勛威百戰佐中興,功高柱石,澤被東南,盡瘁似武鄉,竊聞遺表疚心,絕筆未忘依北闕; 江海三年容薄宦,分隸帡幪,誼同子侄,感恩懷謝傅,不料浹旬祝嘏,過門今又哭西州。

輓聯名人名家

對聯全文

上聯:勛威百戰佐中興,功高柱石,澤被東南,盡瘁似武鄉,竊聞遺表疚心,絕筆未忘依北闕;
下聯:江海三年容薄宦,分隸帡幪,誼同子侄,感恩懷謝傅,不料浹旬祝嘏,過門今又哭西州。

對聯備註:

(清-楊鴻度《挽曾國荃聯》)

參考注釋

百戰

多次作戰。《吳子·料敵》:「三軍匈匈,欲前不能,欲去不敢,以半擊倍,百戰不怠。」《晉書·索綝傳》:「大小百戰, 綝 手擒賊帥 李羌 。」 唐 羅虬 《比紅兒》詩之六九:「幾拋雲髻恨金墉,淚洗花顏百戰中。」 宋 王安石 《烏江亭》詩:「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迴。」 清 昭槤 《嘯亭續錄·超勇親王》:「王陣擒賊首二,皆百戰渠魁,賊帥 小策零 墮騎,裸身跨白駝遁。」

中興

[resurgence of a country] 通常指國家由衰退而復興

國家中興

中興機會。——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柱石

[pillar;mainstay] 支撐建築物的立柱和石基。借指肩負國家重要使命的人

堅強柱石

東南

[southeast] 介於東和南之間的方向

方是時,博雞者以義聞東南。——明· 高啟《書博雞者事》

盡瘁

[exert oneself to the utmost] 盡心盡力,全身心投入

鞠躬盡瘁

遺表

謂古代大臣臨終前所寫的章表,於卒後上奏。 南朝 梁 沉約 《臨終遺表》:「臣抱疾彌留,迄今即化,形神欲離,月已十數。」 唐 劉禹錫 《唐故相國贈司空令狐公集紀》:「 齊 終之前一日自修遺表,初述感恩陳力之大義,中及朝廷刑政之或闕。」 明 馮夢龍 《邯鄲夢·痴生出夢》:「待我寫下遺表,謝了朝廷,死亦瞑目矣。」

疚心

[uneasy] 因愧疚而內心不安;負疚的心情

疚心的事

絕筆

(1) [last words written before one』s death]∶死前最後所寫的文字或所作的字畫

(2) [the last work of an author or painter]∶作者或畫家的最後的作品

(3) [stop]∶停筆不再寫下去

《春秋》絕筆於魯哀公十四年

北闕

(1).古代宮殿北面的門樓。是臣子等候朝見或上書奏事之處。《漢書·高帝紀下》:「 蕭何 治 未央宮 ,立東闕、北闕、前殿、武庫、太倉。」 顏師古 註:「 未央宮 雖南嚮,而上書、奏事、謁見之徒皆詣北闕。」

(2).用為宮禁或朝廷的別稱。 漢 李陵 《答蘇武書》:「男兒生以不成名,死則葬蠻夷中,誰復能屈身稽顙,還向北闕,使刀筆之吏弄其文墨耶?」 唐 李白 《憶舊遊寄淮郡元參軍》詩:「北闕青雲不可期, 東山 白首還歸去。」 宋 陸游 《西郊》詩:「七十辭北闕,五畝寄西郊。」 康有為星海自京還》詩:「伏陳北闕有封事,醉臥西風賸酒樓。」

江海

(1).江和海。《荀子·勸學》:「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三國 魏 曹植 《求通親親表》:「江海稱其大者,以無所不容。」 唐 岑參 《送張秘書充劉相公通汴河判官便赴江外覲省》詩:「萬里江海通,九州天地寬。」 蘇曼殊本事詩》之三:「 丹頓 拜倫 是我師,才如江海命如絲。」

(2).舊時指隱士的居處。《莊子·刻意》:「就藪澤,處閒曠,釣魚閒處,無為而已矣。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後漢書·逸民傳序》:「然觀其甘心畎畝之中,憔悴江海之上,豈必親魚鳥樂林草哉。」 宋 蘇軾 《臨江仙》詞:「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3).引申為退隱。 南朝 齊 謝朓 《和王中丞聞琴》:「無為澹容與,蹉跎江海心。」 唐 楊炯 《原州百泉縣令李君神道碑》:「於時 魏特進 、 房僕射 、 杜相州 等,並以江海相期,煙霞相許。」 宋 蘇軾 《書諸公送周梓州詩後》:「予既有江海之意,而 正孺 亦慨然有歸歟之嘆。」

(4).泛指四方各地。《後漢書·蔡邕傳》:「 邕 慮卒不免,乃亡命江海,遠跡 吳會 。」 唐 杜甫 《草堂》詩:「弧矢暗江海,難為游五湖。」《資治通鑑·梁武帝太清二年》:「江海未蘇,干戈暫止。」

薄宦

卑微的官職。有時用為謙辭。 晉 陶潛 《尚長禽慶贊》:「 尚子 昔薄宦,妻孥共早晚。」 逯欽立 註:「薄宦,作下吏。」 唐 高適 《鉅鹿贈李少府》詩:「 李侯 雖薄宦,時譽何籍籍。」 宋 王安石 《和君叔懷灊樓讀書之樂》:「聊為薄宦容身者,能免高人笑我不?」 清 邵長蘅 《沛縣官舍留別楊簡庵表兄》詩:「我昔弱齡今有鬚,君亦蹉跎四十餘。薄宦千里不快意,一官仍擁青氊居。」

