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貝葉演真經如問如來總不出戒定慧三條法要 東海蓮花生妙相自觀自在也只消聞思修一味圓通

名勝蘭州

對聯全文

上聯:西方貝葉演真經如問如來總不出戒定慧三條法要
下聯:東海蓮花生妙相自觀自在也只消聞思修一味圓通

對聯備註:

(蘭州:普綾題觀音堂。三條:即三戒,戒色、戒斗、戒得)

參考注釋

西方

(1) [west]∶西邊或西邊的地方

(2) [West]∶指位於西半、北半球的國家。指歐美各國

貝葉

古代 印度 人用以寫經的樹葉。亦借指佛經。 唐 玄奘 《謝敕賚經序啟》:“遂使 給園 精舍,併入提封;貝葉靈文,鹹歸冊府。” 元 榮肇 《原釋》:“如兇惡之徒,日誦貝葉之書,心藏蛇蠍之行,既死矣,以其能信佛,佛即引之而享天堂之樂。”

真經

(1).道教的經書。《隋書·經籍志四》:“ 嵩山 道士 寇謙之 自云:‘嘗遇真人 成公興 ,後遇 太上老君 ……其後又遇神人 李譜 ,雲是 老君 玄孫,授其圖籙真經,劾召百神。’”《舊唐書·玄宗紀下》:“ 莊子 號為 南華真人 , 文子 號為 通玄真人 , 列子 號為 沖虛真人 , 庚桑子 號為 洞虛真人 。其四子所著書,改為真經。” 明 葉憲祖 《鸞鎞記·秉操》:“俺待向花前誦真經幾巡,啟金爐把名香zi6焚。” 清 李漁 《玉搔頭·媲美》:“俺自會誦真經,焚寳篆,把凡心洗。”

(2).比喻好的經驗。 徐慎 《四書記》:“你就把這條真經向大家傳一傳。”

如來

佛的別名。梵語意譯。“如”,謂如實。“如來”即從如實之道而來,開示真理的人。又為 釋迦牟尼 的十種法號之一。《金剛經·威儀寂靜分》:“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南朝 宋 謝靈運 《廬山慧遠法師誄》:“仰弘如來,宣揚法雨;俯授法師,威儀允舉。”《西遊記》第七回:“眾神隨至 寳蓮臺 下啟知, 如來 召請。” 清 趙翼 《大石佛歌》:“是誰鑿破山骨裂,幻出如來身半截。”

戒定慧

佛教語。指“三無漏法”,即防非止惡、息慮靜緣、破惑證真。《壇經·般若品》:“變三毒為戒定慧。”《五燈會元·章敬暉禪師法嗣·薦福弘辯禪師》:“帝曰:‘云何名戒?’對曰:‘防非止惡謂之戒。’帝曰:‘雲何為定?’對曰:‘六根涉境,心不隨緣名定。’帝曰:‘云何為慧?’對曰:‘心境俱空,照覽無惑名慧。’” 宋 蘇軾 《贈虔州術士謝晉臣》詩:“死後人傳戒定慧,生時宿直鬥牛箕。” 范文瀾 《唐代佛教·佛教各宗派》:“佛教修行方法,不外戒定慧三種。戒如捉賊(煩惱),定如縛賊,慧如殺賊。因此學佛首先要守戒律。”

三條

(1).見“ 三條路 ”。

(2).指 北條山 、 中條山 、 南條山 。 唐 皎然 《送沉居士還太原》詩:“浪花飄一葉,峯色向三 條 。”

法要

佛法的要義。《維摩經·弟子品》:“佛為諸比丘,略説法要。” 唐 應物 《題化城寺》詩:“偶與遊人論法要,真元浩浩理無窮。” 宋 陳師道 《和鄭戶部寶集丈室》之一:“客來問法要,示以無所還。” 許地山 《綴網勞蛛·命命鳥》:“這裡頭是 喬答摩 宣講法要的道場。”

東海

(1) [The East China Sea]∶亞洲東部邊緣海,西接中國大陸,北連黃海,南接南海,面積77萬平方公里,平均深度370米,廣闊的東海大陸架是良好的漁場

(2) [sea in the east]∶泛指東方的大海

蓮花

[lotus flower;water-lily; lotus flower] 蓮華。即荷花,蓮的花,較大淡紅色或白色,有香味

妙相

(1).佛教語。莊嚴的相貌。 南朝 梁簡文帝 《大愛敬寺剎下銘》:“儼如常住,妙相長存。” 清 吳偉業 《壽繼起和尚》詩:“不羨紫衣夸妙相,惟憑白足徧四方。”

(2).美麗的景象。 元 耶律楚材 《和摶霄韻代水陸疏文》之四:“山色水光呈妙相,鳥啼猿嘯露圓音。”

自在

觀世音 的別名。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烏仗那國》:“中有 阿嚩盧枳低溼伐羅菩薩 像。”註:“ 唐 言 觀自在 。” 元 喬吉 《新水令·閨麗》套曲:“人説 觀自在 活菩薩,堪夸。 普陀山 幾時曾到他,更隔著海角天涯。”《紅樓夢》第八八回:“老太太因《心經》是更要緊的, 觀自在 又是女菩薩,所以要幾個親丁,奶奶,姑娘們寫上三百六十五部。”參見“ 觀世音 ”。

只消

[all one has to dois;need only to] 只需

別著急,只消再等幾分鐘就能弄完

一味

(1) [blindly]∶盲目,不顧客觀條件

一味蠻幹

(2) [simply]∶單純

先生何故一味推脫

圓通

[flexible;accommodating] 通達事理,處事靈活

不圓通,缺乏機智,不知道什麼時候不該說話,哪些話說得不是時候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