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太夫人,備三從四德,五世同堂,恭值二宮齊介福; 六旬都御史,統七賓八師,九疇獻壽,欣逢十月好稱觴。

名人名家數字壽聯

對聯全文

上聯:一品太夫人,備三從四德,五世同堂,恭值二宮齊介福;
下聯:六旬都御史,統七賓八師,九疇獻壽,欣逢十月好稱觴。

對聯備註:

(清-《賀某都御史母壽聯》)

參考注釋

一品

(1).封建社會中官品的最高一級。自 三國 魏 以後,官分九品,最高者為一品。《晉書·惠帝紀》:“乃發王公奴婢手舂給兵廩,一品以下不從征者,男子十三以上皆從役。” 唐 賈島 《上杜駙馬》詩:“妻是九重天子女,身為一品令公孫。” 清 龔自珍 《明良論三》:“而凡 滿洲 、 漢 人之仕宦者,大抵由其始宦之日,凡三十五年而至一品,極速者亦三十年。”參閱《隋書·百官志中》。

(2).借指位居一品的高官。 唐 裴鉶 《傳奇·崑崙奴》:“ 大歷 中有 崔生 者,其父為顯僚,與蓋代之勛臣一品者熟。生時為千牛,其父使往省一品疾。”

(3).猶言一等;第一等。《南齊書·蕭惠基傳》:“當時能棊人 琅邪 王 抗 第一品, 吳郡 褚思莊 、 會稽 夏 赤 松 竝第二品。” 宋 王明清 《摭言雜說》:“京師 樊樓 畔有一小茶肆,甚瀟灑清潔,皆一品。” 明 湯顯祖 《牡丹亭·冥誓》:“(生)姐姐費心。因何錯愛小生至此?(旦)愛的你一品人才。” 老舍 《正紅旗下》三:“他比客人高著一品,須拿出為官多年,經驗豐富從容不迫的神態來。”

(4).一種。《周禮·天官·外府》“外府掌邦布之入出” 唐 賈公彥 疏:“泉始蓋一品, 周景王 鑄大錢,而有二品。” 宋 張載 《經學理窟·祭祀》:“羞無他物,則雖羞一品足矣。” 宋 沉括 《夢溪補筆談·異事》:“當時 揚州 芍藥,未有此一品,今謂之‘金纏腰’者是也。”

夫人

[offical's mother] 漢制列侯之母稱太夫人,後來凡官僚豪紳的母親不論在世與否,均稱太夫人

太夫人已不幸。——《漢書·李文蘇建傳》

上書太夫人。——清· 侯方域《壯悔堂文集》

三從四德

[the three obediences obey her father before marriage, her husband when married, and her sons in widowhood and the four virtues (morality, proper speech, modest manner and diligent work) of women in ancient China;spiritual fetters of wifely submission and virtue imposed on women in feudal society] 古代中國婦女應有的品德。三從是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四德是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婦女的品德、辭令、儀態女工)

五世

家族世系相傳的五代。父子相繼為一世。《禮記·大傳》:“有百世不遷之宗,有五世則遷之宗。”《論語·季氏》:“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 明 文徵明 《戊午元旦》詩:“百歲幾人登耄耋,一身五世見曾玄。”

同堂

(1).同處一堂;同居一家。《史記·袁盎晁錯列傳》:“ 盎 素不好 鼂錯 , 鼂錯 所居坐, 盎 去; 盎 坐, 錯 亦去:兩人未嘗同堂語。” 三國 魏 曹植 《當來日大難》詩:“今日同堂,出門異鄉。別易會難,各盡杯觴。” 唐 韓愈 《袁氏先廟碑》:“由曾及考,同堂異置。” 老舍 《四世同堂》二:“自從他有了這所房,他的人口便有增無減,到今天已是四世同堂!”

