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慾勿殤,有執干戈衛社稷之志; 朝廷宜矜恤,為聯邦交習戎備而亡。

輓聯名人名家14字對聯

對聯全文

上聯:國人慾勿殤,有執干戈衛社稷之志;
下聯:朝廷宜矜恤,為聯邦交習戎備而亡。

對聯備註:

(清-周家祿《挽張之洞孫聯》)

參考注釋

國人

(1).古代指居住在大邑內的人。《周禮·地官·泉府》:“國人郊人從其有司。” 賈公彥 疏:“國人者,謂住在國城之內,即六鄉之民也。”《左傳·成公十三年》:“ 子駟 帥國人盟於大宮。”《史記·伯夷列傳》:“ 叔齊 亦不肯立而逃之。國人立其中子。”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一編第三章第五節:“農民住在田野小邑,稱為野人;工商業者住在大邑,稱為國人。”

(2).國內之人,全國的人。《孟子·梁惠王下》:“國人皆曰不可,然後察之。” 唐 韓愈 《題楚王廟》詩:“猶有國人懷舊德,一間茅屋祭 昭王 。” 宋 葉適 《祭潘叔度文》:“若夫父母兄弟,安其義而不以為勞;朋友國人,化其節而不以為異。” 鄒魯 《中國同盟會》:“國人相視,皆伯叔兄弟諸姑姊妹,一切平等。”

干戈

[weapons of war;war] 乾與戈,古代常用兵器。比喻戰爭

能執干戈以衛社稷。——《禮記·檀弓》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宋· 文天祥《過零丁洋

化干戈為玉帛。

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於邦內,吾恐季孫之憂,不在 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

社稷

[the god of the land and the god of grain — the state] 土神和穀神,古時君主都祭祀社稷,後來就用社稷代表國家

將軍身被堅執銳,伐無道,誅暴秦,復立 楚國之社稷,功宜為王。——《史記·陳涉世家

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於社稷也。——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朝廷

[imperial court;imperial government] 君主接受朝見和處理政事的地方,也用作以君主為首的中央統治機構或君主的代稱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戰國策·齊策》

吾恐上負朝廷,下愧吾師也。——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矜恤

亦作“ 矜恤 ”。憐憫撫恤。《晏子春秋·問上二一》:“積豐羨之養,而聲矜卹之義。”《後漢書·儒林傳下·周澤》:“奉公剋己,矜恤孤羸,吏人歸愛之。”《北史·源賀傳》:“然犯死之罪,難以盡恕,權其輕重,有可矜恤。” 清 蔣士銓 《<桂林霜>書後》:“惟同殉之子nv3奴婢等三十五人,未叨矜卹。”

見“ 矜卹 ”。

聯邦

[federation;union;commonwealth] 構成有機整體的政治單元,通常由原先的獨立單元所組成,這些單元已將其主要權力交給整體政府,它可能是其中一個單元的政府或者是新成立的政府

聯邦政府

習戎

練習武事。《晉書·庾翼傳》:“受任四年,唯以習戎為務。”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