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時俊傑首推公,功全社稷、澤被民生,為名相且是名儒,尚論古人,勳業蓋歐陽司馬; 勸學篇章能醒世,身系安危、智周中外,總大綱更持大體,新褒天語,哀思遍四海九洲。

輓聯名人名家

對聯全文

上聯:識時俊傑首推公,功全社稷、澤被民生,為名相且是名儒,尚論古人,勳業蓋歐陽司馬;
下聯:勸學篇章能醒世,身系安危、智周中外,總大綱更持大體,新褒天語,哀思遍四海九洲。

對聯備註:

(清-黃丙煜《挽張之洞聯》)

參考注釋

識時

見“ 識時務 ”。

俊傑

[elite] 才智傑出的人

識時務者為俊傑

社稷

[the god of the land and the god of grain — the state] 土神和穀神,古時君主都祭祀社稷,後來就用社稷代表國家

將軍身被堅執銳,伐無道,誅暴秦,復立 楚國之社稷,功宜為王。——《史記·陳涉世家

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於社稷也。——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民生

[the people’s livelihood] 民眾的生計

國計民生

名相

1.有名的宰相。 2.佛教語。耳可聞者曰名,眼可見者曰相。

且是

(1).正是;確是。 宋 米芾 《題泗濱南山石壁曰第一山》詩:“莫論 衡 霍 撞星斗,且是東風第一山。” 元 喬吉 《鬥鵪鶉·歌姬》套曲:“向尊席之上談笑其間,意思相攀。且是娘剔透玲瓏不放閒!”《西遊記》第二八回:“大王,外面是個和尚哩。團頭大面,兩耳垂肩;嫩刮刮的一身肉,細嬌嬌的一張皮:且是好個和尚。”《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六:“且説 李御史 到了 福建 ,巡歷地方,祛蠹除奸,雷厲風行,且是做得利害。”

(2).卻是;倒是。 宋 無名氏 《張協狀元》戲文第三五出:“[末]娘子有甚事,但説不妨。[旦]新及第狀元何處安歇?[末]兀底便是行衙里。問那門子便知端的。[旦]萬福![淨]且是假夫人。” 元 秦簡夫 《東堂老》第二折:“那廝們謊話兒弄你,且是娘的靈!”

(3).只是。 宋 無名氏 《張協狀元》戲文第五出:“孩兒去則猶閒,且是無人照管我門戶。”《京本通俗小說·西山一窟鬼》:“果然是銀河倒瀉,滄海盆傾,好陣大雨!且是沒躲處,冒著雨又行了數十步,見一個小小竹門樓。”

(4).而且。《京本通俗小說·菩薩蠻》:“﹝ 陳義 ﹞生得眉目清秀,且是聰明,無書不讀,無史不通。”《兒女英雄傳》第十八回:“收生婆收裹起來,只聽他哭得聲音洪亮,且是相貌魁梧。”

尚論

向上追論。《孟子·萬章下》:“以友天下之善士為未足,又尚論古之人。” 陳寅恪 《柳如是別傳》第一章:“始知稟魯鈍之資,挾鄙陋之學,而欲尚論女俠名姝文宗國士於三百年之前,誠太不自量矣。”

古人

[the ancients;one who has passed away] 泛指前人,以區別於當世的人

勳業

功業。《三國志·魏志·傅嘏傳》:“子志大其量,而勳業難為也,可不慎哉!” 唐 李頎 《贈別張兵曹》詩:“勳業河山重,丹青錫命優。” 清 管同 《<方植之文集>序》:“由是言之:性命修於身,勳業皆其末跡也。” 阿英 《戎行兼言藝文事》:“將軍只手定 蘇北 ,勳業爭傳 大江 南。”

歐陽

[surname]——複姓

司馬

(1) [minister of war in ancient china]∶古代官名,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軍政和軍賦的長官。漢大將軍、將軍、校尉之屬官都有司馬,專掌兵事。隋唐州府佐吏有司馬一人,位在別駕、長史之下,掌兵事,或位置貶謫及閒散官員

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2) [surname]∶姓

勸學

[encourage learning;urge sb. to attend school] 勉勵人學習;鼓勵人努力學習

篇章

(1) [sections and chapters]∶ 指篇幅與章節。比喻卓越的成績與貢獻

歷史的新篇章

(2) [writings]∶常指作品

文學篇章

安危

[safety or danger] 平安危險

奮勇搶救溺水兒童,不顧自己的安危

中外

[inside and outside] 裡面和外面

中外不得相救

中外交薦。——《明史》

大綱

(1).網的總繩。 三國 魏 曹植 《白鶴賦》:“冀大綱之解結,得奮翅而遠遊。”

(2).總綱;要點。《漢書·敘傳下》:“略存大綱,以統舊文。” 宋 蘇洵 《上韓樞密書》:“太尉取其大綱而無責其纖悉。”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詞采》:“文章頭緒之最繁者,莫填詞若矣。予請總其大綱,則不出情景二字。”

(3).特指著作、講稿、計畫等經系統排列的內容要點。 郭沫若 《洪波曲》第七章一:“決定工作方針,頒發每周宣傳大綱,而一切工作大抵是由三廳總其成。”

(4).主要的法紀。 三國 魏 曹植 《節游賦》:“愈志盪以淫游,非經國之大綱。” 元 劉壎 《隱居通議·經史二》:“看來 武侯 相業,大綱常嚴,蓋其學出於 申 韓 ,故其政刻深。”

(5).猶大概。《二程語錄》卷十一:“又問:‘或言人如壽得一百二十數,是否?’曰:‘固是,此亦是大綱數,不必如此。’”亦作“ 大剛 ”。 元 關漢卿 《裴度還帶》第二折:“大剛來則是我時兮命矣。”

(6).亦作“ 大剛 ”。猶言總之。 元 張鳴善 《水仙子·譏時》曲:“鋪眉苫眼早三公,裸袖揎拳享萬鍾,胡言亂語成時用,大綱來都是烘。” 元 湯式 《一枝花·檜軒為越中沙子正賦》曲:“能借取四時春造化,似生成一片翠屏帷,大剛是即景成規。”

(7).猶言特意,硬要。 元 無名氏 《翫江亭》第四折:“這廝便指望,大綱要成雙,百般的不肯將咱放。”

大體

[cardinal principle;general interest] 有關大局的重要道理

識大體,顧大局

天語

(1).上天之告語。 唐 李白 《明堂賦》:“聽天語之察察,擬帝居之將將。” 宋 李清照 《漁家傲》詞:“彷彿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明 唐順之 《冬至南郊》詩:“神光人共見,天語帝親聞。”

(2).謂天子詔諭;皇帝所語。 唐 劉禹錫 《送源中丞充新羅冊立使》詩:“身帶霜威辭鳳闕,口傳天語到 鷄林 。” 宋 蘇軾 《用王鞏韻贈其侄震》詩:“朝廷貴二 陸 ,屢聞天語溫。” 清 周亮工 《書影》卷四:“ 茅元儀 《武備志》成,曾經 神宗 乙夜之覽,天語稱其該博。”

哀思

[sad memories;mourning for the deceased] 悲哀思念的感情

寄託哀思

四海

(1) [the whole country]∶指全國各地

四海為家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三國志·諸葛亮傳》

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the whole world]∶指世界各地

放之四海而皆準

(3) [unconstrained]∶豪放、豁達

老牛說:“真是大手筆,四海得很”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