分隸

(1).指八分書和隸書。《隸釋·漢安平相孫根碑》 洪适 釋:「今之言 漢 字者則謂之隸,言 唐 字者則謂之分,殆不知在 秦 漢 時,分隸已兼有之。」 元 揭傒斯 《贈吳主一併序》:「國朝分隸誰最長, 趙 虞 姚 蕭 范 與 楊 。」 清 鈕琇 《觚賸·石經》:「按六朝以前用分隸,今石經皆正書。」

(2).分別隸屬。《宋史·呂頤浩傳》:「招降 趙延壽 於 分寧 ,得其精鋭五千,分隸諸將。」 秦牧 《社稷壇抒情》:「天上二十八宿的分隸青雀、黃龍、bai2虎、玄武(烏龜)四方,都是和這種的觀念緊密地聯結起來的。」

帡幪

1.本指帳幕。後亦引申為覆蓋。

2.庇蔭,庇護

子侄

[sons and nephews;juniors;the younger generation] 兒子和侄子,泛稱晚輩

感恩

(1) [be thankful]

(2) 感謝別人給予自己的恩惠

感恩不盡

(3) 餐前或餐後對上帝表示感謝

謝傅

見「 謝太傅 」。

不料

[be contrary to one's expectation;unexpectedly] 沒想到地,沒有預先料到地

早上天氣還好好的,不料下午竟下起雹子來

浹旬

一旬,十天。《隸釋·漢衛尉衡方碑》:「受任浹旬,庵離寢疾,年六十有三。」《宋書·武帝紀論》:「﹝ 高祖 ﹞曾不浹旬,夷凶翦暴。」《資治通鑑·後漢隱帝乾祐三年》:「比皇帝到闕,動涉浹旬,請太后臨朝聽政。」 胡三省 註:「十日為浹旬。」 明 許自昌 《水滸記·閨晤》:「近則浹旬,遠幾一月,纔到家中料理一番。」 龔爾位 《己酉三月送春麓山作》詩:「浹旬苦風雨,閉戶不知春。」

祝嘏

(1).祭祀時致祝禱之辭和傳達神言的執事人。《孔子家語·禮運》:「諸侯祭社稷宗廟,上下皆奉其典,而祝嘏莫敢易其常法,是謂大嘉。」《禮記·禮運》「祝以孝告,嘏以慈告」 唐 孔穎達 疏:「言祝嘏於時以神之恩慈而告主人。」 清 龔自珍 《<商周彝器文錄>序》:「羣吏之官之職,以文字刻之宗彝,大抵為有土之孝孫,使祝嘏告孝慈之言,文章莫大乎是,是又宜為文章家祖。」

(2).祭祀時祝禱和所傳達的言辭。《禮記·禮運》:「脩其祝嘏,以降上神與其先祖。」 鄭玄 註:「祝,祝為主人饗神辭也;嘏,祝為屍致福於主人之辭也。」

(3).祝福;祭祀。 唐 柳宗元 《禮部為百官上尊號表》:「帝德廣運,而尊號猶闕;郊廟備禮,而祝嘏無詞。」 宋 葉適 《兵部尚書趙公墓志銘》:「民感其意,即城隍敞大堂分建十一祠,祝嘏薦獻,如神明焉。」

(4).祝賀壽辰。多用於皇室貴族等。《清史稿·德宗紀一》:「諭本年萬壽毋庸告祭,停升殿禮,免各省文武大員來京祝嘏。」 清 毛祥麟 《對山餘墨·某公子》:「探知公子誕辰,特來祝嘏。」

過門

(1) [move in to one's husband's household upon marriage]∶女子出嫁到男家

後又聽見三日後才過門,他又轉有憂愁之態。——《紅樓夢》

(2) [short interlude between verses]∶聲樂曲中常由疊句或副歌構成的短器樂樂

(3) [pass]∶路過家門

西州

(1).古城名。 東晉 置,為 揚州 刺史治所。故址在今 江蘇省 南京市 。 晉 謝安 死後, 羊曇 醉至 西州 門,慟哭而去,即此處。事見《晉書·謝安傳》。後遂用為典實。 唐 溫庭筠 《經故翰林學士居》詩:「 西州 城外花千樹,儘是 羊曇 醉後春。」 宋 蘇軾 《日日出東門》詩:「何事 羊公子 ,不肯過 西州 。」 宋 張炎 《甘州·辛卯歲沉堯道同餘北歸》詞:「短夢依然 江 表,老淚灑 西州 。」參見「 西州路 」。

(2).指 陝西 地區。《戰國策·韓策三》:「昔者 秦穆公 一勝於 韓原 而霸西州, 晉文公 一勝於 城濮 而定天下。」《晉書·張軌傳》:「 張涼州 一時名士,威著西州。」 清 吳偉業 《贈荊州守袁大韞玉》詩:「西州士女 章臺 柳,南國江山玉樹花。」

(3).指 巴 蜀 地區。《後漢書·廉范傳》:「 范 父遭喪亂,客死於 蜀漢 , 范 遂流寓西州。」 漢 王褒 《四子講德論》:「求賢索友,歷於西州。」 晉 常璩 《華陽國志·漢中志》:「其珪璋瑚璉之器,則 陳伯臺 、 李季子 、 申伯 之徒,文秀暐曄,其州牧郡守冠蓋相繼,於西州為盛,蓋濟濟焉。」 明 孫蕡 《下瞿塘》詩:「我從前月來西州, 錦官城 外十日留。」

(4). 唐 貞觀 十四年(公元640年)滅 麴氏 高昌 ,以其地置 西州 ,轄境相當今 吐魯番盆地 一帶,為東西交通要衝。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