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六旬壽,稱六太爺,又逢六月六日良辰,不料張六先生,面目森嚴,口稱六哥還旅順; 坐三年牢,陪三此斬,贏得三代三品封典,可憐達三故友,頭顱冤枉,心傷三字赴泉台。

名人名家壽聯分齡男壽六十壽

對聯全文

上聯:慶六旬壽,稱六太爺,又逢六月六日良辰,不料張六先生,面目森嚴,口稱六哥還旅順;
下聯:坐三年牢,陪三此斬,贏得三代三品封典,可憐達三故友,頭顱冤枉,心傷三字赴泉台。

對聯備註:

(清-《諷龔照璵六十壽聯》)

參考注釋

太爺

(1) [grandfather]∶祖父

(2) [great grandfather] 〈方〉∶曾祖

(3) [district magistrate]∶舊稱縣官

六月

《詩·小雅》篇名。序云:“《六月》, 宣王 北伐也。”《國語·晉語四》:“ 秦伯 賦《六月》。” 韋昭 註:“《六月》,道 尹吉甫 佐 宣王 征伐,復 文 武 之業。《小雅》其詩云:‘王於出征,以匡王國。’二章曰:‘以佐天子。’三章曰:‘共武之服,以定王國。’此言 重耳 為君,必霸諸侯以匡佐天子。”後多用以指衛國定亂的正義之師。《樂府詩集·郊廟歌辭七·梁郊祀樂章》:“白日體無私,皇天輔有德。七旬罪已服,六月師方克。” 明 夏完淳 《大哀賦》:“於是竿木羣興,風雲畢會,興六月之師,振九天之鋭。”

良辰

美好的時光。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九:“良辰在何許,凝霜霑衣襟。” 唐 李商隱 《流鶯》詩:“巧囀豈能無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兒女英雄傳》第三十回:“要知天道忌全,人情忌滿,美景不長,良辰難再。”

不料

[be contrary to one's expectation;unexpectedly] 沒想到地,沒有預先料到地

早上天氣還好好的,不料下午竟下起雹子來

先生

指 宋 代 周敦頤 、 程顥 、 程頤 、 張載 、 邵雍 、 司馬光 。也指 周敦頤 、 張載 、 程顥 、 程頤 、 張栻 、 朱熹 等六人。 清 錢大昕 《十駕齋養新錄·六先生》:“ 朱文公 有《六先生贊》,謂 濂溪 、 明道 、 伊川 、 橫渠 、 康節 、 涑水 也。 端平 初, 常熟 令 王爚 ,於縣學建六先生祠,祀 濂溪 、 橫渠 、 明道 、 伊川 、 晦庵 、 南軒 。 淳祐 辛丑,命州縣學各建六先生祠。”

面目

(1) [appearance;face;features]∶相貌

面目可憎

(2) [look]∶事物的外表、形態;面貌

還其本來面目

入世之面目。——清· 全祖望《梅花嶺記》

忠烈之面目

(3) [colors]∶比喻事物所呈現的景象

顯出廬山真面目

(4) [self-respect]∶指面子、臉面

愧無面目見人

何面目以歸漢。——《漢書·李廣蘇建傳》

何面目見吾邑義士。——清· 邵長蘅《青門剩稿》

森嚴

(1) [strict]∶整齊而嚴肅

在那種空闊陰暗的氛圍中,你覺得偉麗,也覺得森嚴。——朱自清《威尼斯》

(2) [stern]∶[防備]嚴密的

戒備森嚴

口稱

[claim] 嘴上說

還旅

猶回師。《後漢書·任光邳彤等傳贊》:“ 任邳 識幾,嚴城解扉。委佗還旅,二守焉依。” 李賢 註:“旅,眾也。還旅,謂自 薊 而還也……言 光武 失軍而南還,依 任邳 以成功。”

