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閩江源
關於閩江正源位於何處,古今文獻眾說紛紜、爭論不休。直至1991年10月,福建省閩江流域規劃開發管理辦公室組織地質、地貌、水文、力學組成的閩江江源考察隊,選擇枯水季節對10條主要閩江支流進行周密的考察,1992年2月又進行第三次補充考察,於1992年7月3日,《閩江江源考察報告》經福建省水利廳、測繪局、地礦局、福建師大地理系等34位專家認真審議後,獲得一致通過,得出定論:
“閩江正源位於武夷山脈東側沙溪上游建寧縣均口鄉台田村嚴峰山西南坡,據此量算,閩江主流自源頭至南平雙劍潭長度為351公里,自源頭至長門全長為562公里。”
閩江江源考察隊經過分析比較,根據“河源唯遠”的原則,確認水茜溪為閩江正源,閩江源流為水茜溪——九龍溪——沙溪——西溪——閩江,水茜溪源頭從海拔950米的嚴峰山西南坡岩下流出涓涓細流,並在峭壁下匯成一口約三四平方米的水潭,從而解決了歷史上長期爭議的閩江發源地問題。
這就明確了在閩江江源地區——閩北大山深處的沙溪、建溪、富屯溪三大支流中,主流屬於閩江上游的沙溪,屬於沙溪上游的水茜溪。因為水茜溪的溪源成了閩江的正源,恰恰這個正源千真萬確地位於三明市建寧縣均口鎮台田村的張家山村,故而張家山村名副其實地成為“閩江源第一村”。
1998年10月17日,我與建寧當地的文友們分乘兩輛吉普車從縣城出發,到達均口鄉鄉政府——再行駛過一段狹窄陡峭的上坡路,這時連爬坡性能良好的吉普車也無法前進了,只能徒步向不遠的磁灶村出發。在村子入口處,有一塊其貌不揚的指示路牌,上面用歪歪扭扭的筆跡寫道:“閩江源正源在張家山,由此入口。”這給了大家十足的信心,因為到達張家山村就離閩江源不遠了。
19年後,從均口鎮前往閩江源第一村——張家山村已經通車,不需要步行了,不巧的是,越野性能良好的“長城”皮卡如波濤洶湧的大海中一葉扁舟,在崎嶇不平的鄉村簡易公路上顛簸了5公里,被一輛正在築路的巨人般魁梧的挖掘機拋錨擋住了去路。
一個小時後,全身上下被汗水濕透的我來到張家山村村口,從這裡到閩江源還有1.5公里的羊腸小道需要跋涉。我了解到,位於閩江正源下游的張家山是一個自然村,它屬於距離閩江源頭更遠一點的台田村管轄,所以《閩江江源考察報告》只說閩江源頭在台田村,沒提張家山村名字的那條源自閩江正源、最早匯聚而成的水茜溪就從台田腹地穿流而過。在我的眼裡,雖然水茜溪有一米多寬,水量卻很充沛,豐滿的溪流泛著暗綠色光澤——那可是能夠直接飲用、絲毫不曾有半點污染的山泉水啊。纖塵不染的水茜溪,發出很大很驕傲的水聲,興高采烈地向著東方、向著地勢低矮的山谷歡快地流泄而去。
走過已經收割的一塊稻田又一塊稻田,跨過一條歡唱的水溝又一條水溝,終於,大汗淋漓的我又看見熟悉的閩江源——遠遠就看見前方一塊突出的岩壁上鐫刻有“閩江源”3個類似楷體的豎排大字。在“閩江源”3個大字的左側,用小字豎排鐫刻署名和日期。依次為:
“閩江源,省閩江辦,一九九二年二月。”
19年前,映入我眼帘的,是位於“閩江源”3個大字岩壁下方約10米處,形成一個小窪窩的“窩心”,那是一汪約半張桌球桌大小的泉水坑,泉水積之盈尺。我看不見泉眼潛伏在何處?但看得見泉水清澈晶瑩,照見人影。在泉水坑的四周,密布翠綠養眼的苔蘚和芒草,仿佛給閩江源頭無比珍貴的泉眼貼上了一層具有保護功能的綠呢檯布。
緊挨泉水坑的下端,有更大一塊——約一張桌球桌大小的水潭。同樣的泉水積之盈尺,同樣的泉水清澈晶瑩,照見人影。
而在泉水坑的上方岩壁間,還不斷有淅淅瀝瀝的涓涓細流汩汩湧現,順著岩壁流淌下來,匯入地上的一汪泉水坑中,須臾也不停歇。
19年後,映入我眼帘的,還是位於“閩江源”3個大字岩壁下方約10米處,形成的那個小窪窩的“窩心”,一汪約半張桌球桌大小的泉水坑,如今已經萎縮成一張小圓桌大小了。在泉水坑的上方岩壁間,雖還有淅淅瀝瀝的涓涓細流湧現,順著岩壁流淌下來,匯入地上的一汪泉水坑中,但比19年前的水量則是小多了。而在泉水坑的下端,那個原本約一張桌球桌大小的水潭,不知何時被不知何人挖開擴大為3張桌球桌大小的水潭。只是,水潭面積固然擴大了3倍,同樣的泉水積之盈尺,但是泉水明顯地不如19年前清澈晶瑩,照見人影了。
這就是我又一次親眼看見的閩江發源地,它是這樣的樸素,又是如此的毫不起眼。回到福州後重讀《閩江江源考察報告》,發現專家採用嚴謹的測量方法和科學的專用術語描寫的閩江發源地與我眼中的閩江發源地大相逕庭:
“河源即河流發源地,是指河流開始具有細長凹地和地面水流的地方,該處徑流終年不涸。河流可以發源於泉、冰川、湖泊和沼澤。”
“(水茜溪)源頭為淺凹地,寬30-40米,由北東向南西呈階梯狀延伸徑流出自坡——殘積層,海拔950米,流至海拔920米處,發育有寬5米、長12米、深20-30厘米小水塘。”
“(源頭區)植被覆蓋尚好,常綠闊葉幼林,土壤為紅壤、紫色土。”
這就是閩江的正源了。
這就是全長562公里的閩江正源了。
這就是3700萬(不含流動人口)福建人民的母親河——閩江的正源了。
它是這么的毫不起眼。
它是這么的樸素無華。
它又是這么的波瀾壯闊。
它又是這么的奔騰不息。
在看見閩江源頭的一剎那,確實引起了我內心極大的震撼。原來往往是其貌不揚、看似渺小的事物、現象,卻孕育了巨大的能量和實力。
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起源 * ,包括人類。因此,說大海是人類的母親十分貼切,而大海的潮漲潮落就像母親的一呼一吸。也因此,福建人民夜夜頭枕閩江自然起伏的呼吸安然入眠。尤其是閩江浩浩蕩蕩穿過省會福州市區,這在全國省會城市中都是少有的——就像世界最長的河流尼羅河居然位於乾旱的非洲,就像全國以江河命名的省份唯有黑龍江省一樣,極其珍貴。而這一切,都拜閩江源頭之水賜福。
來源:三明日報 2017-09-23 20:4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