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嶺畔三山月; 宵市樓頭一草堂。

名人名家7字對聯

對聯全文

上聯:梅花嶺畔三山月;
下聯:宵市樓頭一草堂。

對聯備註:

(清-王士禛《卞園聯》)

對聯梅花嶺畔三山月; 宵市樓頭一草堂。書法欣賞

梅花嶺畔三山月; 宵市樓頭一草堂。對聯書法作品欣賞
對聯【梅花嶺畔三山月; 宵市樓頭一草堂。】書法集字作品欣賞

參考注釋

梅花嶺

(1).地名。在今 江蘇省 揚州市 廣儲門 外。 明 萬曆 中,州守 吳秀 浚河積土成丘,丘上植梅,故名。 明 末, 清 兵攻破 揚州 , 史可法 死難,家人葬其衣冠於此。 清 在此設梅花書院。《明史·史可法傳》:“ 可法 死,覓其遺骸。天暑,眾屍蒸變,不可辨識。踰年,家人舉袍笏招魂,葬於 揚州 郭外之 梅花嶺 。” 清 李斗 《揚州畫舫錄·新城北錄上》:“ 萬曆 二十年,太守 吳秀 開濬城濠,積土為嶺,樹以梅,因名 梅花嶺 。”

(2).即 大庾嶺 。在 江西省 大余縣 、 廣東省 南雄縣 交界處。 宋 蘇軾 《清遠舟中寄耘老》詩:“小寒初度 梅花嶺 ,萬壑千巖背人境。” 王文誥 輯注引《南安志》:“ 大庾嶺 ,其上多梅花,又名 梅嶺 。”

三山

(1).傳說中的海上三神山。 晉 王嘉 《拾遺記·高辛》:“ 三壺 ,則海中三山也。一曰 方壺 ,則 方丈 也;二曰 蓬壺 ,則 蓬萊 也;三曰 瀛壺 ,則 瀛洲 也。” 唐 駱賓王 《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詩:“玄都五府風塵絶,碧海三山波浪深。” 宋 蘇軾 《奉和陳賢良》詩:“三山舊是神仙地,引手東來一釣鼇。” 清 黃遵憲 《和沉子培同年》詩:“縹緲三山信 徐巿 ,橫縱六里聽 張儀 。”

(2). 福州 的別稱。 福州 城中西有 閩山 ,東有 九仙山 ,北有 越王山 ,故 福州 又稱 三山 。見 宋 曾鞏 《道山亭記》。 元 薩都剌 《入閩過平望驛》詩:“ 廣陵 城裡別匆匆,一去 三山 隔萬重。”

(3).冠名。 唐 李群玉 《寄友人鹿胎冠子》詩:“數點疏星紫錦斑,仙家新樣剪三山。” 元 郭珏 《送友人從軍》詩:“七星戰袍襯金甲,三山尖帽飄猩紅。” 明 費信 《星槎勝覽·占城國》:“其酋長頭戴三山金花冠,身披錦花手巾,臂腿四腕,俱以金鐲。”

(4).指三山骨。 唐 元稹 《望雲騅馬歌》:“蹄懸四跼腦顆方,胯聳三山尾株直。” 宋 黃庭堅 《次韻宋楙宗僦居甘泉坊書懷》:“家徒四壁書侵坐,馬聳三山葉擁門。”詳“ 三山骨 ”。

(5).喻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帝國主義三重壓迫。 郭沫若 《頌黨慶》詩之一:“三山白雪化,九域紅旗鮮。” 蕭華 《井岡山頌》詩:“推翻三山驚寰宇社會主義日日新。”

市樓

(1).市中樓房。又稱旗亭。古時建於集市中,上立旗幟,以為市吏候望之所。《三輔黃圖·長安九市》:“夾 橫橋 大道,市樓皆重屋。”《文選·張衡<西京賦>》“旗亭五重,俯察百隧” 三國 吳 薛綜 註:“旗亭,市樓也。”《周禮·地官·司市》“上旌于思次以令市” 清 孫詒讓 正義:“ 漢 市樓名旗亭,蓋亦立旗於上。”又云:“ 漢 時市有市樓,為市吏候望之所。”

(2).市中樓房。又稱旗亭。指酒樓。其上亦立幟以為標識。 唐 許渾 《郊居春日有懷府中諸公並柬王兵曹》詩:“僧舍覆碁消白日,市樓賒酒過青春。” 宋 周密 《武林舊事·酒樓》:“ 熙春樓 、 三元樓 、 五閒樓 ……已上皆市樓之表表者。” 胡懷琛 《贈王漱岩》詩:“市樓一日聚,話舊倍悽然。”

(3).星名。共六星,屬天市垣。《史記·天官書》:“旗中四星曰天市,中六星曰市樓。”《星經》卷下:“市樓六星在市門中。”

草堂

[thatched cottage] 草廬。隱者所居的簡陋茅屋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