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敷斂范陳箕,曼羨蕃厘共錫; 萬國會歸光戴斗,蕩平軌路同遵。

名人名家13字對聯

對聯全文

上聯:九重敷斂范陳箕,曼羨蕃厘共錫;
下聯:萬國會歸光戴斗,蕩平軌路同遵。

對聯備註:

(清-《寧壽宮左門春聯》)

參考注釋

九重

(1).九層;九道。《楚辭·天問》:“圜則九重,孰營度之?”《韓詩外傳》卷八:“ 齊景公 使人於 楚 , 楚王 與之上九重之臺。” 三國 魏 曹植 《當牆欲高行》:“願欲披心自説陳,君門以九重,道遠 河 無津。”

(2).泛指多層。 元 無名氏 《氣英布》第四折:“九重圍里往來,直似攛梭;萬隊營中上下,渾如走馬。”

(3).指天門;天。《樂府詩集·郊廟歌辭一·漢郊祀歌一》:“九重開,靈之斿,垂惠恩,鴻祜休。” 唐 李白 《西嶽雲台歌送丹丘子》:“我皇手把天地戶, 丹丘 談天與天語。九重出入生光輝,東來 蓬萊 復西歸。”京劇《貴妃醉酒》:“好一似 嫦娥 下九重,清清冷落在 廣寒宮 。”

(4).指宮門。 漢 趙壹 《刺世疾邪賦》:“雖欲竭誠而盡忠,路絶險而靡緣。九重既不可啟,又羣吠之狺狺。”

(5).指宮禁,朝廷。 唐 盧綸 《秋夜即事》詩:“九重深鎖禁城秋,月過南宮漸映樓。”

(6).指帝王。 唐 李邕 《賀章仇兼瓊克捷表》:“遵奉九重,決勝千里。” 明 無名氏 《金雀記·作賦》:“明朝入禁中,奏聞九重。” 清 鈕琇 《觚賸續編·人觚》:“先是, 寶 ( 法寶 )出奔時,九重大怒,命大索天下。”

(7).指皇位。《敦煌曲子詞·酒泉子》:“隊隊雄軍驚御輦,驀街穿巷犯皇宮,祇擬奪九重。”

曼羨

廣布。《文選·司馬相如〈封禪文〉》:“ 大漢 之德,逢涌原泉,沕潏曼羨。” 李善 註:“或曰:曼羨,廣散也。”一說,盛大之意。見《漢書·司馬相如傳下》 顏師古 注。

蕃厘

洪福。《漢書·禮樂志》:“惟泰元尊,媼神蕃釐。” 顏師古 註:“蕃,多也;釐,福也。” 宋 吳自牧 《夢粱錄·駕宿明堂齋殿行禋祀禮》:“在天列聖皆欣顧,宜有蕃釐錫聖君。” 元 揭傒斯 《送唐尊師祠武當》詩:“蕃釐更為吾皇祝,下國時豐雨露饒。”

國會

[Congress;national assembly] 全國性的議會

第七十一屆國會

戴斗

北方。 唐 李德裕 《與紇扢斯可汗書》:“可汗生戴斗之鄉,居寒露之野。” 宋 曾鞏 《亳州謝到任表》:“ 扶桑 戴斗之區, 度索 尋橦之國,來於四海之外,曾無一歲之虛。” 宋 王應麟 《困學紀聞·雜識》:“ 趙安仁 字 樂道 ,作《戴斗懷柔録》, 王晦叔 作《戴斗奉使録》。戴斗,謂北方。” 方長 《關於<戴斗諸蕃記>》:“又因北斗位於北方,因此‘戴斗’又專指北方而言。”

蕩平

(1).掃蕩平定。 漢 阮瑀 《為曹公作書與孫權》:“幸蒙國朝將泰之運,蕩平天下,懷集異類。” 宋 蘇轍 《論渠陽蠻事札子》:“蓋 沅州 等處,昔皆用兵誅鋤首領,或徙置內地,蕩平巢穴,故所置州縣,久遠得安。” 清 李漁 《奈何天·攢羊》:“到此方知邊塞苦,悔仗才猷事遠征,何時奏蕩平?” 郭沫若 《孔雀膽》第三幕第二場:“國王根據 蘇成 回來的報告, 山 東已經蕩平。”

(2).平坦。 明 李贄 《答鄧石陽書》:“世間蕩平大路,千人共由,萬人共履。” 明 高攀龍 《講義·絕四章》:“吾性蕩平正直,合下與天地同體。”《兒女英雄傳》緣起首回:“來到街頭,只見……一條無偏無倚的蕩平大路。” 章炳麟 《代議然否論》:“如是而王道蕩平,大圜停水之中無少有坎窞矣。”

軌路

道路。 南朝 宋 顏延之 《還至梁城作》詩:“眇默軌路長,憔悴征戍勤。” 明 陳子龍 《曉發諸暨大霧不見苧蘿》詩:“凌晨理驂服,出闉遵軌路。”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