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壽復多男,有令子,有賢孫,有文孫之孫,五代一堂同躄踴; 教忠即教孝,是嚴師,是慈母,是眾母之母,三吳百越共謳思。

輓聯名人名家

對聯全文

上聯:多壽復多男,有令子,有賢孫,有文孫之孫,五代一堂同躄踴;
下聯:教忠即教孝,是嚴師,是慈母,是眾母之母,三吳百越共謳思。

對聯備註:

(清-俞樾《挽丁日昌母聯》)

參考注釋

多壽

(1).長壽。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循天之道》:“仁人之所以多壽者,外無貪而內清淨,心和平而不失中正。”

(2).舊時常以“多福”、“多壽”、“多男”作祝頌之詞。參見“ 三多 ”。

多男

(1).多子嗣。語本《莊子·天地》:“ 堯 觀乎 華 , 華 封人曰:‘嘻!聖人,請祝聖人……使聖人多男子!’” 宋 王安石 《賀生皇子表》之七:“天所保祐,厥惟 太姒 之多男;國之榮懷,亦曰 成王 之眾子。”舊時常以“多福”、“多壽”“多男子”作祝頌之詞。參見“ 三多 ”。

(2).多男性。《淮南子·墬形訓》:“是故山氣多男,澤氣多女。”

令子

猶言佳兒,賢郎。多用於稱美他人之子。《南史·任昉傳》:“﹝ 任昉 ﹞四歲誦詩數十篇,八歲能屬文,自製《月儀》,辭義甚美。 褚彥回 嘗謂 遙 曰:‘聞卿有令子,相為喜之。所謂百不為多,一不為少。’” 唐 李商隱 《五言述德獻上杜七兄僕射》詩:“過庭多令子,乞墅有名甥。” 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澳門紀略跋》:“徵君為同知 張君 令子,論世知大體,因書其大要而歸之。”

賢孫

(1).對人孫子的敬稱。 明 李開先 《題思齋霍中丞祖母貞節褒揚卷》詩:“賢孫雖佐部,拜相竢宣麻。”

(2).賢惠的子孫。 清 厲鶚 《開平王孫種菜歌》:“滄桑抱節有賢孫, 鍾阜 秋青人淚痕。”

文孫

指 周文王 之孫。《書·立政》:“繼自今 文 子 文 孫。” 孔 傳:“ 文 子 文 孫, 文王 之子孫。”後泛用為對他人之孫的美稱。 清 潘祖蔭 《<炳燭編>序》:“賴有文孫間關危難,保此遺書。” 清 趙翼 《題肅本淳化帖》詩:“文孫雅意惠來學,妙選賓友相切磋。”

五代

[the Five Dynasties] 繼唐之後的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相繼統治中原,合稱五代

公元 907—960年

五代時始印五經。——宋· 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教忠

謂教以忠誠道理。語出《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子之能仕,父教之忠,古之制也”。 宋 朱弁 《曲洧舊聞》卷十:“覽觀謡俗,無忘遺愛之厚,永念教忠之餘,皆謂是也。”

嚴師

[disciplinary master] 嚴厲的、對學生要求嚴格的老師

嚴師出高徒

慈母

[loving mother] 古謂父嚴母慈,故稱母為慈母;古稱撫育自己成人的庶母為慈母

三吳

(1).地名。 晉 指 吳興 、 吳郡 、 會稽 。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漸水》:“ 永建 中, 陽羨 周嘉 上書,以縣( 會稽 )遠,赴會至難,求得分置,遂以 浙江 西為 吳 ,以東為 會稽 。 漢高帝 十二年,一 吳 也,後分為三,世號‘ 三吳 ’。 吳興 、 吳郡 , 會稽 其一焉。” 唐 張彥遠 《歷代名畫記·論畫體工用榻寫》:“ 江 南地潤無塵,人多精藝, 三吳 之跡,八絶之名, 逸少 右軍, 長康 散騎,書畫之能,其來尚矣。”

(2).地名。 唐 指 吳興 、 吳郡 、 丹陽 。《通典·州郡十二》:“ 蘇州 , 春秋 吳國 之都也……與 吳興 、 丹陽 為 三吳 。 齊 因之。 陳 置 吳州 。 隋 平 陳 ,改曰 蘇州 。 煬帝 初,復曰 吳州 ,尋為 吳郡 。大 唐 為 蘇州 ,或為 吳郡 。” 唐 趙元一 《奉天錄》卷三:“今天下安危,在於 淮 楚 。師振則 三吳 安, 三吳 安則國家不失外府。” 唐 杜牧 《題桐葉》詩:“ 三吳 煙水平生念,寧向閒人道所之。”

(3).地名。 宋 指 蘇州 、 常州 、 湖州 。 宋 司馬光 《送楊太祝忱知長洲縣》詩:“ 三吳 佳縣首,民物舊熙熙。”

(4).泛指 長江 下游一帶。 唐 李白 《猛虎行》:“ 三吳 邦伯皆顧盼,四海雄俠兩追隨。” 金 劉致君 《鷓鴣天》詞:“修月客,弄雲娘, 三吳 清興入淋浪。”

百越

[Baiyue nationality] 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閩、粵各地,各部落各有名稱,而統稱百越,也叫百粵

南取百越之地。——漢· 賈誼《過秦論》

謳思

1.謳歌以表達思念之情。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