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水老漁情任憑人事滄桑且消受物外田園眼前風景 湖山故鄉好占得天然圖畫更近傍舊廬門巷黌舍弦歌

名勝無錫

對聯全文

上聯:煙水老漁情任憑人事滄桑且消受物外田園眼前風景
下聯:湖山故鄉好占得天然圖畫更近傍舊廬門巷黌舍弦歌

對聯備註:

(無錫蠡園,在無錫五里湖畔。天然圖畫:指蠡園的環境;黌舍:學校)

參考注釋

煙水

亦作“煙水”。霧靄迷濛的水面。 唐 孟浩然 《送袁十嶺南尋弟》詩:“ 蒼梧 白雲遠,煙水 洞庭 深。” 宋 辛棄疾 《沁園春·靈山齊庵賦》詞:“新堤路,問 偃湖 何日,煙水濛濛?” 明 文徵明 《石湖》詩:“ 石湖 煙水望中迷,湖上花深鳥亂啼。”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一》:“煙水淼茫,廬舍遮映。”

任憑

(1) [at one’s discretion]∶聽憑

這事不能任憑他一人決定

(2) [no matter]∶無論,不管

任憑你怎樣說,事實總是事實

人事

(1) [occurrences in human life]∶指人世間的事

人事滄桑

人事不可量。——《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2) [personnel matters]∶關於工作人員的錄用、培養、調配、獎懲等工作

人事調動

(3) [ways of the world]∶人情事理

不懂人事

(4) [consciousness of the outside world]∶人的意識的對象

不省人事

(5) [what is humanly possible]∶人力能做到的事

盡人事

(6) [gift]∶饋贈的禮物

送人事

滄桑

滄海桑田”的縮語

久經滄桑(比喻經歷許多世事變化)

消受

[bear;endure;enjoy] 禁受;忍受;享受(多用於否定)

無福消受

物外

[aloof from worldly things] 世外;世俗之外

飄然物外

田園

(1) [fields and gardens]∶田地與園圃

(2) [countryside]∶農村;鄉下

(3) [pastoral]∶描繪或表現村民生活的,尤其是以理想化和習俗化的手法

田園詩

田園文學

眼前

(1) [befor one's eyes]∶眼睛前面

眼前是一幢幢新建的農舍

(2) [at present;under one's nose;at the moment]∶目前,當前或面臨

眼前的問題

風景

[landscape;scene;scenery;sight;views] 供觀賞的自然風光、景物

風景秀麗

湖山

(1).湖水與山巒。 唐 元稹 《酬鄭從事四年九月宴望海亭》詩:“湖山四面爭氣色,曠望不與人間同。” 唐 杜牧 《江樓晚望》詩:“湖山翠欲結蒙籠,汗漫誰游夕照中。” 宋 曾鞏 《歸老橋記》:“雖欲遺章綬之榮,從湖山之樂,余知未能遂其好也。” 元 趙孟頫 《錢塘懷古》詩:“湖山靡靡今猶在,江水悠悠只自流。” 林之夏 《生日同泛西湖》詩之一:“ 林逋 、 蘇軾 俱名世,指點湖山感慨深。”

(2).特指用太湖石堆迭成的假山。 明 湯顯祖 《牡丹亭·寫真》:“倚湖山夢繞,對垂楊風裊。”

故鄉

[native place;hometown;birthplace] 家鄉,自己出生的地方

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樂府詩集·木蘭詩》

得天

(1).得天道。謂遵守永恆的運行規律。《易·恆》:“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時變化而能久成。”

(2).謂得四時之正。《逸周書·周月》:“ 夏 數得天,百王所同。”《漢書·律曆志上》:“﹝《春秋》﹞《經》曰‘春王正月’,《傳》曰 周 正月‘火出,於 夏 為三月, 商 為四月, 周 為五月。 夏 數得天’,得四時之正也。”

(3).謂得天助。《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晉侯 夢與 楚子 搏, 楚子 伏己而盬其腦,是以懼。 子犯 曰:‘吉。我得天, 楚 伏其罪,吾且柔之矣。’” 杜預 註:“ 晉侯 上向,故得天; 楚子 下向地,故伏其罪。”

(4).指具有的自然條件。 清 梁啓超 《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第二章:“ 中國 文明,起於北方,其氣候嚴寒,地味确瘠,得天較薄。”

圖畫

(1) [picture;drawing;painting]

(2) 繪畫

(3) 用線條、色彩描繪出來的形象(如油畫、素描或版畫)

(4) 比喻壯麗江山

(5) [tableau]∶生動的描寫或形象的描繪

(6) [plan;scheme]∶謀劃

近傍

接近;靠近。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二:“弓弩如何近傍,鐵棒渾如遮箭牌。”《水滸傳》第二十回:“ 梁山泊 好漢,十分英雄了得,無人近傍得他,難以收捕。” 清 蒲松齡 《陰雨連朝》詩:“東風遲日燕來初,近傍湖亭僦一廬。”

門巷

門庭里巷。《後漢書·郎顗傳》:“公府門巷,賓客填集。” 唐 杜甫 《遣興》詩之二:“客子念故宅,三年門巷空。” 清 龔自珍 《綺寮怨》詞:“煙鎖登臨,門巷晝沉沉。”

黌舍

校舍。亦借指學校。《宋書·臧燾徐廣傅隆傳贊》:“藝重當時,所居一旦成市,黌舍暫啟,著録或至萬人。” 宋 范成大 《送子文雜言》詩:“城東黌舍有佳人邂逅使我加餐食。”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人部四》:“今之釋教,殆遍天下。琳宇梵宮,盛於黌舍;唪誦呪唄,囂於弦歌。” 郭沫若 《東風集·<詠福建·詠廈門高集海堤>》:“ 金門 晴靄外,黌舍碧波中。”

弦歌

[sing to the accompaniment of stringed instruments] 用琴瑟等伴奏歌唱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