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裘馬錦江游喜整頓重來秋稻屢豐兵氣靖 高會簪纓華堂敞願英賢繼跡甘棠留蔭後人看

名勝四川

對聯全文

上聯:少年裘馬錦江游喜整頓重來秋稻屢豐兵氣靖
下聯:高會簪纓華堂敞願英賢繼跡甘棠留蔭後人看

對聯備註:

(王闓運題成都湖南會館)

參考注釋

少年

[early youth (from ten to sixteen)] 古稱青年男子,現在指人大約十歲到十五歲這個階段

少年兒童讀物

裘馬

輕裘肥馬。形容生活豪華。語出《論語·雍也》:「 赤 之適 齊 也,乘肥馬,衣輕裘。」 朱熹 集註:「言其富也。」 南朝 梁 范雲 《贈張徐州稷》詩:「儐從皆珠玳,裘馬悉輕肥。」 宋 陸游 《風入松》詞:「十年裘馬 錦江 濱,酒隱紅塵。萬金選勝鶯花海,倚疏狂驅使青春。」 清 蒲松齡 《聊齋誌異·促織》:「不數歲,田百頃,樓閣萬椽,牛羊蹄躈各千計,一出門,裘馬過世家焉。」 康有為 《大同書》甲部第一章:「其視彼都人士,裘馬麗都,林齋幽靘,珊珊玉珮,冉冉衣香。」

錦江

岷江 分支之一,在今 四川 成都平原 。傳說 蜀 人織錦濯其中則錦色鮮艷,濯於他水,則錦色暗淡,故稱。《文選·左思<蜀都賦>》「百室離房,機杼相和;貝錦斐成,濯色江波」 劉逵 注引 三國 蜀 譙周 《益州志》:「 成都 織錦既成,濯於江水,其文分明,勝於初成;他水濯之,不如江水也。」 唐 杜甫 《登樓》詩:「 錦江 春色來天地, 玉壘 浮雲變古今。」 明 許潮 《龍山宴》:「愁暗 錦江 雲,淚灑 巫山 雨。」 清 趙翼 《題敦拙堂詩集》詩:「先生甫筮仕,即泛 錦江 櫂。」

整頓

(1) [consolidate;rectify;reorganize]∶使紊亂變整齊;使不健全的健全起來

整頓衣裳起斂容。——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整頓紀律

(2) [prepare]∶收拾準備

整頓下飯菜

來秋

(1).明年秋天。《後漢書·龐參傳》:「田疇不得墾闢,禾稼不得收入,搏手困窮,無望來秋。」《資治通鑑·晉安帝義熙十一年》:「今倉稟空竭,既無以待來秋,若來秋又飢,將若之何?」

(2).即將到來的秋天,即今秋。《周書·晉盪公護傳》:「彼朝以去夏之初,德音爰發,已送仁姑,許歸世母。乃稱煩暑,指尅來秋……今落木戒候,氷霜行及,方為世母虛設詭詞,未議言歸。」

兵氣

(1).戰爭的氣氛。《漢書·燕剌王劉旦傳》:「謀事不成,妖詳數見,兵氣且至,奈何?」 唐 王昌齡 《宿灞上寄侍御王與弟》詩:「昨聞羽書飛,兵氣連朔塞。」 明 李東陽 《風雨嘆》詩:「 潼關 以西兵氣多,蘆笳吹塵塵滿 河 。」 清 曹寅 《十三夜南樓看月》詩:「直北再瞻兵氣勁,龍沙早雪是今年。」

(2).士氣。 唐 杜甫 《新婚別》詩:「婦人在軍中,兵氣恐不揚。」 唐 杜甫 《喜聞官軍已臨賊境二十韻》:「兵氣回飛鳥,威聲沒巨鼇。」 仇兆鰲 註:「兵氣二句,言軍勢之振。」 溥偉 《讓國御前會議日記》:「惟軍餉緊要,餉足,則兵氣堅,否則氣餒兵潰,貽患甚大。」

高會

(1).盛大宴會。《戰國策·秦策三》:「於是使 唐雎 載音樂,予之五千金,居 武安 ,高會相與飲。」 鮑彪 註:「《高紀》注,大會也。」《新五代史·雜傳八·王晏球》:「悉以俸祿所入具牛酒,日與諸將高會。」 徐珂 《清稗類鈔·獄訟·岳鍾琪被冤》:「已率眾避寒山谷間,日置酒高會為樂。」

(2).泛指大規模地聚會。 晉 左思 《吳都賦》:「昔者 夏后氏 朝羣臣於茲土,而執玉帛者以萬國,蓋亦先王之所高會,而四方之所軌則。」《新唐書·王忠嗣傳》:「 天寶 元年,北討 奚奴皆 ,戰 桑乾河 ,三遇三克,耀武漠北,高會而還。」

(3).稱與人會面的客氣話。 宋 范仲淹 《答趙元昊書》:「某與大王雖未嘗高會,嚮者同事朝廷。」

簪纓

[hat and ornaments] 古代達官貴人的冠飾。後遂藉以指高官顯宦

不將蘿薜易簪纓。——張悅《浥湖山寺》

英賢

德才傑出的人。《後漢書·馬嚴傳》:「能通《左氏春秋》,因覽百家羣言,遂結英賢,京師大人鹹器異之。」 唐 杜甫 《喜晴》詩:「英賢遇轗軻,遠引蟠泥沙。」 宋 司馬光 《呈范景仁》詩:「地靈物秀氣淑美,由來袞袞生英賢。」 王闓運 《丁文誠誄》:「竊微生之逢辰,交當代之英賢。」

繼跡

繼續前人蹤跡。 章炳麟 《論式》:「施於政事, 張裴 《晉律》之序, 裴秀 地域之圖,其辭往往陵轢 二漢 ,由其法守,朝信道矣,工信度矣。及 齊 梁 猶有繼跡者,而嚴整差弗逮。」

猶繼踵。 漢 袁康 《越絕書·內傳記陳成恆》:「 吳 越 之士,繼蹟連死。」

甘棠

(1).木名。即棠梨。《詩·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 召伯 所茇。」 陸璣 疏:「甘棠,今棠梨,一名杜梨。」 宋 張孝祥 《青玉案·餞別劉恭父》詞:「甘棠庭院,芰荷香渚,儘是相思處。」

(2).《史記·燕召公世家》:「 周武王 之滅 紂 ,封 召公 於北 燕 …… 召公 巡行鄉邑,有棠樹,決獄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無失職者。 召公 卒,而民人思 召公 之政,懷棠樹不敢伐,哥詠之,作《甘棠》之詩。」後遂以「甘棠」稱頌循吏的美政和遺愛。 漢 王褒 《四子講德論》:「非有聖智之君,惡有甘棠之臣?」《隸釋·漢趙相雍勸闕碑》:「至 趙國 府君,在官五載,蒞政清平,有甘棠之化。」 元 武漢臣 《玉壺春》楔子:「三年為吏在 錢塘 ,近奉徵書入 建章 。自省循良無實政,終慙父老説甘棠。」 明 王玉峰 《焚香記·赴任》:「乘遭遇,甘棠定擬政聲馳。」

後人

(1) [later generations]∶後代的人

後人復哀後人。——唐· 杜牧《阿房宮賦》

(2) 又

後人哀之。

後人哀之而不鑒之。

後人以貫休詩名之。—— 宋· 沈括《夢溪筆談》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3) [posterity]∶一個祖先的直到最遠一代的後裔

(4) [descendant]∶子孫

(5) 後來的人,指新婦 [bride]

不足迎後人。——《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