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宋代鹹平故事,宮署萬安,備將五福壽征,一篇洪範呈神馬; 紹漢家明德遺風,簾垂九陛,親見六時天笑,十色斑衣舞袞龍。

名人名家壽聯

對聯全文

上聯:仿宋代鹹平故事,宮署萬安,備將五福壽征,一篇洪範呈神馬;
下聯:紹漢家明德遺風,簾垂九陛,親見六時天笑,十色斑衣舞袞龍。

對聯備註:

(清-《湖北藩署萬壽聯》)

參考注釋

仿宋

[imitation Song-Dynasty-style type face] 仿照宋時刻本的一種印刷字型

鹹平

和平;太平。《宋史·樂志七》:“錫以蕃祉,永保鹹平。”

故事

(1) [old practice]∶舊日的制度;例行的事

奉行故事

虛應故事

(2) [history]

(3) 掌故,典故

(4) 舊事,先例

苟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之下矣!——宋· 蘇洵《六國論》

(5) [story]∶用作講述的事情,凡有情節、有頭有尾的皆稱故事

民間故事

英雄故事

(6) [episode;plot]∶文藝作品中用來體現主題的情節,故事梗概

宮署

宮禁中的衙署。 唐 白居易 《酬令狐留守尚書見贈十韻》:“ 嵩 少 當宮署, 伊 瀍 入禁渠。”

萬安

(1) [surefire]∶萬全

萬安之計

(2) [rest assured;extremely]∶放心

您老只管萬安

五福

(1).五種幸福。《書·洪範》:“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 漢 桓譚 《新論》:“五福:壽、富、貴、安樂、子孫眾多。” 唐 陳子昂 《臨邛縣令封君遺愛碑》:“家膺五福,堂享三壽。” 元 沉禧 《一枝花·七月初六日為施以和壽》套曲:“似這般五福俱全世希有。” 楊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三段:“伐千山之佳木,造萬世之室,後世子孫滿堂,富貴功名,應天上之三光,備人間之五福。”

(2).神名。賜福之神。 宋 沉括 《夢溪筆談·辯證一》:“正殿祠五福,而太一乃在廊廡,甚為失序。”

壽征

長壽的徵兆。《詩·魯頌·閟宮》“俾爾昌而熾,卑爾壽而富,黃髮台背,壽胥與試” 漢 鄭玄 箋:“黃髮、台背,皆壽徵也。胥,相也。壽而相與試,謂講氣力不衰倦。”

一篇

(1).古時文字皆著之於竹簡,用牛皮編串如冊,是為一篇。後因稱首尾完整的文字為一篇。《墨子·明鬼下》:“聖人一尺之帛,一篇之書。” 漢 王充 《論衡·本性》:“如此則性各有陰陽,善惡在所養焉,故 世子 作養書一篇。” 唐 元稹 《酧白學士代書》詩:“一篇從日下,雙鯉送天涯。” 金 元好問 《遣興》詩:“一篇詩遣興,三醆酒扶頭。”

(2).全篇。 晉 陸機 《文賦》:“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朱子語類》卷八四:“此是一篇綱領。”

洪範

da7法;楷模。《漢書·王莽傳上》:“陛下奉天洪範,心合寶龜,膺受元命,豫知成敗。”《晉書·皇甫謐傳》:“子其鑒先哲之洪範,副聖朝之虛心。” 清 王韜 《瓮牖餘談·英人倍根》:“其人固碌碌無足取也,然其所著之書,則後二百五年之洪範也。”

神馬

(1).謂馬之特異美善,非凡馬可比者。《漢書·張騫傳》:“初,天子發書《易》,曰‘神馬當從西北來’。得 烏孫 馬好,名曰‘天馬’。及得 宛 汗血馬,益壯,更名 烏孫 馬曰‘西極馬’, 宛 馬曰‘天馬’雲。” 宋 葉適 《<覆瓿集>序》:“﹝ 薛子長 ﹞來 姑蘇 葑門 ,出《老翁賦》、《續通鑑論》,始駭然異之。蓋神馬汗血,尾鬣不掉而行流無疆,累名駿數百,豈得望塵焉。”

(2).謂神異瑞祥之馬。《後漢書·西南夷傳》:“有神馬四匹,出 滇池 河中,甘露降,白烏見。”《晉書·愍帝紀》:“時有yu7龜出 霸水 ,神馬鳴城南。” 晉 張華 《博物志》卷一:“和氣相感,則生朱草,山出象車,澤出神馬。”

