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年躋極品崇封,厚澤衍德門餘慶,義方垂經國大猷,記陪玉杖持鳩,是真矍鑠; 勳績佐曾胡諸帥,科名峙吳會靈光,風采接乾嘉老輩,轉瞬瓊林再宴,恨不期頤。

輓聯名人名家

對聯全文

上聯:耆年躋極品崇封,厚澤衍德門餘慶,義方垂經國大猷,記陪玉杖持鳩,是真矍鑠;
下聯:勳績佐曾胡諸帥,科名峙吳會靈光,風采接乾嘉老輩,轉瞬瓊林再宴,恨不期頤。

對聯備註:

(清-《挽盛康聯》)

參考注釋

耆年

(1).老年人。 南朝 齊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詩序》:“耆年闕市井之游,稚齒豐車馬之好。” 唐 聶夷中 《短歌》:“耆年無一善,何殊食乳兒。” 宋 陸游 《北望》詩:“耆年死已盡,童稚日夜長。”

(2).指高年。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三:“ 歸愚 先生雖耆年重望,意不屬也。”

極品

[supreme official position;best quality;the highest grade] 最高的官位。後引申為物品的最高品級或品類

遂為內臣之極品。——《宋史·職官志》

關東人參號稱極品

厚澤

深厚的恩澤。《南史·張沖傳》:“下官雖未荷朝廷深恩,實蒙先帝厚澤。” 唐 虞世南 《奉和幸江都應詔》詩:“鴻私浹幽遠,厚澤潤凋枯。”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獻二·劉富川》:“國家深仁厚澤,培養臣工三十餘年。”

德門

有德之家。 晉 陸機 《為陸思遠婦作》詩:“潔己入德門,終遠母與兄。”《南史·謝靈運傳論》:“然 謝 氏自 晉 以降,雅道相傳, 景恆 、 景仁 以德素傳美, 景懋 、 景先 以節義流譽……可謂德門者矣。” 唐 韓愈 《祭左史李員外太夫人文》:“胄於茂族,配此德門。克成厥家,享有全福。” 清 袁枚 《隨園詩話補遺》卷五:“事隔百年,詩題三代,亦德門佳話也。”

方垂

邊陲。垂,通“ 陲 ”。 晉 袁宏 《後漢紀·順帝紀二》:“卿諸人積年為害,一旦解散,方垂蕩然,當條名上,必受封賞。”《後漢書·列女傳·曹世叔妻》:“以方垂未靜,拒而不許。”《續資治通鑑·宋徽宗宣和二年》:“念彼羣黎,舊為赤子,既久淪於塗炭,思永靖於方垂。”

經國

治理國家。《國語·周語下》:“將民之與處而離之,將災是備御而召之,則何以經國?” 三國 魏 曹丕 《典論·論文》:“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 宋 蘇軾 《永裕陵十月旦表本制》:“休老勞農,追述養民之政;厲兵講武,敢忘經國之謀。” 孫中山 《國民會議足以解決中國內亂》:“他們這次推翻 曹錕 、 吳佩孚 ,固然是很有功勞,我們只可以在會議之中,特別設法酬謝,不能說會議的經國大事,便由他們把持。”

大猷

謂治國大道。《詩·小雅·巧言》:“奕奕寢廟,君子作之;秩秩大猷,聖人莫之。” 鄭玄 箋:“猷,道也;大道,治國之禮法。” 晉 潘岳 《楊荊州誄》:“弈世丕顯,允迪大猷。” 唐 白居易 《為宰相<請上尊號第二表>》:“伏惟陛下略撝謙之小節,弘祖宗之大猷。” 姚華 《論文後編》:“大凡潤色鴻業,粉澤大猷,廊廟之文,皆以典重為歸,其所根柢,莫先《堯典》。”

