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萬里斯下,乃今培風,合象昧譯鞮,相彼往來,吾為東道主; 三十年之通,以制國用,收魚鹽蜃蛤,權其輕重,實佐大司農。

名人名家

對聯全文

上聯:九萬里斯下,乃今培風,合象昧譯鞮,相彼往來,吾為東道主;
下聯:三十年之通,以制國用,收魚鹽蜃蛤,權其輕重,實佐大司農。

對聯備註:

(清-龔易圖《山東海關聯》)

參考注釋

萬里

萬里(1916- ) : 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山東東平人。1936年加入中國gong99黨。曾任冀魯豫地委書記、南京市軍管會經濟部部長。建國後,任西南政委員會城市建設部部長、中共北京市委書記兼北京市副市長、鐵道部部長、中共安徽省委第一書記、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務院副總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

乃今

而今;方今;如今。《左傳·襄公七年》:“吾乃今而後知有卜筮。”《莊子·在宥》:“躬身求之,乃今也得。” 成玄英 疏:“立身以來,方今始悟。”《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臣聞 比干 剖心, 子胥 鴟夷,臣始不信,乃今知之。” 金 元好問 《范寬秦川圖》詩:“乃今得子胸中 秦 ,作詩一笑君應聞。” 清 方苞 《與劉函三書》:“僕聞而慨然以為不使不仁加乎其身,乃今復有其人!”

迺今:而今,如今。《漢書·鄒陽傳》:“臣聞 比干 剖心, 子胥 鴟夷,臣始不信,迺今知之。”

培風

猶乘風。《莊子·逍遙遊》:“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後乃今培風。” 王念孫 《讀書雜誌餘編·莊子》:“培之言馮也,馮,乘也,風在鵬下,故言負;鵬在風上,故言馮……馮與培聲相近,故義亦相通。” 宋 葉適 《陳同甫抱膝齋》詩之二:“培風鵬未高, 弱水 海不納。” 清 納蘭性德 《與韓元少書》:“ 唐荊川 如大鵬培風,游龍戲海,力量氣魄迥異尋常。”

譯鞮

翻譯。《遼史·陳昭袞傳》:“工譯鞮,勇而善射。”參見“ 譯象 ”。

往來

(1) [come and go]∶去和來

往來種作。——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

往來視之。——唐· 柳宗元《三戒》

往來翕忽。——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往來而不絕。——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

(2) [dealings]∶交往;過從

老死不相往來。——《史記·貨殖列傳》

誠欲往來。——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3) [guest;visitor]∶交往的人

往來無白丁。——唐· 劉禹錫《陋室銘》

東道主

[host] 原指東路上的主人,後稱請客的人。因鄭在秦國東面,故稱東道主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左傳·僖公三十年》

君為東道主,於此臥雲松。——唐· 李白《望九華贈青陽韋仲堪》

三十

(1).數詞。十的三倍。《詩·小雅·無羊》:“三十維物,爾牲則具。”《左傳·宣公三年》:“ 成王 定鼎於 郟鄏 ,卜世三十,卜年七百。”

(2).指三十歲。《穀梁傳·文公十二年》:“丈夫三十而娶。” 南朝 梁簡文帝 《戲贈麗人》詩:“自矜心所愛,三十侍中郎。” 唐 崔灝 《贈王威古》詩:“三十羽林將,出身常事邊。”

(3).指三十年。 唐 權德輿 《古興》詩:“人生大限雖百歲,就中三十稱一世。”

國用

(1).國家的費用或經費。《禮記·王制》:“冢宰制國用,必於歲之杪,五穀皆入,然後制國用。” 鄭玄 註:“如今度支經用。”《後漢書·袁安傳》:“無故勞師遠涉,損費國用。” 宋 王安石 《上五事札子》:“市易之法成,則貨賄通流而國用饒矣”

(2).言為國所用。《荀子·大略》:“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國用也。” 楊倞 註:“國賴其言而用也。”《韓詩外傳》卷二:“君子謀之,則為國用。”

魚鹽

(1) [fish and salt]∶魚和鹽

(2) [person who sell fish and salt]∶販賣魚鹽的人

舉於魚鹽之中。——《孟子·告子下》

山東多魚鹽。——《史記·貨殖列傳》

(3) 又

通魚鹽。

蜃蛤

大蛤和蛤蜊。《左傳·昭公三年》:“山木如市,弗加於山;魚鹽蜃蛤,弗加於海。” 楊伯峻 註:“蜃,大蛤;蛤,蛤蜊。均海內可食的動物。” 漢 張衡 《西京賦》:“蘧藕拔,蜃蛤剝。”

輕重

(1) [weight]∶重量的大小

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孟子·梁惠王上》

這兩隻箱子輕重不一樣

(2) [degree of seriousness]∶情況嚴重程度的深淺,事情的主次

工作要分輕重緩急,不能一把抓

(3) [propriety]∶恰當或合適的性質狀態;[說話做事的]適當限度或分寸

小孩子說話不知輕重

(4) [significance]意義的大小

輕重固何如哉。——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大司農

官名。 秦 置治粟內史, 漢景帝 時改稱大農令, 武帝太初 元年更名大司農。掌租稅錢穀鹽鐵和國家的財政收支,為九卿之一。 北齊 時稱司農寺卿, 隋 唐 以後所置略同。 元 置大司農司,掌農桑、水利、學校、救荒等事。 明 初置司農司,不久即廢,其職掌併入戶部習慣用作戶部尚書的別稱。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