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烈有國士風,卌年功在長江,定論曾經賢宰相; 公忠得大臣體,一旦星沉衡岳,銜哀不獨老門生。

輓聯名人名家

對聯全文

上聯:剛烈有國士風,卌年功在長江,定論曾經賢宰相;
下聯:公忠得大臣體,一旦星沉衡岳,銜哀不獨老門生。

對聯備註:

(清-楊克勤《挽彭玉麟聯》)

參考注釋

剛烈

[be fiery and forthright] 剛強、貞烈

稟性剛烈

士風

(1).士大夫的風度。《南史·江夷傳》:“稍歷軍校,容表有士風。”

(2).士大夫的風氣。 唐 白居易 《祭中書韋相公文》:“惟公世祿官業,家行士風,茂學清詞,沖襟弘度。” 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前集·晏元獻》:“《西清詩話》云:‘ 元獻 初罷政事,守 亳社 ,每嘆士風彫落。’” 明 黃綰 《明道編》卷四:“使官箴日敗,風俗日壞;使君子無以自立,良善無以安生,生民日困而莫之救。士風之弊,政化之蠹,莫甚於此。”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傑歸真》:“粵稽古昔,其設科拔擢,亦有制定章程,第名實不符,士風日下。”

長江

[Changjiang River;Yangtze River] 中國第一大河,長6300公里,流域面積180多萬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三大河。長江發源於青海唐古拉山,流經青海、西藏、雲南、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11個省市,流入東海

定論

[final conclusion;the last word] 確定的論斷或成熟的見解;做出確定的論斷

曾經

[have already]——用在動詞前面,表示某種動作、行為或情況是以前某段時間存在或發生過的,動詞後面往往有助詞“過”

我曾經做過國小教師

我曾經到過北京

宰相

[prime minister (in feudal China)] 輔助帝王掌管國事的最高官員的通稱

此為宰相聽事誠隘。(聽事,即“廳事”,大廳;處理公事,接待賓客的廳堂。)。——宋· 司馬光《訓儉示康》

實宰相之職也。——清· 梁啓超《譚嗣同傳》

公忠

公平忠實;盡忠為公。《莊子·天地》:“吾謂 魯 君曰:‘必服恭儉,拔出公忠之屬而無阿私,民孰敢不輯!’” 成玄英 疏:“拔擢公平忠節之人。”《韓非子·三守》:“羣臣持祿養交,行私道而不效公忠,此謂明劫。”《後漢書·張酺傳》:“左中郎將 何敞 及言事者多訟 酺 公忠,帝亦雅重之。” 唐 高適 《酬裴員外以詩代書》詩:“ 樂毅 吾所憐,拔 齊 翻見猜; 荊卿 吾所悲,適 秦 不復迴。然諾多死地,公忠成禍胎。” 茅盾 《子夜》五:“他心裡佩服 吳蓀甫 的調度真不錯,同時忍不住也來發表一些公忠愛國的意見。”

大臣

[minister of a monarchy] 受國家元首或政府行政首腦委託管理一個部門的君主國家的高級官員

趙王與大將軍 廉頗諸大臣謀。——《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一旦

(1) [in case;now that;once]∶不確定的時間

一旦工作完成,我們就沒有什麼可擔心的

一旦山陵崩。——《戰國策·趙策》

一旦為將。——漢·劉向《列女傳》

一旦不能有(指一旦國家滅亡不能占有這些珍寶)。——唐·杜牧《阿房宮賦》

一旦異於今日…必致失所。——宋·司馬光《訓儉示康》

一旦運窮。——明·劉基《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

一旦抵罪。——明·張溥《五人墓碑記》

一旦事變。——清·周容《芋老人傳》

(2) [in a very short time;in a single day]∶一天之間,表示在非常短的時間內

毀於一旦

銜哀

心懷哀痛。 三國 魏 嵇康 《養生論》:“終朝未餐,則囂然思食;而 曾子 銜哀,七日不飢。” 晉 陶潛 《悲從弟仲德》詩:“銜哀過舊宅,悲淚應心零。” 唐 韓愈 《祭十二郎文》:“聞汝喪之七日,乃能銜哀致誠。” 清 吳偉業 《思陵長公主輓詩》:“銜哀存父老,主祭失元良。”

不獨

[not only] 連詞。不但

女人們卻不獨寬恕了她似的,臉上立刻改換了鄙薄的神氣。——魯迅《祝福

門生

[pupil;disciple] 漢人稱親受業者為弟子,相傳受業者為門生。後世門生與弟子無別,甚至依附名勢者,也自稱門生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