夫和托里將軍強烈反對法爾將軍的理論,認為這將給俄國帶來一場大災難。還有人建議沙皇收回指揮權,直接指揮這場戰爭。另外一些人,其中包括亞歷山大沙皇的弟弟康斯但丁大公,則主張儘早同拿破崙簽訂和平條約,以避免這場戰爭,他們認為,拿破崙已經打敗了歐洲所有的強國,俄國也不會是他的對手。
  亞歷山大沙皇把圓滑的外交手腕也用到了國內事務上,他故意遲遲不做出決定,讓人們每天在他周圍爆發新的爭吵,而他卻耐心地聽取每個人的意見,把有益的部分汲取進他逐漸形成的計畫中。
  亞歷山大的計畫有一個基本點,那就是一定要誘使拿破崙發起進攻,這樣,發動這場戰爭的責任就落到拿破崙的頭上去了。因此,法國使者納爾蓬將軍在沙皇這裡受到了盛情的接待,但是沙皇的答覆態度卻很強硬,他說,沙皇並不希望流血,不過,也決不會同意有損於俄國尊嚴的任何事情。沙皇強調說:“即使歐洲的全部刺刀都集中到俄國邊境上來,也動搖不了我的決心!”  法國使者回去了。接連幾天裡,俄國邊境上一點動靜都沒有。法國人和俄國人都在做最後的等待。大家都明白,這已是戰爭之前預兆不祥的沉寂了。
  6月24日晚上,亞歷山大正在參加一個宴會,這時,他的警察頭子巴拉曉夫擠過人群,走到沙皇身邊,悄悄地告訴他,法國大軍的先頭部隊已經渡過了涅曼河,進入了俄國境內!  亞歷山大沙皇臉色蒼白地站了起來,什麼也沒說,就離開了宴會廳。接著,他的將軍們也一個個被叫走了。
  這時,涅曼河上已經架起了3座浮橋,50萬法國大軍正在渡河。當法國皇帝拿破崙騎馬踏上俄國領土的瞬間,他的士兵們爆發出了雷鳴般的歡呼聲。
  拿破崙決心把俄國從地圖上抹掉。
  但是,法軍在俄國境內接連行進了幾個小時,卻沒有見到俄國的一兵一卒。這一帶全是荒涼的沙漠,既沒有可供牲口放牧的草場,更沒有能讓皇帝和士兵們休息的房子。法軍無法停留,只得繼續緩慢地向維爾納前進。他們確信,沙皇將在那裡同他們決戰。然而,當他們抵達維爾納時,才發現俄國人又已經撤退了。
  法軍的先頭部隊一直挺進到里貢迪村,才遇上了沙皇的使臣巴拉曉大。
他向拿破崙遞交了亞歷山大沙皇的抗議書,抗議法國皇帝對俄國不宣而戰的侵略行為。拿破崙向這位使臣大發雷霆,巴拉曉夫卻雙眼瞪著地面,好像沒有聽見一樣。他的沉默使拿破崙更加怒不可遏。拿破崙突然叫道:“哪條道路通往莫斯科?”  巴拉曉夫抬起頭來,毫無表情他說:“我想,法國人一定也知道那句占老的成語:條條大路通羅馬。要到莫斯科去,你喜歡走哪條路就走哪條路。
當年查理十二世走的是波爾塔瓦那條路。”  拿破崙懂得他的意思。100年前,瑞典國玉查理十二世就是在波爾塔瓦城下被彼得大帝打敗的。他強壓住心頭的怒火,把巴拉曉夫趕回了俄軍陣地。
  按照預訂的計畫,亞歷山大和托里將軍率領俄軍主力在向德里薩陣地撤退。而巴格拉吉昂親王率領一支4萬5千人的部隊則守候在伏爾希尼亞州,等機會襲擊法國的後方。一路上,俄軍焚燒莊稼,毀滅村莊,填平水井,殺盡牲畜,趕走老百姓,什麼東西也不留給入侵者。亞歷山大沙皇說:“留給法國軍隊的將是一片荒蕪,既無植物,也無動物。法國軍隊決不可能從俄國的土地上取得給養!”如果有必要,他寧願毀掉整個俄國,也不會把一粒小麥或者一堵完整的牆留給侵略者!  托里將軍是一個倔強而又謹慎的人,他不住地勸沙皇放棄法爾將軍的計畫。他認為拿破崙決不會盲目地去進攻德里薩,而讓巴格拉吉昂從後面包圍他。拿破崙一定會先去消滅巴格拉吉昂的軍隊,然後再來追擊俄軍主力。托里將軍希望沙皇馬上下令讓巴格拉吉昂將軍前來與主力會合。

“王中之王”亞歷山大0

精彩推薦:

  • 胡作非為的尼祿
  • 埃及女王與安東尼
  • 死裡逃生
  • 文盲帝王阿克巴
  • 羅馬女帝特蕾西亞
  • 維多利亞女王
  • 復興國王蒲美蓬
  • 沒有鼻子的皇帝
  • 好戰國王喬治二世
  • 烏利西斯返回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