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鞭慷慨救中原一旅出湘衡能攝百萬倭奴五洲魔怪 提騎縱橫拓疆土兩肩擔國事不愧炎黃裔胄民族英雄

輓聯名人名家

對聯全文

上聯:揚鞭慷慨救中原一旅出湘衡能攝百萬倭奴五洲魔怪
下聯:提騎縱橫拓疆土兩肩擔國事不愧炎黃裔胄民族英雄

對聯備註:

(葉雲熙挽羅榮桓)

參考注釋

揚鞭

揮鞭。 唐 岑參 《衛節度赤驃馬歌》:“揚鞭驟急白汗流,弄影行驕碧蹄碎。” 宋 周邦彥 《點絳唇》詞:“空回顧,淡煙橫素,不見揚鞭處。”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勛戚·服色之僭》:“在京內臣稍家溫者,輒服似蟒、似鬥牛之衣,名為草獸,金碧晃目,揚鞭 長安 道上,無人敢問。” 賀敬之 《十年頌歌》:“一手揮動神筆,一手揚鞭催馬!”

慷慨

(1) [vehement;fervent]∶充滿正氣,情緒激昂

慷慨就義

(2) [generous;liberal]∶大方;不吝嗇

慷慨解囊

中原

(1) [central plains (comprising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Huanghe River)]∶指黃河中下游地區

北定中原。——諸葛亮《出師表》

北虜僭盜中原。——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2) [plain]∶平原;原野

百萬

(1) [million]

(2) 一百個萬;一千個千,實數

(3) 虛指,言數量極多

伏屍百萬。——《戰國策·魏策》

今操已擁百萬之眾。——《三國志·諸葛亮傳》

先生以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倭奴

(1).我國史書中 日本 的古稱。《後漢書·光武紀下》:“ 中元 二年春正月……東夷 倭奴國王 遣使奉獻。”《新唐書·東夷傳》:“ 日本 ,古 倭奴 也。”

(2).對 倭 寇、 日本 侵略者的蔑稱。 明 沉德符 《野獲編·日本》:“謂之妒功生事則可;其恨之者至雲黨 倭 奴以壞戰局……冤矣。” 魯迅 《南腔北調集·論“赴難”和“逃難”》:“我們雖然也看見過許多慷慨激昂的詩,什麼用死屍堵住敵人的炮口呀,用熱血膠住 倭 奴的刀槍呀,但是先生,這是‘詩’呵!”

(3). 倭 人之奴,漢奸。 清 黃遵憲 《續懷人詩》之十三:“駡我 倭 奴兼 漢 賊, 函關 難閉一丸泥。”

五洲

[all over the world] 指世界各地

五洲朋友歡聚一堂

魔怪

[demon and monsters;fiends] 妖魔鬼怪

提騎

即緹騎。逮捕犯人的官役。 清 戴名世 《左忠毅公傳》:“ 忠賢 矯旨遣提騎逮 光斗 、 漣 入京考鞫。”參見“ 緹騎 ”。

橫拓

橫行,放縱。 漢 王充 《論衡·對作》:“案《六略》之書萬三千萬,增善消惡,割截橫拓,驅役游慢,期便道善,歸正道焉。”

疆土

[territory] 指一個國家的領土

疆土新辟。——清· 洪亮吉《治平篇》

肩擔

肩負,擔負。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二:“這每取經後不肯隨 三藏 ,肩擔著掃箒藤杖,簇捧著箇sha4人和尚。” 明 葉子奇 《草木子·談藪》:“ 明首座 ,東南行腳僧也。有母八十餘,嘗肩擔而行。”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五:“ 蘇 字的不用中鋒,連真帶草,正合於這種生活方式,所以它也就肩擔了流行的命運。”

國事

[national(or state)affairs] 國家重要的事務。尤指與政治有關的事

國事至此,予不得愛身。——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不愧

[be worthy of the name;prove oneself to be] 無愧於;名副其實

不愧為藝術大師

炎黃

[two emperors in the ancient legend in China,also refer to the ancesters of our Chinese nation] 傳說中的我國古代帝王炎帝和黃帝,借指中華民族的祖先

炎黃子孫

裔胄

後代。《左傳·襄公十四年》:“昔 秦 人負恃其眾,貪於土地,逐我諸戎。 惠公 蠲其大德,謂我諸戎,是 四岳 之裔胄也,毋是翦棄。” 杜預 註:“裔,遠也;胄,後也。” 宋 葉適 《長潭王公墓志銘》:“ 嚴子陵 葬 越 ,墓側皆 嚴 也; 阮遙集 葬 婺 ,山旁皆 阮 也:彼非賢者之裔胄耶?” 陶曾佑 《中國文學之概觀》:“永佚神明裔胄,灌輸美滿之源泉;從茲老大病夫,洗滌野蠻之名號。”

民族英雄

捍衛本民族的獨立、自由利益,對外來侵略者進行英勇頑強的鬥爭,作出貢獻,令人欽敬的人。 mao44東 《中國革命和中國gong44黨》第一章第一節:“在中華民族的幾千年的歷史中,產生了很多的民族英雄和革命領袖。”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