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住二執蒙口頓圓夫四德 三乘六道克念定證於一真

佛教11字對聯

對聯全文

上聯:五住二執蒙口頓圓夫四德
下聯:三乘六道克念定證於一真

對聯備註:

(印光大師:彌陀聯)

參考注釋

四德

[The four virtues are fidelity,physical charm,propriety in speech and efficiency in needlework] 封建禮教指婦女應尊從的四種德行,即婦德、婦言、婦容、婦功

三從四德

三乘

三乘車。每乘四馬。 殷 商 時為下大夫的儀制。《禮記·少儀》:“貳車者,諸侯七乘,上大夫五乘,下大夫三乘。” 鄭玄 註:“此蓋 殷 制也。”

(1).佛教語。一般指小乘(聲聞乘)、中乘(緣覺乘)和大乘(菩薩乘)。三者均為淺深不同的解脫之道。亦泛指佛法。《魏書·釋老志》:“初根人為小乘,行四諦法;中根人為中乘,受十二因緣;上根人為大乘,則俢六度。雖階三乘,而要由修進萬行,拯度億流,彌歷長遠,乃可登佛境矣。”《西遊記》第二回:“妙演三乘教,精微萬法全。” 潘飛聲 《甘露寺》詩:“荒苔佛座參三乘,老樹僧房坐六朝。”

(2).道教語。謂以 元始天尊 所傳為大乘上法,屬洞真部;以 靈寶天尊 所傳為中乘中法,屬洞元部;以 道德天尊 所傳為小乘初法,屬洞神部。《雲笈七籤》卷一:“精研三乘,詳觀四輔。”

六道

(1).謂耳、目、鼻、口及xia2體之前後二孔。《管子·君臣下》:“四肢不通,六道不達,曰失。” 尹知章 註:“六道,謂上有四竅下有二竅也。”

(2).佛教語。謂眾生輪迴的六去處:天道、人道、阿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和地獄道。 南朝 陳 徐陵 《報德寺剎下銘》:“三心斷縛,六道除怨。”《新唐書·傅弈傳》:“ 西域 之法,無君臣父子,以三塗六道嚇愚欺庸。”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