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相歷三朝,平東南、定西北,威震華夷,上下幾千年,獨有勛名高泰岳; 追隨經卅載,依節鉞、托帡幪,恩叨造就,縱橫數萬里,忽驚風雨隕台星。

輓聯名人名家

對聯全文

上聯:將相歷三朝,平東南、定西北,威震華夷,上下幾千年,獨有勛名高泰岳;
下聯:追隨經卅載,依節鉞、托帡幪,恩叨造就,縱橫數萬里,忽驚風雨隕台星。

對聯備註:

(清-郝長慶《挽左宗棠聯》)

參考注釋

將相

將帥和丞相。亦泛指文武大臣。《墨子·法儀》:“天下從事者不可以無法儀……雖至士之為將相者皆有法。”《史記·高祖本紀》:“諸侯及將相相與共請尊 漢王 為皇帝。” 唐 李涉 《與梧州劉中丞》詩:“三代 盧龍 將相家,五分符竹到天涯。”

三朝

(1).正月一日。為歲、月、日之始,故曰三朝。《文選·班固<東京賦>》:“春王三朝,會同 漢 京。” 李善 註:“三朝,歲首朔日也。”《漢書·孔光傳》:“歲之朝,曰三朝。” 顏師古 註:“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 唐 耿湋 《元日早朝》詩:“九陌朝臣滿,三朝候鼓賒。” 宋 楊萬里 《誠齋荊溪集序》:“戊戌三朝,時節賜告,少公事,是日即作詩。”

(2).謂三日。 唐 李白 《上三峽》詩:“三朝上 黃牛 ,三暮行太遲。三朝又三暮,不覺鬢成絲。”

(3).舊時婚後或出生後第三日均稱“三朝”。 宋 吳自牧 《夢粱錄·嫁娶》:“三日,女家送冠花、彩段、鵝蛋……並以茶餅鵝羊果物等合送去壻家,謂之‘送三朝禮’也。”《四遊記·玉帝起賽寶通明會》:“卻説那小公子 靈光 ,纔三朝便能言語。” 清 孫枝蔚 《新嫁娘》詩:“從今愁婦職,人莫羨三朝。”

(1).外朝、內朝、燕朝。《周禮·秋官·朝士》“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 漢 鄭玄 註:“ 周 天子諸侯,皆有三朝。外朝一,內朝二。內朝之在路門內者或謂之燕朝。” 宋 葉夢得 《石林燕語》卷二:“古者天子三朝:外朝、內朝、燕朝。外朝在王宮庫門外,有非常之事以詢萬民於宮中。內朝在路門外,燕朝在路門內,蓋內朝以見羣臣,或謂之路朝,燕朝以聽政,猶今之奏事,或謂之燕寢。”

(2).指前後三代君主統治的時期。 唐 李德裕 《離平泉馬上作》詩:“十年紫殿掌洪鈞,出入三朝一品身。” 唐 李遠 《贈寫御容李長史》詩:“三朝供奉無人敵,始覺 僧繇 浪得名。” 宋 蘇軾 《題永叔會老堂》詩:“三朝出處共雍容,歲晚交情見二公。”

東南

[southeast] 介於東和南之間的方向

方是時,博雞者以義聞東南。——明· 高啟《書博雞者事》

西北

[northwest] 方位名,介於西和北之間。特指中國西北部

泰山西北。—— 清· 姚鼐《登泰山記》

威震

亦作“ 威振 ”。1.使人震驚的威力或聲勢。《逸周書·時訓》:“春分之日,玄鳥至,又五日雷乃發聲,又五日始電……不始電,君無威震。”

(2).以威力或聲勢使之震動。《史記·魏公子列傳》:“當是時,公子威振天下。” 漢 王褒 《四子講德論》:“ 楚莊 有 叔孫 、 子反 ,定 江 淮 ,威震諸夏。” 晉 左思 《魏都賦》:“搦 秦 起 趙 ,威振八蕃。”《三國演義》第七四回:“ 操 ( 曹操 )大喜曰:‘ 關 某威震華夏,未逢對手;今遇 令明 ,真勁敵也。’” mao55東 《評西北大捷兼論解放軍的新式整軍運動》:“我東北野戰軍在冬季攻勢中,……殲滅大部敵人,迭克名城,威震全國。”

