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則善其身,文正有言,寡慾似徐文長,多聞似劉中壘; 沒可祭於社,吾儕私議,碩學若王司寇,名德若姚征君。

輓聯名人名家

對聯全文

上聯:窮則善其身,文正有言,寡慾似徐文長,多聞似劉中壘;
下聯:沒可祭於社,吾儕私議,碩學若王司寇,名德若姚征君。

對聯備註:

(清-仇祝平《挽張文虎聯》)

參考注釋

有言

(1).有名言,有善言。《論語·憲問》:“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孟子·離婁上》:“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楊伯峻 註:“有言,意為有善言。”

(2).泛指有話。如:有言在先。

欲似

好像。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笨麴並酒》:“穄米酎法……一石米,不過一斗糟;悉著瓮底。酒盡出時,冰硬糟脃,欲似石灰。” 唐 張鷟 《遊仙窟》:“須臾之間,有一婢名 琴心 ,亦有姿首,到下官處,時復偷眼看; 十娘 欲似不快。”《敦煌變文集·秋胡變文》:“乃畫翠眉,便拂芙蓉,身著嫁時衣裳,羅扇遮面,欲似初嫁之時。”

多聞

[well-informed;erudite] 見多識廣

博學多聞不是一件壞事

中壘

西漢 有中壘校尉,掌北軍營壘之事, 東漢 省。 劉向 曾任此職,後世因以“中壘”稱之。 唐 獨孤及 《送李賓客荊南迎親》詩:“宗室 劉中壘 ,文場 謝客兒 。” 清 張佩綸 《論閨秀詩》之二四:“列傳不參 中壘 法,當時選政笑 顏殷 。”

吾儕

[we] 我輩;我們這類人

吾儕同說書者。——清· 黃宗羲《柳敬亭傳》

吾儕悶來村店飲村酒

私議

(1) [discuss…in secret]∶背地裡談論

公事不私議

(2) [one’s idea]∶個人的看法

碩學

[a learned person] 知識淵博,亦指這樣的人

司寇

(1) [minister of justice]∶古代官名。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司法和糾察長官

(2) [surname]∶姓

名德

(1).名望與德行。《後漢書·黃琬傳》:“ 卓 猶敬其名德舊族,不敢害。”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大覺寺》:“名德大僧,寂以遣煩。” 宋 沉作喆 《寓簡》卷四:“抑《春秋》之義,責備於賢者。如 魏公 名德之重,蓋可以責備矣。” 清 龔自珍 《<阮尚書年譜>第一敘》:“或藉階經術,致身卿相,非其名德之無偶,則必世主之非聖。”

(2).指有名望德行的人。《舊唐書·昭宗紀》:“ 關東 藩鎮,請除用朝廷名德為節度觀察使。” 明 何良俊 《四友齋叢說雜抄·經》:“先生但問 吳中 舊事與 吳中 昔日名德,絶口不及講學。” 清 葉廷琯 《吹網錄·元祐黨籍碑融縣重刻本》:“ 梁 勒碑而止為 珪 一人翻案,何以解於其餘諸名德乎?”

征君

徵士的尊稱。《後漢書·黃憲傳》:“友人勸其仕, 憲 亦不拒之,暫到京師而還,竟無所就。年四十八終,天下號曰徵君。” 晉 皇甫謐 《高士傳·韓康》:“亭長以 韓徵君 當過,方發人、牛修道橋。” 五代 張觀 《過衡山贈廖處士》詩:“未向 漆園 為傲吏,定應明代作徵君。” 清 戴名世 《李烈婦傳》:“其曾大父曰 鍾元 ,在 明 天啟 、 崇禎 間,以氣節名於時,屢被徵召不出,天下所稱 孫徵君 者也。” 魯迅 《集外集拾遺·幫忙文學與幫閒文學》:“ 中國 是隱士和官僚最接近的,那時很有被聘的希望。一被聘,即謂之徵君。”參見“ 徵士 ”。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