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維斗,千古巍然,自登龍門而還,受經北學,奉檄南陬,視予猶子,堪嘆衣缽空傳,高駕頻過韓相國; 岳雨湘雲,一朝渺矣,環顧鰲極以內,政達西歐,文傾東亞,舍師其誰,忍令袞旒震悼,臨朝永憶張江陵。

輓聯名人名家

對聯全文

上聯:泰山維斗,千古巍然,自登龍門而還,受經北學,奉檄南陬,視予猶子,堪嘆衣缽空傳,高駕頻過韓相國;
下聯:岳雨湘雲,一朝渺矣,環顧鰲極以內,政達西歐,文傾東亞,舍師其誰,忍令袞旒震悼,臨朝永憶張江陵。

對聯備註:

(清-李永鎮《挽張百熙聯》)

參考注釋

泰山

(1) [Mount Taishan]∶東嶽,中國五嶽之首,中國名山,海拔1524米,位於山東泰安境內。古代帝王多在此封禪、祭告天地,多古蹟和文人墨跡,為旅遊勝地

(2) [a person of distinction;a thing of sreat weight or import]∶古人把泰山作為高山的代表,常用來比喻敬仰的人或重大、寶貴的事物

有眼不識泰山

(3) [father-in-law]∶妻父的代稱

呼妻父為泰山,一說雲,泰山有丈人峰。—— 晁說之《晁氏客語》

維斗

北斗星之別稱。《莊子·大宗師》:“維斗得之,終古不忒。” 成玄英 疏:“北斗為眾星綱維,故曰維斗。”《韓非子·解老》:“天得之以高,地得之以藏,維斗得之以成其威,日月得之以恆其光。” 宋 黃庭堅 《走答明略》詩:“吾聞向來得道人,終古不忒如維斗。”

千古

(1) [through the ages]∶指久遠的年代

千古風流人物。——宋·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千古江山。——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詞

縱有千古。——清· 梁啓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成為千古罪人

(2) [forever]∶永遠地

千古奇冤,江南一葉——zhou99

千古奇聞

(3) [eternal repose]∶婉辭,哀悼死者,表示永別或永垂不朽。多用於輓聯、花圈等的上款

巍然

[towering;majestic;lofty;imposing] 高大雄偉的樣子

巍然屹立

登龍門

(1).比喻得到有名望者的接待和援引而提高身價。《後漢書·黨錮傳·李膺》:“ 膺 獨持風裁,以聲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為登 龍門 。” 李賢 註:“以魚為喻也。 龍門 , 河 水所下之口,在今 絳州 龍門縣 。 辛氏 《三秦記》曰:‘ 河津 一名 龍門 ,水險不通,魚鱉之屬莫能上,江海大魚薄集 龍門 下數千,不得上,上則為龍也。’”《南史·袁昂傳》:“ 昂 雅有人鑒,游處不雜,入其門者號登 龍門 。” 唐 李白 《與韓荊州書》:“一登 龍門 ,則聲譽十倍。” 唐 高彥休 《唐闕史·崔相國請立太子》:“時以藝學進者,一參講席,如登 龍門 。” 清 方文 《石臼行贈崔正誼明府》:“尋常尚想登龍門,況受一廛棲宇下。”

(2).封建時代稱會試中式,致身榮顯為“登龍門”。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貢舉》:“故當代以進士登科為登龍門,解褐多拜清緊,十數年間,擬跡廟堂。” 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三》:“大抵非精究博贍之才,難以應乎茲選矣。故當代以進士登科為‘登龍門’。”

而還

以還,以來。 于右任 《祭鄒容墓後贈劉三》詩:“廿載而還事始伸,同來掃墓一沾巾。”

受經

漢 儒重師法,研習經學,師弟相傳。從師學經,稱受經。《漢書·夏侯勝傳》:“ 勝 霸 既久繫, 霸 欲從 勝 受經, 勝 辭以罪死。 霸 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勝 賢其言,遂授之。”

北學

(1).指 周 代設在京城的最高學府之一。相傳 夏 、 商 、 周 三代的最高學府內分東西南北四學和太學。《大戴禮記·保傅》:“帝入東學,上親而貴仁,則親疏有序而恩相及矣;帝入南學,上齒而貴信,則長幼有差民不誣矣;帝入西學,上賢而貴德,則聖智在位而功不遺矣;帝入北學,上貴而尊爵,則貴賤有等而始下不踰矣;帝入太學,承師問道,退習而端於太傅,太傅罰其不則而達其不及,則德智長而理道得矣。”

(2).指 南北朝 時 北朝 的經學。《北史·儒林傳序》:“大抵南北所為章句,好尚互有不同……南人約簡,得其英華;北學深蕪,窮其枝葉。” 清 許宗彥 《記南北學》:“經學自 東晉 後,分為南北。自 唐 以後,則有南學而無北學。”

猶子

[nephew] 侄子,又稱“侄女”;晚輩自稱

衣缽

[legacy; Buddhist monk’s mantle and alms bowl which he hands down to his favourite disciple] 原指佛教中師父傳授給徒弟的袈裟和缽,後泛指傳授下來的思想、學問、技能等

高駕

(1).高大的車駕。 南朝 宋 王僧達 《答顏延年》詩:“君子聳高駕,塵軌實為林。” 唐 韓愈 《縣齋有懷》詩:“悠悠指長道,去去策高駕。”參見“ 高車 ”。

(2).對對方的敬稱。 唐 沉佺期 《擬古別離》詩:“離居久遲暮,高駕何淹留。” 唐 趙冬曦 《奉答燕公詩》:“主人情未盡,高駕少淹留。” 唐 岑參 《送許拾遺歸江寧》詩:“早來丹墀下,高駕無淹留。”

相國

[prime minister] 古官名。春秋戰國時,除楚國外,各國都設相,稱為相國、相邦或丞相,為百官之長

一朝

[once;in one day] 一旦

一朝而天。——《國語·晉語》

環顧

[drift around;look around] 四顧,觀察四周

環顧其中。——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環顧國內,賊氛方熾。——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讓我的雙眼環顧房間

鰲極

亦作“鰲極”。神話傳說中指 女媧 斷鰲足所立的四極天柱。 元 歐陽玄 《賜經筵官酒次蘇伯修韻》:“鼇極天初補,娥池月已修。” 明 黃佐 《秋日登鎮海樓有作》詩:“鰲極莽安在,鯨波浩難平。”參見“ 鼇足 ”。

以內

[within;be less than] 界於一定時間、範圍、數量之中

十天以內

西歐

(1) [Western Europe]

(2) 西部歐洲,指英國、法國、愛爾蘭、摩納哥、比利時、荷蘭、盧森堡等國

(3) 廣義上指除了東歐國家以外的歐洲國家

東亞

[East Asia] 亞洲大陸的東部,包括中國、日本、蒙古、韓國和朝鮮

震悼

驚愕悲悼。《楚辭·九章·抽思》:“願承閒而自察兮,心震悼而不敢。”《陳書·徐陵傳》:“奄然殞逝,震悼於懷。” 清 昭槤 《嘯亭雜錄·朱文正》:“故其薨日,上甚震悼。”

臨朝

[hold court audience] 指帝王親臨朝廷處理政事

張江陵

明 張居正 , 湖北 江陵 人,故稱“張江陵”。 明 王世貞 《觚不觚錄》:“今上初重 張江陵 ,於御札不名,以後傳旨批奏亦多不名,而羣臣諛附之,至於章疏,亦不敢示名。”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