華夷

(1).指 漢 族與少數民族。後亦指 中國 和外國。《晉書·元帝紀》:“天地之際既美,華夷之情允洽。” 唐 杜甫 《嚴公廳宴詠蜀道畫圖》:“華夷山不斷, 吳 蜀 水相通。” 宋 蘇軾 《賜太師文彥博生日禮物口宣》:“卿勛在廟社,名聞華夷。” 清 龔自珍 《大誓答問第二十四》:“又譯字之人,必 華 夷兩通而後能之。”

(2). 宋 元 時指國家的疆域。 元 關漢卿 《一枝花·杭州景》套曲:“大 元 朝新附國,亡 宋 家舊華夷。” 王季思 註:“ 宋 元 時稱國家的疆域為華夷,因為它包括了少數民族地區。” 元 王實甫 《麗春堂》第二折:“則俺那仁慈的明聖主,掌一統錦華夷,可則是平安了十萬里。” 明 《殺狗記·看書苦諫》:“再整舊華夷,重覩江山麗。”

上下

(1) [high and low]∶高處和低處;上面和下面;職位上較高的和較低的人

上下同欲者勝。——《孫子·謀攻》

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

上下天光,一碧萬頃。——范仲淹《岳陽樓記

(2) [old and young]∶輩分上較高的和較低的人

全家上下都很高興

(3) [up and down]∶從上面到下面

上下打量著這位陌生

(4) [relative superiority or inferiority]∶指程度上高低、優劣

不分上下

(5) [about]∶用在數量詞後,表示概數;左右

今年一畝地能有一千斤上下的收成

這位先生今年五十上下

(6) [bailiff in a feudal yamen]∶稱衙門中的差役

這般炎熱,上下只得擔待一步!——《水滸傳

千年

極言時間久遠。 晉 陶淵明 《輓歌詩》:“幽室一已閉,千年不復朝。” 南朝 梁 沉約 《齊故安陸昭王碑文》:“蓋百代之儀表,千年之領袖。” 唐 盧照鄰 《中和樂章·歌登封》:“山稱萬歲,河慶千年。” mao55東 《浪淘沙·北戴河》詞:“往事越千年, 魏武 揮鞭。”

獨有

(1).獨自具有;獨自據有。《管子·形勢》:“召遠者,使無為焉;親近者,言無事焉;唯夜行者,獨有也。” 支偉成 通解:“夜行,謂陰行其德,則人不與之爭,故獨有之也。”《史記·孔子世家》:“ 孔子 在位聽訟,文辭有可與人共者,弗獨有也。”

(2).只有;特有。《史記·曆書》:“是時,獨有 鄒衍 ,明於五德之傳,而散訊息之分,以顯諸侯。” 唐 張籍 《賀周贊善聞子規》詩:“此處誰能聽,遙知獨有君。” 茅盾 《子夜》五:“土匪這樣猖獗,真是 中國 獨有的怪現象。” mao55東 《冬雲》詩:“獨有英雄驅虎豹,更無豪傑怕熊羆。”

(3).指在精神上能特立獨行。《莊子·在宥》:“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獨往獨來,是謂獨有。獨有之人,是謂至貴。” 成玄英 疏:“人慾出眾,而己獨游,眾無此能,故名獨有。”

勛名

功名。《後漢書·張奐傳》:“﹝ 張奐 ﹞及為將帥,果有勛名。” 宋 蘇舜欽 《春日感懷》詩:“望國勛名晚,傷時歲月飛。” 清 吳偉業 《東萊行》:“ 左氏 勛名照汗青,過江忠孝數中丞。” 劍農 《武昌革命始末記》:“成則共圖勛名,敗則生靈塗炭。”

泰岳

泰山 。 宋 楊萬里 《誠齋詩話》:“太學生 姚孝寧 《祭李清卿文》首句云:‘皇穹將傾,天柱必折;大地欲仆, 泰岳 必蹶。’”《水滸傳》第二九回:“﹝ 蔣忠 ﹞自誇大言道:‘三年上 泰岳 爭交,不曾有對;普天之下,沒我一般的了!’”

