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作者:不詳 (字數:1000字作文)
我國詩人有云:“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其實,這句詩正說明了景隨情遷的道理。對事物的認識和一個人感情有很大關係。
對於常人來說,一粒沙子就是沙子,而在詩人的眼裡,一粒沙子可以瀰漫整個世界。一粒水珠在詩人的眼裡便可折射出整個世界。因為詩人富於感情,對事物的認識便不同於一般人。“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也可能是由於人們對事物感情的親疏不同造成的。
在“人比黃花瘦”的女詞人李清照眼裡,她的生活安定、幸福且少受戰亂之苦,因此她才會“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然而世事滄桑,後期的她飽受戰爭流離之苦、喪夫之恨,對於她來說,這時的舟已是“載不動許多愁”。前一舟是幸福愉快的載體,後一舟卻成為了愁緒與痛苦的寄託。難道是舟變了么?不,是她的感情變了——物是人非事事休。她對事物的認識抑或對,抑或錯?其實本無定論,答案是豐富多彩的。
有人說,中國人締造了月。這話其實並未誇大。在科學上,月只是一塊毫無生命和感情的礦石,但由於中國無數詩人無數美麗的詩篇卻賦予了月亮以不朽的生命。在王維的詩中有云:“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張繼詩云:“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李白的詩:“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蘇軾的詞:“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這些優美的詩句,至今細細體味,仍給人口有餘香,不絕於耳的感覺。但我們同時也會發現詩人的感情卻不盡相同:王維的安適,張繼的失意,李白的狂放不羈,蘇軾的閒適曠遠。也正是如此,對於同一事物月的認識也不盡相同。同樣,對於其它事物,詩人們也同樣有不同的認識,有人喜春,有人悲春;有人傷時,更有人感時。感情卻是對事物認識的一個基點,一個發散源。
千百年後,我國偉大領袖毛澤東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則抒發了一代偉人豁達的胸襟和壯志豪情。他對於“天”這一事物的認識也正是與他的宏大的志向和博大胸懷聯繫在一起的。
因此,人的感情親疏不同,對事物的認識便也不同。所謂“情人眼裡出西施”,感情親,則對事物愛好,感情疏則對事物厭倦。其實,這本是見仁見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