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下歷史塵封的面具

浴室中,水嘩嘩地流著,下水道因多年未清洗有些堵塞,水面漸漸升了起來,拖鞋隨之起浮,宛如一隻將要遠航的船。它會漂到哪裡去呢?思緒陡然間漂到我們的鄰國——隔海相望的日本,我的心微微震顫起來……

它在我的印象中曾是個無惡不作、到處“模仿抄襲”的國家,我也曾為侵華日軍的殘忍 * 深深地恨過它。然而隨著閱歷的增加,我發現它並不是我想像的那樣。日本的動畫讓我開始留意它的山川風物,我驚奇地發現,在京都有許多與中國十分相似甚至更加古樸的寺廟、佛像、祭壇,那裡有在中國似乎已經“絕種”的和服、木屐……甚至在大街上隨便找一個人,你根本無法區分他是中國人還是日本人。於是一絲疑惑從心底冒了出來:從鑒真東渡到戚繼光抗倭,從甲午戰爭到如今那個小島,為何兩個如此淵源深厚的民族有著百年糾纏不清的恩恩怨怨?

是戰爭暴力,是殖民掠奪,還是拒絕面對錯誤?這些顯然是重要原因,但並不全面。我隱約覺得有著某種力量羈絆著中日友好進程。更進一步地了解日本普通民眾的生活是在看了《千里走單騎》和《東京審判》之後。原來日本家庭中也有著難以割捨的情感,他們會為親人的痛苦哭泣,會為自己愛的人付出一切,這種情感與我們一樣,與全世界人民一樣。正如《東京審判》中那位記者所說,中國人民是很好的人民,日本人民也是很好的人民。《千里走單騎》中高田先生為了完成身患絕症的兒子的心愿,孤身一人來到雲南,歷經磨難。雲南人民給了他無盡的幫助和支持,這讓我覺得格外溫馨。然而在我身邊,有些同學對日本人、日本語、日本畫、日本家電、日本汽車,深惡痛絕,似乎全然不可接受所有印有日本字樣的東西。其實,真正引起世代恩怨的並不僅是戰爭和政治,更多的是人們根本不願撕下塵封已久的面具,面對敵人的後代。我們的子孫視其子孫如禽獸,世代如此。我們盲目地抗拒和敵視所有與之相關的東西,實際上是在為文化的交流和政治的改善刨一條越來越深的鴻溝。其實,當你從面具夾縫中細細欣賞日本文化,你會發現,日文只要不從當年侵華鬼子的口中說出,就獨有一番韻味。平假名、片假名用沾鋼筆寫,極盡了漢字的挺拔和柔美,札幌拉麵美味難擋,櫻瓣瓣別有美趣……

我相信,既然我們雙方都有著豐富、美好的情感,那么日本人民也一定嚮往和平、安定的生活環境。對於侵華歷史,我們的確要牢記,它教會我們知榮辱、圖發展,但又完全沒有必要再用一成不變的眼光看待那些曾經被迫離開家鄉上戰場,同樣也深受戰爭之害的日本人及他們的後代。我心中突然有一種強烈的呼喚:世代有著恩怨糾葛的民族啊,請用發展和平等的眼光看待那些與你們有著同樣情感和追求,但又迫於時代和歷史的壓力,背負著難以洗刷的“罪名”的人們吧!不要認為富士山是魔鬼的殿堂,不要讓耶路撒冷成為中東短暫而又惟一的安寧之地。對於世界格局、國家政治,我們似乎沒有權力和能力加以干涉,我們所能做的,僅是以心靈互相溝通、理解,為將來真正的和平與發展奠定牢固而又廣泛的民眾基礎。有一天你主動摘下面具,你會發現對方亦在用真實的臉龐微笑著。在此,我真誠而又迫切地希望各國政府能夠客觀地看待歷史,以正確的態度和合理的政策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推進世界和平發展的進程與各民族的交流,讓全世界人民都可以在和平環境中享受這個時代的幸福。

水仍嘩嘩地流著,拖鞋已不知漂到哪裡了。我想,這呼喚並不僅僅在中國,在日本,在巴勒斯坦,在以色列……在世界每一個渴望和平和理解的角落,一定都會有的!

 

精彩推薦:


撕下歷史塵封的面具_撕下歷史塵封的面具作文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if item.fback}}
管理員回覆:{{item.fback}}
{{/if}}
{{/ea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