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如明刃(議論文)
何為辨?
“辨”如快馬利刀,令人茅塞頓開;“辨”如指南針,使人步步夯實;“辨”如鏜亮光鏡,讓人慧眼隨身。“辨”字看似複雜,唯一“立刀”矗立於中央,冷光一閃,刃面上一切透徹分明。明辨之,明辨之,辨如明刃。
辨需時
任何劍槍銳器,煉、燒、打、磨自是不可缺,時間的積累凝聚與刃鋒上一道寒氣,準狠利令人望而生畏。同樣“辨”亦需時。古語有曰: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辨忠奸賢惡,時光汩流中聽其言觀其行,待日方長。康熙家訓中有語叮囑,《史記》筆端下有史為鑑,歷史長河中有汪精衛、秦檜作前車之鑑。樟樹和橡樹成長還需七年,分別辨別紅白雙面,時間作審判官。“辨材還需七年期”,謂之同理。
辨需智
鑄造倚天屠龍劍、碧淵神劍,除時間孕育後,還待工匠之心神與劍合一。辨需智,需閱歷,需雲涌風奔中的浪潮背後那雙篤定的慧眼。
中阿企業集團是我國九十年代南南合作企業的典範,在我國化工工廠企業中,是首個年產值達百萬噸以上的企業。它的總裁武四海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千分之一的質量問題對於農民來說,就是百分之一的損失。他明辨企業管理的學問,選擇了“務實”二字作為企業發展信念的基石。中阿曾在商海中幾度浮沉,都在武四海辨識浪潮風向,把握航行方向的高瞻遠矚中再次仰首。
辨需智,是一種境界的智。
辨需明
孫中山的創校校訓中有“明辨之”一語。此明,非通達致遠,也非事事洞明,而巧在“清明”一詞。芸芸眾生笑語“難得糊塗”之時,魯迅站在了“清醒”的一隅,史太公立在了“明辨”的一側。在中日關係僵化的今天,《獨賣》報的老主編選擇了清醒明辨局勢。作為日本主流而且極度右傾的報刊主編,他享有國民的推崇和尊重,但他突如其來的呼籲國民冷靜回首日本侵華歷史的舉動,令國人震驚。“我要為子孫做點事,日本此刻的 * 情緒只會促使它回到當年軍國主義的路上!”老人沉著地回答記者激動的追問。他眼裡的冷靜和堅定,反射出他內心的一種如刃寒光的從容肯定。
辨如明刃……
心中有辨,心中有輝光。
【點評】本文運用把話題切分成若干個分論點論述的方法,從“需時”“需智”“需明” 三方面,逐層深入地揭示了“怎樣辨” 的問題。文章材料豐富、新鮮,有較強 的時代感和現實意義。語言簡練,句式多變。不足之處是題目和開頭尚未能統領全文,有的比喻尚欠貼切。
猜你喜歡
關於意志力的幾點思考
2010-07-04 17:32:00找到人生的支點
2010-07-04 17:23:00灰色
2010-07-03 22:15:00十八歲
2010-07-03 22:48:00和諧
2010-07-03 19:42:00足印的見證
2010-07-03 20:26:00關門的哲理
2010-07-03 17:12:00談競爭
2010-07-04 17:42:00換個角度會很美
2010-07-04 16:47:00掌聲
2010-07-04 07:36:00人生
2010-07-03 20:22:00文學從我們身邊悄悄走過
2010-07-03 19:01:00請守住做人的底線
2010-07-04 17:09:00人生的境界
2010-07-03 21:32:00人們的招呼變了
2010-07-04 13:45:00茶杯中的人生
2010-07-03 22:37:00不戴面具不做人
2010-07-03 16:57:00夢裡花落知多少
2010-07-04 15:40:00蛻
2010-07-03 21:04:00師生
2010-07-03 19: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