追隨

(1) [follow]

(2) 仿效前人的事跡

(3) 跟隨

經常追隨著他的記者們

節鉞

符節和斧鉞。古代授予將帥,作為加重權力的標誌。《孔叢子·問軍禮》:“天子當階南面,命授之節鉞,大將受,天子乃東面西向而揖之,示弗御也。”《三國志·魏志·武帝紀》:“天子假 太祖 節鉞,録尚書事。” 唐 張祜 《送周尚書赴滑台》詩:“鼓角雄都分節鉞,蛇龍舊國罷樓船。” 明 張煌言 《上行在陳南北機宜疏》:“蒙皇上綸綍頻頒,節鉞謬寄,臣感極生慚,憤極思奮。” 徐興業 《金甌缺》第一章:“年來多病,更是才疏力薄,但圖個太平無事,一旦卸肩,把西陲的金甌和全軍交還朝廷……豈可謬領節鉞,再當艱巨?”

帡幪

1.本指帳幕。後亦引申為覆蓋。

2.庇蔭,庇護

造就

(1) [bring up]∶培育練就

造就一代新人

(2) [achievements]∶成果;成績

她在這方面頗有造就

(3) [pay a visit to]∶造訪

造就無緣

縱橫

(1) [in length and breadth;lengthwise and sidewise;vertically and horizontally]∶豎和橫互相交錯

眾壑縱橫。——《徐霞客遊記·游黃山記》

猶有曲挺縱橫者。

刀戟縱橫。——《廣東軍務記》

(2) [with great ease;freely]∶奔放自如

筆意縱橫

(3) [move about freely;overrun]∶賓士無阻

縱橫四海

(4) [unbridled;unscrupulous]∶放肆;無所顧忌

(5) [rival political theories]∶指合縱連橫

萬里

萬里(1916- ) : 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山東東平人。1936年加入中國gong55黨。曾任冀魯豫地委書記、南京市軍管會經濟部部長。建國後,任西南政委員會城市建設部部長、中共北京市委書記兼北京市副市長、鐵道部部長、中共安徽省委第一書記、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務院副總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

風雨

(1).風和雨。 宋 蘇軾 《次韻黃魯直見贈古風》之一:“嘉穀臥風雨,稂莠登我場。”《醒世恆言·李汧公窮邸遇俠客》:“風雨蕭蕭夜正寒,扁舟急槳上危灘。”

(2).颳風下雨。《書·洪範》:“月之從星,則以風雨。”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四:“王悲思之,遣往視覓,天輒風雨,嶺震雲晦,往者莫至。”

(3).比喻危難和惡劣的處境。《漢書·朱博傳》:“﹝ 朱博 ﹞稍遷為功曹,伉俠好交,隨從士大夫,不避風雨。”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事實上 愫方 哀憐他,沉默地庇護他,多少憂煩的事隱瞞著他,為他遮蔽大大小小無數次的風雨。”參見“ 風雨如晦 ”。

(4).比喻紛紛的議論和各種各樣的傳說。《文匯報》1992.2.15:“ 周 余 離婚,被毫不留情新聞界大肆渲染,重筆濃墨,鬧得滿城風雨。”參見“ 滿城風雨 ”。

台星

三台星。《晉書·天文志上》:“三台六星,兩兩而居,起文昌,列抵太微。一曰天柱,三台之位也。在人曰三公,在天曰三台,主開德宣符也。”因以喻指宰輔。 唐 李白 《上崔相百憂章》:“台星再朗,天網重恢。” 宋 楊萬里 《宿牧牛亭秦太師墳庵》詩:“天極八重心未死,台星三點坼方休。”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偕計》:“秀毓山川,靈分草木,幾番焰奪台星。” 清 顧炎武 《路舍人家見東武四先歷》詩:“龍馭杳安之,台星隕衡鼐。”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