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聲水聲蟲聲鳥聲梵唄聲總合三百六十擊鐘鼓聲無聲不寂 月色山色草色樹色雲霞色更兼四萬八千丈峰巒色有色皆空

名勝浙江

對聯全文

上聯:風聲水聲蟲聲鳥聲梵唄聲總合三百六十擊鐘鼓聲無聲不寂
下聯:月色山色草色樹色雲霞色更兼四萬八千丈峰巒色有色皆空

對聯備註:

((總合?總和?)天台山:方廣寺。梵唄:佛家歌贊,亦泛指誦經,唄即歌詠、讚嘆之意)

參考注釋

風聲

[rumor] 傳出來的訊息

風聲很緊

走漏風聲

梵唄

佛教謂作法事時的歌詠讚頌之聲。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經師論》:“原夫梵唄之起,亦肇自 陳思 。” 宋 陸游 《游臥龍寺》詩:“君不見 天童 徑山 金碧浮虛空,千衲梵唄層雲中。” 清 納蘭性德 《水調歌頭·題西山秋爽圖》詞:“空山梵唄靜,水月影俱沉。” 朱自清 《看花》:“大殿上正做晚課,送來梵唄的聲音。”參閱 唐 玄應 《一切經音義》卷六。

總合

[altogether] 表示合在一起;一共

百六

(1).古代以為厄運。《漢書·谷永傳》:“遭無妄之卦運,直百六之災阸。”《文選·袁宏<三國名臣序贊>》:“百六道喪,干戈迭用。” 呂延濟 註:“四千六百一十七歲為一元,一百六歲曰陽九之厄。”《雲笈七籤》卷十六:“百六應機,陽九激揚。” 清 宋琬 《先大夫諱日》詩:“乾坤當百六,梁木忽然摧。”參見“ 百一 ”。

(2).寒食日的別稱。 元 趙善慶 《慶東原·晚春雜興》曲:“百六 楚 風酸,三月 吳 姬瘦。”參見“ 一百六 ”、“ 百五 ”。

鐘鼓

亦作“ 鍾皷 ”。1.鍾和鼓。古代禮樂器。《詩·周南·關雎》:“窈窕淑女,鐘鼓樂之。”《國語·晉語五》:“是故伐備鐘鼓,聲其罪也。” 唐 皮日休 《補周禮九夏系文》:“凡樂事,鍾皷以奏《九夏》。”

(2).借指音樂。 宋 范仲淹 《今樂猶古樂賦》:“曷若我鹹臻仁壽,共樂鐘鼓。”

(3).指權貴人家的音樂。代指富貴。《陳書·徐陵傳》:“但山樑飲啄,非有意於籠樊;江海飛浮,本無情於鐘鼓。”

(1).鍾和鼓。古代禮樂器。 漢 賈誼 《新書·數寧》:“使為治,勞知慮,苦身體,乏馳騁鐘鼓之樂,勿為可也。” 唐 韓愈 《奉和僕射裴相公感恩言志》:“林園窮勝事,鐘鼓樂清時。” 清 昭槤 《嘯亭雜錄·鑾儀衛》:“午門鐘鼓,凡上祀郊廟受朝賀,則鳴鐘鼓以為則。”

(2).鍾和鼓。亦借指音樂。《呂氏春秋·順民》:“身不安枕席,口不甘厚味,目不視靡曼,耳不聽鐘鼓。” 唐 李涉 《六嘆》詩:“但將鐘鼓悅私愛,肯以犬羊為國羞。” 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三》:“若敬從上人之命,即止水後,誅求聚斂,廣蓄姬侍,坐於鐘鼓之間,使家敗而身疾,又如之何?”

(3).鍾和鼓。古代擊以報時之器。 唐 杜甫 《院中晚晴懷西郭茅舍》詩:“復有樓臺銜暮景,不勞鐘鼓報新晴。”

(4).鍾和鼓。佛教法器。 清 鄭燮 《別梅鑒上人》詩:“雲山有約憐狂客,鐘鼓無情老比邱。”

無聲

[silent;noiseless] 沒有一點聲音

無聲無息

月色

[moonlight] 月光

山色

山的景色。 唐 岑參 《宿岐州北郭嚴給事別業》詩:“郭外山色溟,主人林館秋。” 宋 歐陽修 《朝中措·平山堂》詞:“平山欄檻倚晴空,山色有無中。” 葉聖陶 《從西安到蘭州》:“一會兒出了隧道,又看見窗外的天光山色。”

樹色

樹木的景色。 南朝 梁 何遜 《日夕出富陽浦口和朗公》:“山煙涵樹色,江水映霞暉。” 唐 盧綸 《與從弟瑾同下第後出關言別》詩:“孤村樹色昏殘雨,遠寺鐘聲帶夕陽。” 明 陳所聞 《念奴嬌序·雲住閣題》套曲:“千巖萬井,見樹色江光,須臾龍變雲蒸,出岫無心。”

雲霞

[rosy clouds] 彩雲和彩霞

雲霞明滅。——唐·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更兼

更加上。《水滸傳》第六一回:“惟此 北京 ,是 河北 第一個去處;更兼又是 梁中書 統領大軍鎮守,如何不擺得整齊?”《兒女英雄傳》第一回:“自從 安老爺 的老太爺手裡,因晚年好靜,更兼家裡人口稀少,住不了許多房間,又不肯輕棄祖業,倒把房子讓給遠房幾家族人來住。”《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六回:“又辦了祭品,委了典史太爺去祭那婆娘;更兼動了公事,申請大憲,和那婆娘奏請旌表,乞恩準其建坊。”

千丈

極言其長、高、深。《史記·貨殖列傳》:“薪稾千車,船長千丈。” 北周 庾信 《終南山義谷銘》:“壁立千丈,峯橫萬仞。” 唐 白居易 《續古詩》之七:“盈盈一尺水,浩浩千丈河。”

峰巒

[ridges and peaks] 連綿的山峰

峰巒起伏

峰巒重疊

有色

(1).指有艷麗容貌的女子。《管子·戒》:“人患飢,而上薄斂焉,則人不患飢矣。人患死,而上寬刑焉,則人不患死矣。如此,而近有德,而遠有色,則四封之內,視君其猶父母邪?”

(2).佛教語。指欲界與se5界有色身(質礙之身)的眾生。《金剛經·大乘正宗分》:“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有色,若無色。”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