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尋六家業窺五際 內學七律旁通三微

名勝武侯祠8字對聯

對聯全文

上聯:旨尋六家業窺五際
下聯:內學七律旁通三微

對聯備註:

(南陽:臥龍崗武侯祠)

對聯旨尋六家業窺五際 內學七律旁通三微書法欣賞

旨尋六家業窺五際 內學七律旁通三微對聯書法作品欣賞
對聯【旨尋六家業窺五際 內學七律旁通三微】書法集字作品欣賞

參考注釋

六家

(1).指 先秦 至 漢 初學術思想的主要派別:陰陽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 漢 司馬談 有《論六家之要指》,見《史記·太史公自序》。

(2).指史書之六種體裁:《尚書》記言體,《春秋》記事體,《左傳》編年體,《國語》國別體,《史記》通史紀傳體,《漢書》斷代紀傳體。 唐 劉知幾 《史通·六家》:“古往今來,質文遞變,諸史之作,不恆厥體。榷而為論,其流有六:一曰《尚書》家,二曰《春秋》家,三曰《左傳》家,四曰《國語》家,五曰《史記》家,六曰《漢書》家。”

(3).指治《孝經》的六位學者: 三國 吳 韋昭 、 三國 魏 王肅 、 三國 吳 虞翻 、 三國 魏 劉劭 、 隋 劉炫 、 南朝 齊 陸澄 。 唐玄宗 《<孝經>序》:“ 韋昭 、 王肅 先儒之領袖, 虞飜 、 劉劭 抑又次焉, 劉炫 明 安國 之本, 陸澄 譏 康成 之注,在理或當,何必求人?今故特舉六家之異同,會五經之旨趣,約文敷暢,義則昭然。”

五際

漢 初《詩》有 齊 魯 韓 三家。《齊詩》學者 翼奉 說詩,附會陰陽五行之說,以推論政治變化,認為每當卯、酉、午、戌、亥是陰陽終始際會之年,政治上必發生重大變動。《漢書·翼奉傳》:“《易》有陰陽,《詩》有五際。” 顏師古 注引 孟康 曰:“《詩內傳》曰:‘五際,卯、酉、午、戌、亥也。陰陽終始際會之歲,於此則有變改之政也。’” 清 朱彝尊 《曹先生溶輓詩六十四韻》:“説《詩》窮五際,布《易》得三爻。”參閱《詩·周南·關雎序》“是謂四始,詩之至也” 唐 孔穎達 疏、 清 陳壽祺 《左海經辨·詩有六情五際辨》、 清 陳喬樅 《三家詩遺說考》。

內學

(1).讖緯之學。《後漢書·方術傳序》:“自是習為內學,尚奇文,貴異數,不乏於時矣。” 李賢 註:“內學謂圖讖之書也。其事秘密,故稱內。” 清 何焯 《義門讀書記·前漢書》:“ 張衡 謂‘讖起 哀平 ’,則 夏賀良 其 漢 人內學之祖歟?”

(2).謂道教所習神仙導養之學。《晉書·葛洪傳》:“後師事 南海 太守 上黨 , 鮑玄 。 玄 亦內學,逆占將來。”

(3).佛學。《宋書·夷蠻傳·天竺迦毗黎國》:“ 大明 中,外國沙門 摩訶衍 苦節有精理,於京都多出新經,《勝鬘經》猶見重內學。” 唐 耿湋 《題清源寺》詩:“內學銷多累,西林易故居。” 蔣維喬 《中國教育會之回憶·教育會之復興時期》:“ 炳麟 在獄三年,容顏反見豐潤,絶無憔悴之狀,蓋得力於內學也。”

(4).猶言女學士。《太平廣記》卷二五六引 唐 范攄 《雲溪友議》:“或謂內學 宋若蘭 、 若昭 姊妹所作。”

七律

[an eight-line poem with seven characters to a line and a strict pattern and rhyme scheme] “七言律詩”的簡稱。一種每首八句,每句七個字的格律詩

旁通

[know widely] 遍通,廣泛通曉

六爻發揮,旁通情也。——《易·乾》

足下旁通,多可而少怪。——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

觸類旁通

三微

(1).三正。三正之始,萬物皆微,故又稱三微。《漢書·律曆志上》:“三微之統既著,而五行自青始。”《後漢書·陳寵傳》:“三微成著,以通三統。” 李賢 注引《三禮義宗》:“三微,三正也。言十一月陽氣始施,萬物動於黃泉之下,微而未著,其色皆赤,赤者陽氣。故 周 以天正為歲,色尚赤,夜半為朔。十二月萬物始牙,色白,白者陰氣。故 殷 以地正為歲,色尚白,鷄鳴為朔。十三月萬物始達,其色皆黑,人得加功以展其業。 夏 以人正為歲,色尚黑,平旦為朔,故曰三微。” 唐 杜審言 《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撫河東》詩:“六位乾坤動,三微歷數遷。” 宋 王安石 《回賀冬啟》:“伏以七始載華,三微遂著,方明主撫辰之盛,宜哲人膺祉之多。”參見“ 三正 ”。

(2).謂十五日。《易緯乾鑿度》卷上:“三王之郊,一用 夏 正。天氣三微而成一著,三著而成一體。” 鄭玄 註:“五日為一微,十五日為一著。”

(3).古代箭靶上的三條豎線。《後漢書·陳敬王羨傳》“ 寵 善弩射,十發十中” 李賢 注引《華嶠書》:“ 寵 射,其秘法以天覆地載,參連為奇。又有三微,三小。三微為經,三小為緯,經緯相將,萬勝之方,然要在機牙。”參閱 宋 沉括 《夢溪筆談·器用》“弩機”條。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