(2).謂同一祖父。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賞譽》:“ 羊長和 父 繇 與太傅 祜 同堂相善。” 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三》:“相國同堂昆季三人,曰 石 ,曰 程 ,皆登宰相,惟 福 一人歷鎮使相而已。”參見“ 同堂兄弟 ”。

(3).猶同門,同學。 元 喬吉 《金錢記》第四折:“小官有一同堂故友乃是 韓飛卿 。” 清 陳確 《答惲仲升書》:“恃同堂之愛,不覺直言至此,死罪!死罪!” 清 昭槤 《嘯亭續錄·南書房》:“ 仁廟 與諸文士賞花釣魚,剖晰經義,無異同堂師友。”

二宮

兩座宮室。常用以代指住在其中的人。(1)指二帝。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方正》:“亡姑之姊,伉儷二宮。” 劉孝標 注引《中興書》:“ 王濛 女諱 穆之 ,為 哀帝 皇后; 王藴 女諱 法慧 ,為 孝武 皇后。” 唐 杜甫 《八哀詩·故司徒李公光弼》:“二宮泣西郊,九廟起頽壓。” 仇兆鰲 註:“二宮泣, 玄 、 肅 還京。”(2)指帝與太子。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風操》:“ 江 左朝臣子孫初釋服,朝見二宮,皆當涕泣,二宮為之改容。”《文選·沉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二宮軫痛,遐邇同哀。” 呂向 註:“二宮,天子、太子也。”《南齊書·何敬容傳》:“ 敬容 接對賓朋,言詞若訥,酬答二宮,則音韻調暢。”(3)指太后與皇太后。 宋 蘇軾 《諫買浙燈狀》:“﹝陛下﹞豈以燈為悅者哉,此不過以奉二宮之歡,而極天下之養耳。”

介福

大福。《易·晉》:“受茲介福於其王母。” 高亨 註:“蓋謂王母嘉其功勞,錫之爵祿,爵祿即大福也。”《詩·小雅·楚茨》:“報以介福,萬壽無疆。” 唐 楊炯 《唐贈荊州刺史成知禮神道碑》:“公誕保靈和,受茲介福。” 清 方文 《吳靜腑招同黎美周侯諸子燕集》詩:“榮名何足侈,介福以為寶。”

御史

(1) [the censor] 官名。秦以前指史官,明清指主管糾察的官吏

御史前書。——《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2) 又

顧召趙御史。

御史詣學宮。—— 清· 張廷玉《明史》

(3) 又

御史齊康。

八師

謂可作為師傅的八賢臣。《楚辭·東方朔<七諫·怨世>》:“雖有八師而不可為。” 王逸 註:“八師謂 禹 、 稷 、 卨 、 皋陶 、 伯夷 、 倕 、 益 、 夔 也。言 堯 舜 有聖賢之臣八人以為師傅。”

九疇

(1).疇,類。指傳說中天帝賜給 禹 治理天下的九類da9法,即《洛書》。《書·洪範》:“天乃錫 禹 洪範九疇,彝倫攸敍。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農用八政,次四曰協用五紀,次五曰建用皇極,次六曰乂用三德,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徵,次九曰嚮用五福、威用六極。” 孔 傳:“天與 禹 , 洛 出書,神龜負文而出,列於背,有數至於九。 禹 遂因而第之,以成九類。” 馬融 註:“從‘五行’已下至‘六極’,《洛書》文也。” 唐 張說之 《開元正歷頌》:“龜易八封,龍書九疇。” 唐 張欽敬 《洛出書》詩:“奇象八卦分,圖書九疇出。”

(2).泛指治理天下的da9法。《魏書·高閭傳》:“帝道昌則九疇敍,君德衰而彝倫斁。” 隋 王通 《中說·周公》:“安得皇極之主,與之共敍九疇哉。” 唐 王昌齡 《箜篌引》:“僕本 東山 為國憂, 明光殿 前論九疇。”

獻壽

獻禮祝壽。 南朝 宋 謝莊 《月賦》:“乃命執事,獻壽羞璧。” 唐 杜甫 《元日示宗武》詩:“賦詩猶落筆,獻壽更稱觴。” 清 孫枝蔚 《菩薩蠻·憶故鄉棗》詞:“歸鄉空有意,獻壽非吾事。”

十月

[October] 格里氏歷(即陽曆)每年的第十個月——縮寫Oct.

稱觴

舉杯祝酒。 南朝 齊 謝朓 《三日侍華光殿曲水宴代人應詔詩》之九:“降席連緌,稱觴接武。” 唐 馬懷素 《餞唐永昌》詩:“聞君出宰 洛陽 隅,賓友稱觴餞路衢。” 宋 王安石 《次韻王禹玉平戎慶捷》:“稱觴別殿傳新曲,銜璧寧王按舊儀。”《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三回回目:“試鄉科文闈放榜,上母壽戲綵稱觴。”參見“ 稱觴上壽 ”。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