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木自知春不須問宋榆明槐繞屋扶疏皆入畫 文波堪打漿且捕采紅荷綠藻中流容與欲忘歸

名勝濟南

對聯全文

上聯:喬木自知春不須問宋榆明槐繞屋扶疏皆入畫
下聯:文波堪打漿且捕采紅荷綠藻中流容與欲忘歸

對聯備註:

(濟南:珍珠泉。扶疏)

參考注釋

喬木

[tree] 高大的樹木

並汾喬木。——宋· 沈括《夢溪筆談》

廢池喬木。——宋· 姜夔《揚州慢》詞

自知

[know oneself] 認識自己;自己明了

不須

不用;不必。《後漢書·逸民傳·周黨》:“臣聞 堯 不須 許由 、 巢父 ,而建號天下; 周 不待 伯夷 、 叔齊 ,而王道以成。” 唐 張志和 《漁父歌》:“青篛笠,緑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警世通言·萬秀娘仇報山亭兒》:“哥哥若到 襄陽府 ,怕你不須見我爹爹媽媽。” 老舍 《四世同堂》二:“他養著四大盆石榴,兩盆夾竹桃,和許多不須費力而能開花的小植物。”

扶疏

亦作“ 扶疎 ”。亦作“ 扶踈 ”。1.枝葉繁茂分披貌。《呂氏春秋·任地》:“樹肥無使扶疏,樹墝不欲專生而族居。肥而扶疏則多粃,墝而專居則多死。”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汰侈》:“枝柯扶疎,世罕其比。” 宋 姜夔 《虞美人·詠牡丹》詞:“玉盤搖動半厓花。花樹扶疏,一半白雲遮。” 明 劉基 《梅頌》:“扶踈蕭森清以直兮,玄冰沍寒不撓其節兮。” 朱自清 《溫州的蹤跡》一:“花葉扶疏,上下錯落著,共有五叢。”

(2).迴旋貌;飄散貌。《淮南子·修務訓》:“龍夭矯,燕枝拘,援豐條,舞扶疏。” 高誘 註:“扶疏,槃跚貌。”《文選·嵇康<琴賦>》:“忽飄搖以輕邁,乍留聯而扶疏。” 李善 註:“言扶疏四布也。” 元 揭傒斯 《寄題九江義門陳氏壽安堂》詩:“方瞳緑鬢紅氍毹,春酒搖盪香扶踈。”

入畫

[suitable for a painting] 納入畫中,形容景色的美麗

小山村的一草一木都可入畫

打漿

造紙的主要生產工序。紙漿放在打漿設備中進行機械攪拌處理,使紙漿纖維分散開,均勻地懸浮在水裡。

綠藻

[green algae; any kind of floating waterweed] 一種綠色或黃綠色的藻類植物,可作管、球狀或網、絲狀,生於潮濕多水之處,可為單細胞,也可為多細胞

中流

(1) [midstream]∶水流的中央;渡程中間

大石當中流。——宋· 蘇軾《石鐘山記》

使船保持在中流駛行

(2) [midstream]∶江河的中段

長江中流

(3) [medium]∶中等

容與

(1) [be carefree and leisurely]∶悠閒自得的樣子

步容與於南林。——晉· 陶淵明《閒情賦》

(2) [hesitatively]∶猶豫不前的樣子

船容與而不進兮,淹回水而凝滯。——《楚辭·屈原·涉江》

忘歸

(1).忘返。《楚辭·九歌·山鬼》:“東風飄兮神靈雨,留靈脩兮憺忘歸。” 晉 左思 《吳都賦》:“ 舜 禹 游焉,沒齒而忘歸。” 唐 白居易 《琵琶行》:“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2).良箭名。以一去不復返,故稱。《公孫龍子·跡府》:“ 龍 聞 楚王 張繁弱之弓,載忘歸之矢,以射蛟兕於 雲夢 之圃。”《文選·嵇康<贈秀才入軍>詩之一》:“左攬繁若,右接忘歸。” 李周翰 註:“忘歸,矢名。”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