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杵威神可畏人無邪念自能降魔 三洲感應難思汝有志修我必護法

名勝九華山14字對聯

對聯全文

上聯:一杵威神可畏人無邪念自能降魔
下聯:三洲感應難思汝有志修我必護法

對聯備註:

(安徽九華山旃檀林韋馱殿)

參考注釋

威神

(1).尊嚴的神靈。《漢書·揚雄傳上》:「配帝居之 縣圃 兮,象 泰壹 之威神。」 清 顧炎武 《二月十日有事於欑宮》詩:「不忍寢園荒,復來奠樽斝。仿佛見威神,雲旗導風馬。」

(2).赫奕的聲威;神明般的威嚴。 漢 班固 《封燕然山銘》:「勒以八陣,蒞以威神。」《後漢書·南匈奴傳》:「冀因聖帝威神,一舉平定。」 唐 李德裕 《幽州紀聖功碑銘序》:「皇帝以 軒後 之威神, 漢高 之大略, 光武 之雄斷, 魏祖 之機權,舍而用之,以定王業。」

可畏

(1).令人畏懼。《書·大禹謨》:「可愛非君?可畏非民?」 孔穎達 疏:「言君可畏者豈非民乎?」《左傳·文公七年》「夏日之日也」 晉 杜預 註:「夏日可畏。」 唐 韓愈 《寄三學士》詩:「颶起最可畏,訇哮簸陵丘。」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五·孫文定》:「目睢盱可畏。」

(2).令人敬畏。《論語·子罕》:「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敦煌變文集·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講經文》:「仙樂隱隱以引前,天女依依而後送,一道光明可畏。」 宋 曾鞏 《王無咎字序》:「 補之 明經術,為古文辭,其材卓然可畏也。」

邪念

[wicked idea;evil thought] 壞念頭,不正當念頭

降魔

佛教語。相傳 釋迦牟尼 在成佛前,曾與魔王進行激烈鬥爭,並取得勝利。佛教史上稱為「降魔」。見《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三。後常用作降服妖魔的典故。 宋 王安石 《南鄉子》詞:「作麼有疏親?我自降魔zhuan99輪。」 元 王惲 《番禺權》詩:「笑揮堪解虎,靜倚可降魔。」《醒世恆言·呂洞賓飛劍斬黃龍》:「且住,且住!你去未得。吾有法寶,未曾傳與汝。道童,與吾取過降魔太阿神光寶劍來。」

三洲

(1).指傳說中的 蓬萊 、 方丈 、 瀛洲 三仙山。 明 高啟 《次韻酬張院長見貽太湖中秋玩月之作》:「若上 洞庭 看玉鏡,兩山應是勝三洲。」

(2).歌曲名。《舊唐書·音樂志二》:「《三洲》,商人歌也。商人數行 巴陵 三江 之間,因作此歌。」參見三洲歌 」。

感應

(1) [response;reaction;interaction]

(2) 物理學名詞。一個物體(如電導體、可磁化體、電路)內部由於另一類似激發物體的接近(但不接觸)或者由於磁通的變化而產生的電荷、磁性或電動勢

(3) 因受外界影響而引起相應的反應

自然界現象對於人間情緒有種種不同的感應,我以為月亮引起的感應多半是消極。——茅盾《談月亮》

令人又言心電感應有道,吾亦望其是實,則吾之死,吾靈尚依依旁汝也。——《與妻書》

有志

志向;有志氣。《禮記·禮運》:「 孔子 曰:『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 丘 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漢 王粲 《詠史》:「人生各有志,終不為此移。」 唐 韓愈 《送區冊序》:「﹝ 區冊 ﹞入吾室,聞詩書仁義之説,欣然喜,若有志於其間也。」 孫中山 《勸告北軍將士宣言書》:「 民國 新成,時方多事,執干戈以衛社稷,正有志者建功樹業之時。」

護法

(1) [protect Buddhist doctrine]∶護衛佛法

(2) [those who protect Buddhist doctrine]∶護衛佛法的人,後指給寺廟施捨財物的人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