贏得

[win;gain an advantage;come by;obtain] 獲得

贏得倉皇北顧。——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贏得獨立

三代

[the three ancient Chinese dynasties——Hsia, Shang and Chou]∶指中國古代夏、商、周三個朝代

三品

(1).三種,三類。《易·巽》:“liu4四:悔亡,田獲三品。” 高亨 註:“田,獵也。品,種也。筮遇此爻,其悔將亡,行獵將得三種獵物。”《書·禹貢》:“厥貢惟金三品。” 孔 傳:“金、銀、銅也。” 孔穎達 疏:“ 鄭玄 以為銅三色也。”《太平廣記》卷四○一引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張彥》:“ 巴巫 間,民多積黃金,每有聚會,即於席上列三品,以夸尚之。”

(2).三等,即上、中、下三等。 漢 劉向 《說苑·政理》:“政有三品:王者之政化之;霸者之政威之;彊者之政脅之。”《後漢書·循吏傳·秦彭》:“每於農月,親度頃畝,分別肥塉,差為三品。”《隋書·經籍志序》:“ 煬帝 即位,秘閣之書,限寫五十副本,分為三品:上品紅琉璃軸,中品紺琉璃軸,下品漆軸。” 清 王夫之 《知性論》:“以三品為性,要其終而言之,三品者非無所自成。”

封典

封建帝王以爵位名號賜予臣下及其家屬的榮典。始於 晉 代,至 唐 完備,其制各代略有不同。 清 制,以封典給官員本身稱為“授”,給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和妻室,存者稱為“封”,死者稱為“贈”。一品官其曾祖父母以下均有封典,三品以上封其祖父母以下,七品以上封其父母及妻,九品以上僅給予官員本身。 南朝 宋 顏延之 《自陳表》:“臣班叨首卿,位屍封典。”《官場現形記》第三四回:“上次 廣西 賑捐請奬案內,已經替他老人家請了二品封典。”

可憐

(1) [pitiful;pitiable]∶值得憐憫

露出一副可憐相

(2) [meagre;miserable]∶數量少或質量壞得不值一提

可憐的家產

故友

[old friend;deceased friend] 死去了的朋友;生前跟自己友誼較深的人

頭顱

[head] 人的頭

拋頭顱,灑熱血

冤枉

(1) [wrong;treat unjustly]∶沒有事實根據,給人加上惡名

你冤枉他了,他的興趣比那廣泛得多

(2) [wrongful treatment;injustice]∶無辜的人被誣指為有罪,無過錯的人受到指責

冤枉好人

(3) [not worthwhile]∶不值得;吃虧

為一件小事而來回奔波,真冤枉

心傷

[sad] 心情悲傷

三字

(1).指古字、篆、隸三種字型。《北史·劉芳傳》:“昔 漢 世造三字石經於太學,學者文字不正,多往質焉。”

(2).知制誥的別稱。 宋 陳師道 《何郎中出示黃公草書》詩:“一官早要稱三字,二鬢何須著兩毛。” 宋 洪邁 《容齋四筆·官稱別名》:“ 唐 人好以它名標榜官稱……‘知制誥’為‘三字’。”

(3).指“莫須有”三字。 清 趙翼 《岳祠銅爵》詩:“獄冤雖已昭三字,家祭終非告兩 河 。”參見“ 三字獄 ”。

泉台

(1).台名。 春秋 魯莊公 築。在 泉宮 中。《春秋·文公十六年》:“毀 泉臺 。”《公羊傳·文公十六年》:“ 泉臺 者何? 郎臺 也。 郎臺 則曷為謂之 泉臺 ,未成為 郎臺 ,既成為 泉臺 。”

(2).墓穴。亦指陰間。 唐 駱賓王 《樂大夫輓辭》之五:“忽見泉臺路,猶疑水鏡懸。” 元 關漢卿 《竇娥冤》第四折:“呀!這的是衙門從古向南開,就中無個不寃哉,痛殺我嬌姿弱體閉泉臺。” 清 周亮工 《哭黃濟叔》詩:“海嶼書方寄,泉臺客不回。” 陳毅 《梅嶺三章》詩之一:“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 閻羅 。”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