玉杖

(1).飾有玉鳩的拐杖, 漢 時天子始以賜老人。《後漢書·禮儀志中》:“仲秋之月,縣道皆案戶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玉杖,餔之糜粥。八十九十,禮有加賜。玉杖長九尺,端以鳩鳥為飾。” 唐 李白 《夷則格上白鳩拂舞辭》:“天子刻玉杖,鏤形賜耆人。”《資治通鑑·漢明帝永平二年》:“三老服都紵大袍,冠進賢,扶玉杖。” 胡三省 註:“玉杖長七尺,端以鳩鳥為飾。鳩者,不噎之鳥也,欲老人不噎。《爾雅翼》曰:刻玉為鳩,置之杖端,謂之鳩杖,亦曰玉杖。”

(2).泛指以玉為飾的美杖。 南朝 梁元帝 《相名》詩:“仙人賣玉杖,乘鹿去山林。” 唐 張祜 《公子行》:“輕將玉杖敲花片,旋把金鞭約柳絲。” 宋 陸游 《書懷》詩:“翠裘緑玉杖,白日凌青天。” 清 錢泳 《履園叢話·陵墓·忠遜王墓》:“攜我緑玉杖,著我遊春屐。”

矍鑠

[hale and hearty] 形容老人目光炯炯、精神健旺

矍鑠哉,是翁也。——《後漢書·馬援傳》

精神矍鑠

勳績

(1) [meritorious service;achievement]∶功勳;功績

(2)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傑出的貢獻

科名

[scholarly honor won in imperial exams] 科舉考中而取得的功名

吳會

(1). 秦 漢 會稽 郡治在 吳縣 ,郡縣連稱為 吳會 。 清 趙翼 《陔餘叢考·吳會》:“ 西漢 時 會稽 郡治本在 吳縣 ,時俗以郡縣連稱,故云 吳會 。”

(2). 東漢 分 會稽郡 為 吳 會稽 二郡,並稱 吳 會 。後亦泛稱此兩郡故地為 吳會 。《後漢書·蔡邕傳》:“ 邕 慮卒不免,乃亡命江海,遠跡 吳 會 。”《三國志·吳志·孫賁傳》:“時 策 已平 吳 會 二郡。” 宋 蘇軾 《喜劉景文至》詩:“平生所樂在 吳 會 ,老死欲葬 杭 與 蘇 。”《金史·完顏綱傳》:“僭稱位號,偷生 吳 會 。”

唐 以後,俗亦稱 平江府 (今 江蘇 蘇州 )為 吳會 。 元 陸友仁 《吳中舊事》:“府署之南名 吳會坊 。” 清 納蘭性德 《淥水亭雜識》卷一:“世多稱 平江 為 吳會 ,意謂 吳 為東南一都會也。自 唐 以來如此,今郡中有 吳會亭 ,府治前有 吳會坊 。”

靈光

(1) [miraculous brightness]∶神異之光

那大聖棍起處,打倒妖魔,才斷絕了靈光。——《西遊記》

(2) [bright light around the head of a god or Buddha in a picture]∶指畫在神像頭部的光輝

(3) [good;well]〈方〉∶頂用;好

他的羽毛球打得真靈光

這藥不靈光

風采

[elegant demeanor;graceful bearing] 美好的儀表舉止;神采

風采動人

乾嘉

清 乾隆 、 嘉慶 兩朝的合稱。 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八:“詩衰於 宋 ,詞衰於 元 。然自 乾 嘉 以還,追蹤 正始 者,時復有人。”《孽海花》第三五回:“那也是承了 乾 嘉 極盛之後,不得不另闢蹊徑,一唱百和,自然的成了一時風氣了。”

老輩

(1).猶前輩。 宋 歐陽修 《六一詩話》:“ 楊大年 與 錢 劉 數公唱和,自《西崑集》出,時人爭效之,詩體一變。而先生老輩,患其多用故事,至於語僻難曉。” 清 龔自珍 《秋心》詩之二:“新知觸眼春雲過,老輩填胸夜雨淪。” 張天翼 《畸人手記》:“然而當時--有的是勇氣,有的是火氣。並且還寫了些文章,寫了些白話詩。攻擊的目標正是父親那些老輩。”

(2).年長行輩又較高的人。《兒女英雄傳》第十五回:“還虧得幾個老輩子的説:‘放著你這樣一個漢子,這樣一分膂力,考武功不好,為甚么幹這不長進營生呢?’”《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一回:“據老輩人説的, 道光 以前, 川 米常常販到兩 湖 去賣。”

(3).泛指祖輩。《紅樓夢》第一○一回:“我都起來了,他們還睡著,咱們老輩子有這個規矩么?”

