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全文
上聯:天官地官水官三官之錄綱紀造化
下聯:上元中元下元一元之氣古今流行
對聯備註:
(山東文登三元殿)
參考注釋
天官
(1).官名。《周禮》分設六官,以天官冢宰居首,總御百官。 唐 武后 光宅 元年改吏部為天官,旋復舊。後世亦稱吏部為天官。《續資治通鑑·宋孝宗淳熙十二年》:“今天官諸選,條目猥多,法例參錯,吏姦深遠。” 明 何景明 《送蕭文彧分教臨川序》:“廼復試於天官,去取加詳焉。”
(2).借指吏部尚書。 清 戴名世 《答趙少宰書》:“而足下出持節鉞,入貳天官。”評劇《鍘閣老》第十一場:“老夫不敢,還是天官大人先行。”
(3).泛指百官。《禮記·曲禮下》:“天子建天官,先六大。”《漢書·李尋傳》:“舉有德行道術通明之士充備天官。” 王先謙 補註:“天工人代,故官曰天官。”《文選·班固<東都賦>》:“天官景從,寢威盛容。” 李善 註:“ 蔡邕 《獨斷》:‘百官小吏曰天官。’”
(4).指官職。 唐 王維 《責躬薦弟表》:“久窮天官,每慙屍素。”
(5).天文;天象。《史記·太史公自序》:“ 太史公 學天官於 唐都 。”《史記》有《天官書》, 司馬貞 索隱:“天文有五官。官者,星官也。星座有尊卑,若之官曹列位,故曰天官。”《後漢書·崔瑗傳》:“ 瑗 因留遊學,遂明天官、歷數、《京房易傳》、六日七分。” 唐 王維 《送趙都督赴代州得青字》:“天官動將星, 漢 地柳條青。”
(6).道教所奉三官之一,三官為天官、地官、水官。 宋 梅堯臣 《觀楊之美畫》詩:“天官乘車建朱旗,赤旛前亞風卷披。” 清 李漁 《奈何天·錫祺》:“小聖,上元一品賜福天官紫微大帝。”參見“ 天官賜福 ”。
(7).泛指天上仙神居官者。《兒女英雄傳》緣起首回:“只見班部叢中閃出四位金冠朱黻的天官,各各手捧文冊一卷。”
(8).指耳、目、口、鼻、形體等感覺器官。《荀子·天論》:“耳、目、鼻、口、形能各有接而不相能也,夫是之謂天官。”《荀子·正名》:“然則何緣而以同異?曰:緣天官。” 楊倞 註:“天官,耳、目、鼻、口、心、體也。謂之官,言各有所司主也。”
地官
(1).古代六官之一。《周禮·地官·序官》:“乃立地官司徒,使帥其屬而掌邦教,以佐王安擾邦國。” 鄭觀應 《盛世危言·農功》:“稽古帝王之設地官司徒之職,實兼教養。” 唐 武則天 曾改戶部為地官(旋復舊),因亦以地官稱戶部長官。 唐 韓愈 《祭馬僕射文》:“帝念其功,還公於朝。陟於地官,且長百僚。” 馬其昶 校註:“守戶部尚書。”參閱《通典·職官五》。
(2).神名。道家以天官、地官、水官為三官。 宋 梅堯臣 《觀楊之美畫》詩:“地官既失不可知,此畫傳是 閻令 為。”《宋史·方伎傳上·苗守信》:“三元日,上元天官,中元地官,下元水官,各主録人之善惡。”詳“ 三官 ”。
水官
(1).即水正。傳說中的上古五行官之一。《左傳·昭公二十九年》:“龍,水物也,水官棄矣,故龍不生得。”《禮記·月令》“﹝孟冬之月﹞其帝 顓頊 ,其神 玄冥 ” 漢 鄭玄 註:“ 玄冥 , 少皥氏 之子,曰 脩 ,曰 熙 ,為水官。” 唐 韓愈 《詠雪贈張籍》:“水官夸傑黠,木氣怯胚胎。”
(2).掌管治水、徵收魚稅的官。《後漢書·百官志五》:“﹝郡縣﹞有水池及魚利多者置水官,主平水收漁稅。”《晉書·傅玄傳》:“詔曰:‘得所陳便宜,言農事得失及水官興廢……此誠為國大本,當今急務也。’”
(3).道教所奉天、地、水三神官之一。《宋史·方技傳上·苗守信》:“三元日,上元天官,中元地官,下元水官,各主録人之善惡。”
三官
(1).古代三種官的合稱。指大司徒、大司馬、大司空。《禮記·王制》:“大司徒、大司馬、大司空齋戒受質,百官各以其成,質於三官。”《左傳·昭公四年》:“使三官書之,吾子為司徒,實書名;夫子為司馬,與工正,書服; 孟孫 為司空,以書勛。”《孔子家語·正論》:“ 於奚 辭,請曲懸之樂,繁纓以朝,許之,書在三官。” 王肅 註:“司徒書名,司馬書服,司空書勛也。”
(2).古代三種官的合稱。軍隊中執掌鼓、金、旗以發布軍令的三種官。《管子·兵法》:“三官:一曰鼓,鼓所以任也,所以起也,所以進也。二曰金、金所以坐也,所以退也,所以免也,三曰旗,旗所以立兵也,所以利兵也,所以偃兵也。此之謂三官,有三令而兵法治也。”
