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全文
上聯:五姓六賢師友也兄弟也
下聯:千年一脈俎豆之馨香之
對聯備註:
(胥繩武題江西金鰲書院六賢祠)
參考注釋
五姓
(1).舊時術士按宮、商、角、徵、羽將姓氏加以分類,稱為「五姓」。《論衡·詰術》:「水勝火,火賊金,五行之氣不相得,故五姓之宅,門有宜嚮。嚮得其宜,富貴吉昌。」《舊唐書·呂才傳》:「至於近代師巫,更加五姓之説。言五姓者,謂宮、商、角、徵、羽等,天下萬物,悉配屬之,行事吉凶,依此為法……又檢《春秋》,以 陳 衛 及 秦 並同水姓, 齊 鄭 及 宋 皆為火姓。或承所出之祖,或繫所屬之星,或取所居之地,亦非宮、商、角、徵,共相管攝。此則事不稽古,義理乖僻者也。」《金史·海陵紀》:「有司圖上 燕 城宮室制度,建設陰陽五姓所宜。」
(2).指 梁 、 唐 、 晉 、 漢 、 周 五代。《新唐書·逆臣傳下贊》:「天將去 唐 ,諸盜並出,歷五姓,兵未嘗少解,至 宋 然後天下復安。」《宋史·儀衛志二》:「國朝承五姓荒殘之弊,事從簡略。」
(3).猶言百姓。 元 吳昌齡 《張天師》第三折:「你引誘嫦娥,輒入五姓之家,纏攪良家子弟。」
師友
[teacher and friend] 老師和朋友,泛指可以求教或互相切磋的人
貧乏無以遠尋師友
兄弟
(1) [brother]
(2) 專指弟弟
(3) 男子自稱
千年
極言時間久遠。 晉 陶淵明 《輓歌詩》:「幽室一已閉,千年不復朝。」 南朝 梁 沉約 《齊故安陸昭王碑文》:「蓋百代之儀表,千年之領袖。」 唐 盧照鄰 《中和樂章·歌登封》:「山稱萬歲,河慶千年。」 mao2澤2東 《浪淘沙·北戴河》詞:「往事越千年, 魏武 揮鞭。」
一脈
亦作「一脈」。1.河流或山脈的一支。 宋 惠洪 《同超然無塵飯柏林寺分題得栢字》:「勿輕一脈微,去漲萬頃澤。」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八:「 太行 一脈走蝹蜿,莽莽畿西虎氣蹲。」 許地山 《換巢鸞鳳》:「 和鸞 所住的屋子靠近山邊,屋後一脈流水,四圍都是竹林。」
(2).猶言一線,一縷。多用於連貫相承的事物。 元 張養浩 《秋日梨花》詩:「只知秋色千林老,爭信陽和一脈存。」 明 李贄 《與焦弱侯書》:「不知 孔子 教澤之遠,自然遍及三千七千,乃至萬萬世之同守斯文一脈者。」 清 萬玉卿 《瀟湘怨·撰誄》:「到今日呵,知他一脈情腸,兩下各千迴百折。」 魯迅 《華蓋集·忽然想到一》:「去年 北京 戒嚴時亦嘗恢復殺頭,雖延國粹於一脈乎,而亦不可謂非天下奇事之三也。」
(3).親族、師弟、詩文等前後相承的一系。《二刻拍案驚奇》卷三:「﹝ 娃娘 ﹞亦且認是自家中表兄妹一脈,甜言軟語,更不羞澀。」 清 鄭燮 《范縣署中寄舍弟墨》:「南門六家, 竹橫港 十八家, 下佃 一家,派雖遠,亦是一脈。」 清 阮元 《書梁昭明太子文選序後》:「是《四書》排偶之文,真乃上接 唐 、 宋 四六為一脈,為文之正統也。」
(4).中醫指一種脈象。《素問·陰陽別論》「凡陽有五,五五二十五陽」 唐 王冰 註:「五陽謂五臟之陽氣也。五臟應時,各形一脈,一脈之內,包總五臟之陽,五五相乘,故二十五陽也。」
俎豆
(1) [dish and platter]∶俎和豆,古代祭祀、宴會時盛肉類等食品的兩種器皿
(2) [offer sacrifices to]∶指奉祀
俎豆千秋
馨香
(1) [fragrance]∶芳香。比喻德化遠播
(2) [smell of burning incense]∶燒香的香味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
對聯推薦
對聯:金蛇狂舞舞動千年古國兩面旗
春聯,13字春聯對聯:多壽復多男,有令子,有賢孫,有文孫之孫,五代一堂同躄踴;
輓聯,名人名家對聯:放下面前鍬子 橫吞併上轆轤
集句,罔措齋,6字對聯對聯:志欲光前惟有詩書教子 心存裕後美乃勤儉持家
題贈,10字對聯對聯:百戰挽乾坤,緯武經文,壯業如公真不朽;
輓聯,名人名家對聯:大護法不見僧過; 善知識能調物情。
名人名家,8字對聯對聯:養豬能致富 放鶴可延年
春聯,豬年,5字春聯對聯:自離兜率天宮只因護演宗風瑜珈論說傳東土
名勝,杭州,寺廟,靈隱寺對聯:惟有洗心能革面 雖非造極已登峰
佛教,7字對聯對聯:且與揚雄說奇字; 要令安仁誦亡詩。
名人名家,集句,集蘇軾,8字對聯對聯:一亭雄楚望 百里見瀟湘
名勝,湖南,5字對聯對聯:十餘年文字交深,幸輪泊相依,方期初赴秋闈,奮志共乘宗愨浪;
輓聯,名人名家對聯:德澤被東南,十年來掃盡欃槍,位亞汾陽、名齊諸葛;
輓聯,名人名家對聯:鳳凰台棲鳳凰鳳凰行影何在
名勝,武侯祠,12字對聯對聯:客至心常熱 人走茶不涼
茶聯,5字對聯
詩詞推薦
- 患難幾人全,生存吾已忝舒岳祥《十月五日風》
- 風前盪颺雙飛蝶,花裡間關百囀鶯權德輿《自桐廬如蘭溪有寄》
- 直饒憑麽去,未免草庵居釋道寧《頌古十六首》
- 青春漸上青雲去,後會應難向水村魏野《送張子皋推官赴闕》
- 高寒雪竇頂,仗錫更幽深釋文珦《仗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