轉瞬

亦作“ 轉眴 ”。轉眼。喻時間短促。 南朝 梁 沉約 《形神論》:“凡人之暫無本實有,無未轉瞬,有已隨之。” 宋 葉適 《祭王君玉太博文》:“崇高轉瞬,忽墮奚悲!”《明史·余珊傳》:“豈期一轉瞬間,憸邪投隙而起。” 清 向榮 《上海寶山等縣失守由許乃釗帶兵往剿折》:“ 上海 等廳縣,皆 三吳 菁華之地,不獨海關稅銀賴充軍餉,轉眴籌辦海運,尤為大局所關。” 魯迅 《兩地書·致許廣平四八》:“不過總有些無聊,有些不高興,好像不能安居樂業似的,但我也以轉瞬便是半年,一年,聊自排遣。”

瓊林

亦作“璚林”。1.瓊樹之林。古人常以形容佛國、仙境的瑰麗景象。 晉 支遁 《<阿彌陀佛像贊>序》:“閶闔無扇於瓊林,玉響天諧於簫管。”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記》卷二:“丞乃令 子良 襞紙染筆口授曰:‘華景輝瓊林,清風散紫霄。’”《雲笈七籤》卷五一:“洞觀上清,色如白雲,形如玉山,上有瓊林之宮,則 魄靈帝君 所處。”

(2).比喻披雪的樹林。 唐 許敬宗 《奉和喜雪應制》:“忽若瓊林曙,俄同李徑春。” 唐 劉禹錫 《和樂天洛下雪中宴集》:“遙想 兔園 今日會,瓊林滿眼映旂竿。” 前蜀 韋莊 《對雪》詩:“璚林瑤樹忽珊珊,急帶西風下晚天。”

(3).喻白色的花樹。 元 無名氏 《一枝花·妓名張道姑》曲:“梨花月瓊林捧玉,楊柳露緑線穿珠。”

(4). 唐 內庫名。 德宗 時設,以藏貢品。《新唐書·陸贄傳》:“至是天下貢奉稍至,及於行在夾廡署 瓊林 、 大盈 二庫,別藏貢物。”《宋史·食貨志下一》:“ 元豐 及內庫財物山委,皆先帝多蓄藏,以備緩急。若積而不用,與 東漢 西園 錢, 唐 之 瓊林 、 大盈 二庫何異?”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一七五:“ 瓊林 何不積緡泉?物自低昂人自便。”

(5). 宋 內苑名。 宋徽宗 《眼兒媚》詞:“玉京曾憶舊繁華。萬里帝王家。 瓊林 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 明 童冀 《題鉤勒竹二首為程將軍賦》之二:“玉帳屯兵 渭水 湄, 瓊林 錫宴夜歸遲。” 清 孫枝蔚 《族侄斗槎登第喜而有作》詩:“為人夙昔恥驕矜,宴罷 瓊林 喜不勝。”參見“ 瓊林苑 ”、“ 瓊林宴 ”。

期頤

一百歲。語本《禮記·曲禮上》:“百年曰期、頤。” 鄭玄 註:“期,猶要也;頤,養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盡養道而已。” 孫希旦 集解:“百年者飲食、居處、動作,無所不待於養。 方氏慤 曰:‘人生以百年為期,故百年以期名之。’” 唐 李華 《四皓銘》:“抱和全默,皆享期頤。” 宋 陸游 《初夏幽居》詩之五:“餘生已過足,不必到期頤。” 清 蒲松齡 《聊齋誌異·席方平》:“今送汝歸,予以千金之產、期頤之壽,於願足乎?” 郁達夫 《代洪開榜先生祝梁母鄧太夫人八秩大慶》詩:“好待期頤觴詠日,重摩銅狄話滄桑。”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