(3).古代三種官的合稱。管理農、商、工的田師、市師、器師。《荀子·解蔽》:“農精於田,而不可以為田師;賈精於市,而不可以為市師;工精於器,而不可以為器師。有人也,不能此三技,而可使治三官,曰精於道者也。”《呂氏春秋·上農》:“凡民自七尺以上屬諸三官,農攻粟,工攻器,賈攻貨。” 高誘 註:“三官,農、工、賈也。”
(4).古代三種官的合稱。 漢 代管理鑄錢的均輸、鍾官、辨銅令三官。為水衡都尉之屬官。《史記·平準書》:“其後二歲,赤側錢賤,民巧法用之,不便,又廢。於是悉禁郡國無鑄錢,專令 上林 三官鑄。” 裴駰 集解引《漢書百官表》:“水衡都尉, 武帝 元鼎 二年初置,掌 上林苑 ,屬官有 上林 均輸、鍾官、辨銅令。”
(5).古代三種官的合稱。 三國 時 魏國 稱廷尉屬官正、監、平為廷尉三官。《三國志·魏志·鮑勛傳》:“詔曰:‘ 勛 指鹿作馬,收付廷尉。’廷尉法議:‘正刑五歲。’三官駁:‘依律罰金二斤。’帝大怒曰:‘ 勛 無活分,而汝等欲縱之!收三官已下付刺姦,當令十鼠同穴。’”《資治通鑑·魏文帝黃初七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三官,廷尉正、監、平也。”
(6).道教所奉的神。天官、地官、水官三帝的合稱。傳說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黃庭內景經·沐浴》:“傳得可授告三官。” 務成子 註:“三官,天地水也。” 唐 吳筠 《遊仙》詩:“三官無遺譴,七祖升雲軿。” 明 歸有光 《汝州新造三官廟記》:“三官者出於道家,其説以天地水府為三元,能為人賜福赦罪解厄。”
(7).人體三種器官。指耳、目、心。《呂氏春秋·任數》:“凡耳之聞也,藉於靜;目之見也,藉於昭;心之知也,藉於理。君臣易操,則上之三官廢矣。” 高誘 註:“三官,耳、目、心。”
(8).人體三種器官。指口、目、耳。《淮南子·詮言訓》:“食之不寧於體,聽之不合於道,視之不便於性,三官交爭,以義為制者,心也。” 高誘 註:“三官,三關,謂食、視、聽也。”
綱紀
(1) [manage]∶治理
經緯陰陽,綱紀萬物。——《鏡花緣》
(2) [law and legal system]∶法律制度
王室盪無綱紀,甚至下堂而見諸侯。——元·佚名《秦並六國平話》
朝政崩壞,綱紀廢弛。——《漢書·王莽傳上》
(3) [outline]∶綱要;提綱
法言卻燭下握筆,略記綱紀。——《切韻·序》
造化
(1) [good luck]∶福分;好運氣
(2) [Nature]∶自然界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杜甫《望岳》
信造化之尤物。——宋· 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與造化抗衡
上元
(1).節日名。俗以農曆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也叫元宵節。《舊唐書·中宗紀》:“﹝ 景龍 四年﹞丙寅上元夜,帝與皇后微行觀燈。”《水滸傳》第六六回:“次日,正是正月十五日,上元佳節,好生晴明,黃昏月上,六街三市,各處坊隅巷陌,點放花燈,大街小巷,都有社火。” 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勝·登高》:“歲上元夜,寺僧燃燈遶塔奏樂,金光明空,樂作天上矣。”
(2).古代曆法名稱之一。《史記·天官書》:“其紀上元。” 司馬貞 索隱:“上元是古歷之名。”《新五代史·司天考》:“布算積分,上求數千萬歲之前,必得甲子朔旦夜半冬至,而日、月、五星皆會於子,謂之上元,以為曆始。”
(3).舊以六十年為一甲子,講陰陽五行的人以三個甲子共一百八十年為一周,稱其中的第一個甲子為“上元”。
(4).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仙女名,即“上元夫人”。 唐 王勃 《七夕賦》:“ 上元 錦書傳寶字, 王母 瓊箱薦金約。” 唐 李白 《古風》之四三:“西海宴 王母 ,北宮邀 上元 。”
(5).指上天、太空。 唐 《南至日隔仗望含元殿香爐》詩:“抗殿疏元首,高高接上元。”
(6).指帝王。 明 張居正 《壽嚴少師三十韻》:“握斗調元化,持衡佐上元。”
中元