(3).以精神為馬。比喻委心隨化,超脫塵世的精神境界。語本《莊子·大宗師》:“浸假而化予之尻以為輪,以神為馬,予因以乘之,豈更駕哉!” 宋 蘇軾 《贈袁陟》詩:“不見 袁夫子 ,神馬載尻輿。”

(4).迷信指灶神所馭之馬。 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勝·市賣》:“糟草炒豆,乃廿三日送灶饗神馬之具也。”

(5).指畫有神佛像的紙片,供祭賽時焚化用。也稱紙馬、甲馬。《紅樓夢》第八一回:“他又去説,這個病他能治,就用些神馬紙錢燒獻了,果然有效。”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月光馬兒》:“京師謂神像為神馬兒,不敢斥言神也。”參見“ 紙馬 ”。

漢家

[Han Dynasty (206B.C—200A.C)] 即漢朝

漢家山東二百州。—— 唐· 杜甫《兵車行》

為漢家除殘去穢。——《資治通鑑》

明德

[pleasant virtue] 美德

明德茂親。——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遺風

[custom handed down from the past] 餘風,餘音。指過去時代遺留下來的文化特點或某個時代留傳下來的風氣

其有陶唐氏之遺風乎?——《史記·吳太伯世家

揚鄭衛之浩樂,結激 楚之遺風。——《淮南子·原道訓》

六時

(1).攻伐他國的六種時機。《逸周書·武紀》:“伐國有六時、五動、四順。間其疏,薄其疑,推其危,扶其弱,乘其衰,暴其約,此謂六時。”

(2).佛教分一晝夜為六時:晨朝、日中、日沒、chu7夜、中夜、後夜。 南朝 陳 徐陵 《東陽雙林寺傅大士碑》:“乃起九層磚墖,形相巍然,六時虔拜。” 吳兆宜 註:“《龍樹十住論》:菩薩晝夜各有三時,於此六時禮拜十方諸佛。”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印度總述》:“六時合成一日一夜,晝三夜三。” 唐 李商隱 《題白石蓮華寄楚公》詩:“白石蓮花誰所共?六時長捧佛前燈。” 清 錢謙益 《仙壇倡和詩》之三:“已悔六時違淨業,誰傳四始立詩宗。”

(3).古分一晝夜為十二時,晝夜分言,則謂“六時”。常以指白日。《南齊書·武帝紀》:“喪禮每存省約,不須煩民。百官停六時入臨,朔望祖日可依舊。” 元 本 高明 《琵琶記·五娘到京知夫行蹤》:“七寶樓晶光耀日,六時里頻響洪鐘。” 清 周亮工 《須江延醫》詩:“過嶺人傳多瘴癘,六時茗粥自兢兢。”

天笑

謂不雨而天空有電火。 隋 辛德源 《霹靂引》:“雲銜天笑明,雨帶星精落。” 唐 李商隱 《祭全義縣伏波神文》:“何煩玉女之投壺,方聞天笑;不待樵人之取箭,已見風廻。”

十色

謂色彩繁多。 南朝 梁 江淹 《麗色賦》:“其始見也,若紅蓮鏡池,其少進也,如綵雲出崖。五光徘徊,十色陸離。” 金 元好問 《應州寶宮寺大殿》詩:“七重寶樹圍金界,十色雯華擁畫梁。”

斑衣

(1). 漢 代虎賁騎士著的虎紋單衣。《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被豳文,跨野馬” 裴駰 集解引 晉 郭璞 曰:“著斑衣”。 司馬貞 索隱引 文穎 曰:“著斑文之衣。《輿服志》雲‘虎賁騎被虎文單衣’,單衣即此斑文也。”

(2).彩衣。亦指服彩衣。《南史·張裕傳》:“﹝ 張嵊 ﹞少敦孝行,年三十餘,猶斑衣受 稷 ( 張稷 )杖。” 宋 張元乾 《滿庭芳》詞:“滿泛椒觴獻壽,斑衣侍,雲母分屏。”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射策》:“錦衣舞處更籌晚,更舞斑衣歡笑好,靖忠猷,佐聖朝。” 清 顧炎武 《與李湘北書》:“俾得歸供菽水,入侍刀圭。則此一日之斑衣,即終身之結草矣。”參見“ 斑衣戲彩 ”。

袞龍

(1).朝服上的龍。指袞龍袍。 漢 徐幹 《中論·治學》:“視袞龍之文,然後知被褐之陋。” 宋 陸游 《賀壽成皇后箋》:“袞龍兼彩服之紆,褕翟煥玉卮之奉。”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六帝》:“奎璧騰輝,袞龍浮彩。”參見“ 袞龍袍 ”。

(2).見“ 袞龍袍 ”。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