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邦耆舊數經師,早看元老勛名,出為閫外范韓,入亦禁中頗牧; 海國皇華自公始,要識藎臣志業,功似和戎魏絳,心非鑿空張騫。

輓聯名人名家

對聯全文

上聯:湘邦耆舊數經師,早看元老勛名,出為閫外范韓,入亦禁中頗牧;
下聯:海國皇華自公始,要識藎臣志業,功似和戎魏絳,心非鑿空張騫。

對聯備註:

(清-周聲浣《挽郭嵩燾聯》)

參考注釋

耆舊

年高望重者。《漢書·蕭育傳》:“上以 育 耆舊名臣,乃以三公使車,載 育 入殿中受策。” 唐 杜甫 《憶昔》詩之二:“傷心不忍問耆舊,復恐初從亂離説。” 元 虞集 《蘇武慢》詞:“空自笑 洛下 書生, 襄陽 耆舊,夢底幾時曾見。” 清 方苞 《白雲先生傳》:“當是時, 三楚 、 吳 、 越 耆舊,多立名義,以文術相高。” 鄭澤 《壬子秋日作詩奉呈》:“煌煌《邱》與《索》,淵粹惟耆舊。先生守遺經,清風淡儒素。”

經師

(1) [Confucian classics teacher]∶舊時講授經書的教師

(2) [master interpreter and chanter of Buddhist scripture]∶佛教講經誦經的師父

元老

[senior statesman] 古時稱天子的老臣,現指政界年輩資望高的人

勛名

功名。《後漢書·張奐傳》:“﹝ 張奐 ﹞及為將帥,果有勛名。” 宋 蘇舜欽 《春日感懷》詩:“望國勛名晚,傷時歲月飛。” 清 吳偉業 《東萊行》:“ 左氏 勛名照汗青,過江忠孝數中丞。” 劍農 《武昌革命始末記》:“成則共圖勛名,敗則生靈塗炭。”

閫外

(1).指京城或朝廷以外,亦指外任將吏駐守管轄的地域,與朝中、朝廷相對。《晉書·陶侃傳》:“閫外多事,千緖萬端,罔有遺漏。” 唐 白居易 《近見慕巢尚書詩中屢有嘆老思退之意因以長句戲而諭之》:“近見詩中嘆白鬚,遙知閫外憶 東都 。” 明 單本 《蕉帕記·鬧婚》:“朝中天子三宣,閫外將軍一令。” 梁啓超 《中國積弱溯源論》第四節:“盈庭昏庸衰謬之臣,既已心灰膽落,失所憑藉,惟依閫外諸將帥以為重。”

(2).指國境之外。 唐 蘇鶚 《蘇氏演義》卷下:“出使之臣,節盛於碧油囊,令啟路者雙持於馬上,天子之命,節制於閫外也。” 明 劉基 《春秋明經·齊仲孫來齊高子來盟》:“與其取 魯 而失天下之心,孰若安 魯 以昭吾君之令德哉。於是制其閫外之命, 魯 未有君,我是以定 公子申 之位。”

(3).指外任的將吏。《南宮詞紀·八聲甘州·詠馬嵬事》:“ 唐王 心懊惱,賜 貴妃 刑憲,忍落霜毫,欲傳恩赦,怎奈閫外軍條。” 明 無名氏 《霞箋記·求美結歡》:“閫外威權深重,軍門體統尊嚴。”

(4).指家庭之外。《孔子家語·本命》:“﹝婦女﹞教令不出於閨門,事在供酒食而已,無閫外之非儀也。”

禁中頗牧

廉頗 、 李牧 皆 戰國 時 趙國 守邊禦敵之良將。 唐宣宗 時, 党項 擾 河西 ,翰林學士 畢諴 上破 羌 條陳甚悉,帝大悅,曰:“吾將擇能帥者,孰謂 頗 牧 在吾禁署,卿為朕行乎!”於是拜 諴 為 邠寧 節度使、 河西 供軍安撫使。 諴 於任內多所建樹。事見《新唐書·畢諴傳》。後以“禁中頗牧”比喻宮廷侍從官中文才武略兼備者。 宋 劉克莊 《洞仙歌·癸亥生朝和居厚弟韻題謫仙像》詞:“身是酒星文星,剛被詩人,□喚做禁中 頗 牧 。”

海國

(1).近海地域。 唐 張籍 《送南遷客》詩:“海國戰騎象,蠻州市用銀。” 宋 蘇軾 《新年》詩之三:“海國空自煖,春山無限清。” 清 何紹基 《滬上雜書》詩:“愁風悶雨人無寐,海國平分鬼氣多。”