(1).指農曆七月十五日。舊時道觀於此日作齋醮,僧寺作盂蘭盆會,民俗亦有祭祀亡故親人等活動。 唐 韓鄂 《歲華紀麗·中元》:“道門寳蓋,獻在中元。釋氏蘭盆,盛於此日。” 唐 令狐楚 《中元日贈張尊師》詩:“偶來人世值中元,不獻玄都永日閒。”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閒話》:“昨夜乃中元赦罪之期,想是赴盂蘭會的。” 馮至 《北游》詩:“清冷的月色使我忽然想起,啊,今天是我忘掉了的中元。”
(2).稱中元節。 前蜀 花蕊夫人 《宮詞》之一三一:“ 法雲寺 里中元節,又是官家誕降辰。” 沉從文 《從文自傳·一個老戰兵》:“這天正是七月十五中元節,我記得分明,到河邊還為的是拿了些紙錢同水酒白肉奠祭河鬼。”
(3).古代術數家以第二甲子為“中元”。參見“ 三元 ”。
猶言高中。謂中試。《玉佛緣》第一回:“到得五十三歲那年,鄉試歸家,三場文字,十分得意,親友都擬他一定中元的了,及至榜發,依然落第。”
下元
(1).節日名。舊時以陰曆十月十五為下元節。 宋 洪邁 《容齋三筆·上元張燈》:“ 太平興國 五年十月下元,京城始張燈如上元之夕。” 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勝·十月·安期》:“十五日下元之期,菴觀寺院課經安期起,至次年正月廿五日,百日期滿。”
(2).術數家以六十甲子配九宮,歷一百八十年一周始,而稱其中的第三甲子為下元,3.中醫指腎氣。《黑籍冤魂》第二三回:“他自戒菸以後,有個下元虛的毛病。”
(4).氣功意守部位名稱,即下元丹田,位於臍下。《雲笈七籤》卷五九:“人有三丹田,上元、中元、下元是也……下元丹田氣海也,亦名精門。”
(5).道教稱水中為下元。亦指水府。《西遊記》第三回:“懇乞天兵,收此妖孽,庶使海岳清寧,下元安泰。”
一元
(1).事物的開始。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玉英》:“謂一元者,大始也。”《漢書·董仲舒傳》:“《春秋》謂一元之意,一者萬物之所從始也,元者辭之所謂大也。謂一為元者,視大始而欲正本也。”
(2). 漢 《三統曆》法以四千六百一十七年為一元。《漢書·律曆志上》:“凡四千六百一十七歲,與一元終。經歲四千五百六十,災歲五十七。”
(3). 宋 邵雍 把世界從開始到消滅的一個周期叫做一元。一元有十二會,一會有三十運,一運有十二世,一世有三十年,故一元共有十二萬九千六百年。見所著《皇極經世·觀物篇一》。《朱子語類》卷二四:“到得一元盡時,天地又是一番開闢。”《西遊記》第一回:“蓋聞天地之數,有十二萬九千六百歲為一元。”
(4).一個中心或本原。參見“ 一元化 ”、“ 一元論 ”。
(5).指天下。《晉書·赫連勃勃載記》:“夷一元之窮災,拯六合之沉溺。”
(6).一頭。參見“ 一元大武 ”。
(7). 清 代稱元寶一枚為一元。 清 袁枚 《答孫補山相公書》:“捧到國寶一元,照人若雪。”
(8). 清 末以來的貨幣單位,銀圓一枚為一元,一元等於十角或一百分。元,本作“圓”。
古今
[ancient and modern] 古代和現代
古今差異
流行
[prevalent;popular;in vogue; fashionable] 廣泛傳播;盛行
傳染病流行時常有護士奇缺的情況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
對聯推薦
對聯:登斯樓也其喜洋洋把酒臨風忘寵辱
名勝,南京,15字對聯對聯:同時之輩若流,顧我頹唐偏後死;
輓聯,名人名家,15字對聯對聯:祥雲浮紫閣 喜氣溢朱門
新居,5字對聯對聯:公真一代名臣,挽東南已墜山河,百戰奇勳,論學術本原,猶為餘事;
輓聯,名人名家對聯:良工造物惟其巧 大匠誨人必以規
木器店,7字對聯對聯:寶范流慈輝紫極 珠宮耀彩麗青霄
名勝,北京,7字對聯對聯:載錫之光,百祿是荷; 則篤其慶,萬福攸同。
名人名家,集字,10字對聯對聯:帝惟倚畀,乃有嚴詞,談虎枉成訛,可以詔語褒嘉,聞茲多口;
輓聯,名人名家對聯:天下易求無價寶 人間難得有才人
教師節,7字對聯對聯:奇乎不奇不奇亦奇 園耶是園是園非園
名勝,西安,8字對聯對聯:盤空樹色凌雲綠 恆古煙霞在眼中
名勝,青城山,7字對聯對聯:省疾波濤壯; 思家草木香。
名人名家,6字對聯對聯:鐵水奔流報喜 鋼花怒放迎春
春聯,6字春聯對聯:英雄自有凌雲志 時代呼喚潛海龍
春聯,龍年,7字春聯對聯:鼠去牛來欣大治 龍騰虎躍奮新程
春聯,牛年,7字春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