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上語言“活”過來
作者:鄭凱璇 (字數:1200字作文)
聽鄭老師把讀書過程形容成“吃進去,吐出來”,大家瞠目結舌。
“吃進去就是讀書吸收的過程,指透過文字看到裡面蘊含的知識。如果你有豐富的聯想能力,文章情景會像活了一樣在你腦海浮現。吐出來就是輸出過程,所謂不動筆墨不讀書,讀後應該要背一背,畫一畫,寫一寫。”老師解釋後,發下一篇文章《統帥繞道》,讓我們用3分鐘閱讀。
時間一到,老師就下達“槍枝繳械”令,收回文章,當場默寫。霎時,教室里喊“冤”聲一片,大家紛紛抱怨老師不早透露口風,不然那3分鐘裡怎么著也得把文章多讀上幾遍。老師氣定神閒地說了一句:“默寫5分鐘,計時開始。”同學們馬上噤聲,爭分奪秒開始“工作”,全場只能聽見“刷刷”的寫字聲與細微的呼吸聲。再看看同學們,有的緊鎖雙眉,在冥思苦想當中艱難“創作”;有的左顧右盼,顯然是想從周圍同學那兒尋求一些“援助”;有的愁眉苦臉,雙手抱胸,陷入了“坐禪”狀態……看來“漫漫求索路”,大家都走得不太順利。我呢?一開始還能憑著記憶,“依葫蘆畫瓢”寫下一兩句,接著就得經過一番“痛苦而深入地挖掘”,才能“吐”出一些“殘羹冷炙”,很快,頭腦便一片空白,完全“短路”了。再看看默寫下來的文句,前言不搭後語,總結一下,那真是“慘不忍睹”。
終於又熬過兩分鐘,大家把默寫交給老師。老師選了幾篇較長和較短的“當庭”朗讀。大家剛放下的心又懸了起來,一個個都用驚恐萬狀的眼神望著老師手中的文稿。我也早在心裡把東方的佛祖、西方的上帝通通請來,共同保佑別抽中我的。“哈哈哈!”老師剛念了幾句,同學們便笑得“人仰馬翻”。原來大家的默寫半斤八兩,都是錯誤百出。讀到陳久健的默寫,雖然他默得也不完整,但條理清晰,意思與文章的內容八九不離十,贏得了同學們交口稱讚。第一回的閱讀總算結束,這經歷還真是“險象環生”!
老師又發了一篇文章《煮蛋的學問》,讓我們閱讀兩分鐘,然後在紙上畫一畫文章內容的示意圖。讀完文章的同學再也不敢“輕敵大意”,個個都全力以赴認真作圖。瞧,陳久健緊張得連耳朵都紅了,林沁還發出唔嚕唔嚕的聲音。文章交上去後,老師讓我們根據留在手中的圖紙,把文章複述一遍,還請了朱沁雨和羅龍澤上台pk。兩位同學平分秋色,都敘述得比較清楚。喔,第二回的閱讀“有驚無險”地結束了。
接著,老師讓我們讀的是一篇名為《奶奶的手》的文章,然後寫下自己的心得。幾分鐘後,教室里又響起了“爬格子”的聲音。是因為文章太感人了吧,大家都沉浸在感動之中,我身邊的同學眼圈都紅了。我寫著寫著,也覺得鼻子開始泛酸……這一次的閱讀,真讓我們“百感交集”!“死讀書會變傻,要學會運用生動有趣的閱讀方法讓書上的語言活過來,這樣不但讀得多,還記得牢!”課堂結束了,老師的話還深深印在我的腦海里。
★福州教育學院一附小六年級 鄭凱璇
點評:對讀書現場點面結合式的翔實而生動的描述,活動過程驚詫心態的準確而幽默的形容,3個階段讀書情節詳略的合理安排,都表現了小作者嫻熟的駕馭語言的功力,堅實的寫作基礎。
□指導老師:鄭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