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
多年前,英國《泰晤時報》出了一個題目,公開徵求答案,題目是:從倫敦到羅馬最短的道路是哪條?
很多人都從地理位置的角度找答案,結果都落選了,只有一個答案獲獎:一個好朋友。
獲獎人說:“我沒有單從地理的角度想問題,而是另闢新徑。”
我們回想一下,其他答案錯了嗎?沒有。這個獲獎答案同樣正確。只不過一個是從地理角度,一個是從人性角度。同一個問題可以得出不同的正確答案。
考慮一下下面這個問題:一個圓,一個三角形,一個半圓,哪個圖形與其他兩個不同?按通常的思維,這道題一定只有一個答案,可再想一想呢?選三角形是因為它是唯一一個用直線構成的圖形。選圓是因為它是唯一一個用曲線圍成的封閉體系。選半圓是因為它是唯一一個用曲線和直線共同圍成的圖形。瞧,這道題有三個答案,可這三個答案都是挑不出毛病的。
再者,1+1在大多數人看來只有一個答案,等於二,可它在化學中就小於二。就這樣一個看似如此簡單的問題也有好多個答案。
如此看來,拘泥於“一個正確答案”是極沒必要的。“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同樣一篇文章從不同角度看也有不同感悟,同樣一件事,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最終結果或許都一樣。“條條大路通羅馬”,連大師畢卡索的畫都褒貶不一,我們又何必只在一個答案上找出路呢?
而在我們的生活中,認為“正確答案只有一個”的人實際上是迷信權威。我們常常把對一個人的評價基於權威、專家們的觀點。但權威是有成就的人,不是正確答案。就拿畢卡索的畫來說,印象派權威說這是稀世之作,唯美派權威說是垃圾,這些都是專家們的想法,可他們即便是專家,意見也同樣不一樣嘛!說他們錯誤也有理,說他們正確也對,可以說,他們都是正確的,也都是錯誤的。從不同的角度看,正確答案真的不只一個。
由此看來,事物的答案從不同的角度看是不同的。記住,事物的正確答案永遠不只一個。
![事物_事物作文](/img/d/e07/wZuBnLn5WY6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
猜你喜歡
心情
2010-06-16 05:59:00游圓明園
2010-06-16 00:56:00感動我的一件事
2010-06-16 00:31:00鄉土情
2010-06-16 06:52:00紅山農場勞動有感
2010-06-16 04:45:00呼喚回家
2010-06-16 06:31:00為何不停一停
2010-06-16 06:36:00有陽光的日子
2010-06-15 23:59:00夕陽下的美麗
2010-06-16 03:35:00孤落心燈
2010-06-16 04:52:00颶風過境
2010-06-16 06:32:00回憶國小畢業
2010-06-16 07:12:00無聲
2010-06-16 07:12:00老樹的象徵
2010-06-16 03:44:00向著夢想展翅飛翔
2010-06-16 04:35:00天底下最好的父親
2010-06-16 06:59:00我的國中生活
2010-06-16 00:07:00我想唱首歌
2010-06-16 00:10:00我家的小狗
2010-06-16 05:48:00難忘的流星雨
2010-06-16 00:33:00
![事物_事物作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