(2).臨海之國或海外之國。 明 何景明 《送宗魯使安南》詩:“日月天門逈,星辰海國遙。” 清 卓爾堪 《題劉松年海島圖》:“ 中華 百貨資百蠻,海國紛紛估客船。” 清 魏源 《寰海後》詩之九:“鶴盡羽書風盡檄,兒談海國婢談兵。”

皇華

(1).《詩·小雅》中的篇名。《序》謂:“《皇皇者華》,君遣使臣也。送之以禮樂,言遠而有光華也。”《國語·魯語下》:“《皇皇者華》,君教使臣曰:每懷靡及,諏、謀、度、詢,必咨於周。”後因以“皇華”為讚頌奉命出使或出使者的典故。 南朝 齊 王融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歌《皇華》而遣使,賦膏雨而懷賓。” 明 何景明 《送楊驛丞》詩:“《皇華》歌送客,應閲出群才。” 清 龔自珍 《祭江西巡撫陽湖吳公文》:“覽《皇華》而如 晉 兮,采 唐 魏 之佚調。” 葉恩 《上振貝子書》:“頃聞 貝 子以天潢之貴胄,作周道之皇華,慶加冕於 英 京,拓遊蹤於 美 地。”

(2).古代通俗歌曲名。參見“ 皇荂 ”。

自公

《詩·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毛 傳:“公,公門也。” 馬瑞辰 通釋:“勤於治事,不遑家食,則有公膳可食。《詩》言退食自公,正著其盡心奉公。”後常以“自公”用作盡心奉公之意。《漢書·循吏傳·朱邑》:“大司農 邑 ,廉潔守節,退食自公,亡疆外之交,束脩之餽,可謂淑人君子。” 唐 杜甫 《遣悶奉呈嚴公二十韻》:“黃卷真如律,青袍也自公。”

藎臣

《詩·大雅·文王》:“王之藎臣,無念爾祖。” 朱熹 集傳:“藎,進也,言其忠愛之篤,進進無已也。”本謂王所進用之臣,後引申指忠誠之臣。 唐 白居易 《韓愈等二十九人亡母追贈國郡太夫人制》:“生此哲人,為我藎臣,率由茲訓,教有所自,恩不可忘。” 清 薛福成 《強鄰環伺謹陳愚計疏》:“蓋既經藎臣碩輔,內外合謀,苦心經營者亦逾二十年, 中國 之聲威稍稍異於疇昔。”

志業

(1).志向與事業。 南朝 梁 沉約 《臨川王子晉南康侯子恪遷授詔》:“門下侍中 臨川王 子晉 ,志業清敏,器尚夷通。” 明 沉德符 《野獲編·禮部一·董伯念》:“ 伯念 有才名,其志業不凡,不幸為富貴所累,以致短折。惜哉!” 趙朴初 《雲淡秋空·哀鄭振鐸》詞:“肝膽文章和平志業,耿耿星遙。”

(2).專心其職業。志,通“ 識 ”。《左傳·昭公十三年》:“是故明王之制,使諸侯歲聘以志業。” 杜預 註:“志,識也。歲聘以修其職業。”

和戎

(1).指與少數民族或別國媾和修好。《左傳·襄公四年》:“公曰:‘然則莫如和戎乎?’對曰:‘和戎有五利焉。’” 南朝 宋 鮑照 《擬古》詩之二:“晚節從世務,乘障遠和戎。” 宋 蘇轍 《龍川別志》卷下:“諸將恥於無功,莫敢言和戎者。” 郁達夫 《雜感》詩之四:“策到和戎原辱國,功成不義反封侯。”

(2).猶和親。指封建王朝與邊境少數民族統治者結親交好。 明 馬鑾 《明妃》詩:“安邊無策始和戎,簫鼓含情出禁中。” 郁達夫 《詠史》之三:“馬上琵琶出塞吟,和戎端的愛君深。”

鑿空

[open a way] 空,謂孔道,引申為道路。開通道路

於是西北國始通於漢矣,然 張騫鑿空。——《史記·大宛陳列傳》

張騫

張騫(?-前114) : 西漢外交家。漢中成固(今陝西城固)人。封博望侯。奉漢武帝命,先後兩次出使西域。第一次出使大月氏,相約共同夾擊匈奴。從公元前138年出發到前126年歸國,歷經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等地,途中被匈奴扣留十一年。前119年又奉命出使烏孫,並派副使至大宛、康居、大夏、安息等地。加強了中原和西域少數民族的聯繫,發展了漢朝與中亞各地的交往。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