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文殊普賢而來看滄海遷移好向佛門參偈語 攬虎阜獅林之勝正江楓冷落還從古寺聽鐘聲

名勝蘇州

對聯全文

上聯:訪文殊普賢而來看滄海遷移好向佛門參偈語
下聯:攬虎阜獅林之勝正江楓冷落還從古寺聽鐘聲

對聯備註:

(金武祥題蘇州寒山寺)

參考注釋

文殊

佛教菩薩名。 文殊師利 或 曼殊室利 的省稱。意譯為“妙吉祥”、“妙德”等。其形頂結五髻,象徵 大日如來 的五智;持劍、騎青獅,象徵智慧銳利威猛。為 釋迦牟尼佛 的左脅侍,與司“理”的 普賢菩薩 相對中國 傳其說法道場為 山西省 五台山 。 晉 殷晉安 《文殊象贊》:“ 文殊 淵睿,式昭厥聲。”《四遊記·唐三藏被難得救》:“願佛慈悲,早見 文殊 金身,賜我真經,留傳東土。” 清 蒲松齡 《聊齋誌異·西僧》:“相傳山上徧地皆黃金, 觀音 、 文殊 猶生。”

普賢

佛教菩薩名。梵名為Samantabhadra,也譯為“遍吉”。與 文殊菩薩 並稱為 釋迦牟尼佛 之二脅士。寺院塑像,侍立於 釋迦 之右,乘白象。以“大行”著稱,其道場為 四川 峨眉山 。 宋 黃庭堅 《為黃龍心禪師燒香頌》詩之一:“夢中沉卻da2法船, 文殊 頓足 普賢 哭。” 趙朴初 《僧伽和佛的弟子》:“大乘經典特別稱道 文殊師利 的大智, 普賢 的大廳, 觀世音 的大悲, 地藏 的大願,所以這四大菩薩特別受到教徒的崇敬。”

而來

以來。《墨子·兼愛下》:“夫挈 泰山 以超 江河 ,自古及今,生民而來,未嘗有也。”《孟子·盡心下》:“由 孔子 而來,至於今百有餘歲。” 宋 范仲淹 《天章閣待制王公墓志銘》:“又用兵而來,吏民疲苦。”

滄海

[deep blue sea;the sea] 大海。以其一望無際、水深呈青蒼色,故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樂府詩集·曹操·步出夏門行》

遷移

(1) [move]∶離開原來的所在地而另換地點

從鄉村遷移到城市

(2) [migrate]∶由於自然力的作用從一地移向另一地

沙丘通常向內地遷移

佛門

猶言佛家。《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他是個佛門中再來人,專一精心內典,勤修上乘。”《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一回:“我一生信服的是佛門。”如:佛門弟子。

偈語

即偈頌。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神仙鬼怪》:“ 叔微 未第時,其父夢人以偈語贈之,云:‘藥餌陰功, 樓陳 間 許 。殿上呼盧,喝六得五。’” 清 趙翼 《甌北詩話·蘇東坡詩》:“此二首絶似《法華經》、《楞嚴經》偈語,簡浄老橫,可備一則也。”《老殘遊記續集遺稿》第五回:“﹝ 靚雲 ﹞問道:‘《金剛經》云:“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其福德多不如以四句偈語為他人説,其福勝彼。”請問那四句偈本經到底沒有説破--有人猜是“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虎阜

即 虎丘 。 清 顧炎武 《永夜》詩:“山憐 虎阜 從波涌,路識 閶門 與帝通。” 清 納蘭性德 《憶江南》詞:“ 江 南好, 虎阜 晚秋天。”參見“ 虎丘 ”。

冷落

(1) [deserted;desolate;unfrequented]∶冷清;不熱鬧

狹窄冷落的胡同

門前冷落鞍馬稀。——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更那堪冷落清秋節。——宋· 柳永《雨霖鈴》

(2) [leave out in the cold; snub; cold-shoulder]∶冷待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