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紀中興,最難魯衛同封,良相功臣成合傳; 絳帷慚末座,竊願穹隆勒石,門生故吏附題名。

輓聯名人名家

對聯全文

上聯:青史紀中興,最難魯衛同封,良相功臣成合傳;
下聯:絳帷慚末座,竊願穹隆勒石,門生故吏附題名。

對聯備註:

(清-危德連《挽曾國荃聯》)

參考注釋

青史

[annals of history] 古時用竹簡記事,所以後人稱史籍為青史

青史留名

垂青

中興

[resurgence of a country] 通常指國家由衰退而復興

國家中興

中興機會。——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魯衛

(1).語本《論語·子路》:“ 魯 衞 之政,兄弟也。”後以“魯衞”代稱兄弟。 唐玄宗 《過大哥宅探得歌字韻》:“ 魯 衞 情先重,親賢愛轉多。”

(2).比喻情況類似、實質相同。 明 李贄 《戰國論》:“乃 曾子固 自負不少者也,鹹謂文章本於‘六經’矣,乃譏 向 ( 劉向 )自信之不篤,邪説之當正,則亦不知‘六經’為何物,而但竊褒貶以繩世,則其視 鮑 ( 鮑彪 )與 吳 ( 吳師道 )亦 魯 衞 之人矣。”

(3).泛指禮義之邦。 宋 蘇軾 《答丁連州啟》:“自疑本 儋 崖 之人,難復見 魯 衞 之士,而況清時雅望、令德高標,固已聞名自慚。” 清 錢謙益 《錫山趙太史六十序》:“太史強學束脩,道明德立,布衣蔬食,卓肰以古人自命,而賢士大夫望其羽儀,以為此邦今之 魯 衞 , 忠定 、 忠憲 之後猶有人焉。”參見“ 魯衞之政 ”。

功臣

[one who has rendered outstanding service] 舊指君主的有大功的臣子,現指對國家和人民作出重大貢獻的人

治淮功臣

今功臣名將,雁行有序。——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成合

(1).成全,撮合。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三:“這一門親事,全在你成合。”

(2).成親。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一本楔子:“因俺孩兒父喪未滿,未得成合。”《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六:“多去勸著父親,媳婦們已自與那婆娘説通了,一講一個肯,擺個家筵席兒,歡歡喜喜,大家吃了幾杯,兩口兒成合了。”

絳帷

(1).紅色帷幕。 漢 劉向 《九嘆·遠遊》:“張絳帷以襜襜兮,風邑邑而蔽之。” 唐 舒元輿 《贈李翱》詩:“ 湘江 舞罷忽成悲,便脫蠻靴出絳帷。”

(2).猶絳帳。對師門、講席之敬稱。《隨園詩話補遺》卷一引 清 吳蕙 詩:“有志紅窗學詠詩,絳帷深幸侍良師。” 陳家慶 《送天梅先生南旋》詩:“安得絳帷稱弟子,追隨遠道執吟鞭。”參見“ 絳帳 ”。

末座

[the least prominent seat] 分座位時,座次最後的位子

穹隆

亦作“ 穹窿 ”。1.中間隆起四周下垂貌。常用以形容天的形狀。 漢 揚雄 《太玄·玄告》:“天穹隆而周乎下。” 范望 註:“穹隆,天之形也。”《爾雅·釋天》“穹蒼” 晉 郭璞 註:“天形穹隆,其色蒼蒼,因名。”《文選·陸機<輓歌>》:“旁薄立四極,穹隆放蒼天。” 張銑 註:“穹隆,天之形。” 郭沫若 《女神·勝利的死》:“汪洋的大海正在唱著他悲壯的哀歌,穹窿無際的青天已經哭紅了他的臉面,遠遠的西方,太陽沉沒了!”

(2).指天。 晉 葛洪 《抱朴子·喻蔽》:“若如雅論,貴少賤多,則穹隆無取乎宏燾,而旁泊不貴於厚載也。” 清 孫枝蔚 《贈邢補庵》詩:“聖賢愛其身,立言深且洪。以茲慰二人,亦足報穹窿。”

(3).高大貌。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廬江水》:“ 廬山 , 彭澤 之山也。雖非‘五嶽’之數,穹隆嵯峨,實峻極之名山也。”《文選·陸倕<石闕銘>》:“鬱崫重軒,穹隆反宇。” 李周翰 註:“鬱崫、穹隆,壯大貌。” 宋 歐陽修 《山中之樂》:“耀空山兮鬱穹隆,彼之人兮固亦目明而耳聰。” 趙光榮 《里湖紀游》詩:“殿闕已穹窿,高竟出其外。”

(4).長曲貌。《文選·張衡<西京賦>》:“於是鉤陳之外,閣道穹隆。” 李善 註:“穹隆,長曲貌。”《魏書·術藝傳·張淵》:“觀閣道之穹隆,想靈駕之電飄。” 宋 周密 《志雅堂雜抄·圖畫碑帖》:“期仙磴者,蓋危磴穹窿,迴結雲路,靈仙仿彿,若可期及。”

(5).充溢騰湧貌。《漢書·司馬相如傳上》:“滂濞沆溉,穹隆雲橈。” 王先謙 補註:“言水勢起伏,乍穹然而上隆。”《文選·揚雄<甘泉賦>》:“香芬茀以穹隆兮,擊薄櫨而將榮。” 李善 註:“言香氣芬茀,穹隆而盛。”

(6).高興,得意。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入道》:“有若立身慎行,與聖哲同轍者,則得喪語默,復何蠆芥乎!復何穹隆乎!”

(7).指建築物的圓頂。 清 姚鼐 《謁明孝陵遊覽靈谷寺》詩:“守吏衛樵蘇,金碧餘穹窿。”

(8).瓜名。 晉 王嘉 《拾遺記·後漢》:“ 明帝 陰貴人 夢食瓜甚美,帝使求諸方國,時 燉煌 獻異瓜種, 恆山 獻巨桃核。瓜名穹隆,長三尺,而形屈曲,味美如飴。”

(9).象聲詞。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長嘯》:“須臾,穹窿砰磕,雷鼓之音;忽復震駭,聲如辟歷。”

勒石

刻字於石。亦指立碑。《隋書·史萬歲傳》:“於是勒石頌美 隋 德。” 宋 程頤明道先生墓表》:“勒石墓傍,以詔後人。” 明 劉基 《紹興崇福寺記》:“ 秦始皇帝 東遊,勒石自頌之所也。”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一:“公又請倣 漢 唐 故事,擇儒臣校正十三經文字,勒石太學。”

門生故吏

指學生和舊日部屬。《後漢書·袁紹傳》:“ 袁氏 樹恩四世,門生故吏徧於天下。” 唐 韋處厚 《請明察李逢吉朋黨疏》:“今 逢吉 門生故吏,遍滿朝行,侵毀加誣,何詞不有。” 章炳麟 《革命道德說》:“時 張之洞 子為其父祝壽,京師門生故吏皆往拜。”

題名

(1) [title;subject]∶題目名稱,寫作、印刷品、講述或影印作品名稱

(2) [autograph;inscribe one's name]∶寫上姓名作為標記

對聯、題名。——明· 魏學洢《核舟記》

請題名留念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