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光的況味
總喜歡在寂靜無聲的夜裡,劃一根火柴,點上一支蠟燭。蠟燭的光昏黃昏黃,只能照亮一小方空間。燭光中,書桌、椅子都在牆上悠悠然投下若有若無的魅影,雙眼凝視著這團火花,心緒便也悠悠然地上升,上升,在廣袤的夜空自由地飄蕩。我以為,這燭光所含的況味,實在是值得一談的。
在所有的光中,我對燭光是有所偏愛的。很多人都喜歡瑪瑙所反射出的鮮艷明亮的光,或者是鑽石所折射出的璀璨絢麗的光,但於我來說,我是不喜歡的。鑽石或瑪瑙的光芒雖美,但都是經過百般雕琢而成的,這就好像一個渾身珠光寶氣的貴婦人,雖然美艷,卻不免會讓人覺得有些俗氣。而燭光卻是最不經雕琢的光,不艷麗,不華貴,甚至有些粗糙,可是透著一股質樸的美。人世間美好的事物,大凡都是如此吧。一如作家筆下的文字漸漸脫離了華美詞藻,變得平淡卻意味深長,讀來回味無窮。或如出水芙蓉,雖然素麵朝天,卻將滿城濃妝艷抹的富貴牡丹比了下去。其實再想想,將燭光比作芙蓉又似有一點不妥。芙蓉給人的印象是青春,而燭光昏黃昏黃,給人的感覺是:老。不過這種老並不是老態龍鍾,而是半老,並不會讓燭光看起來惹人厭惡,反倒更為燭光增添了幾分姿色。就像楓葉,到了秋天會變成紅色,雖然看上去沒有春天那樣生機勃勃,但卻更有風韻。又如夕陽,雖將近隕落,但也必有一時會表現出蒼美風範,為朝陽所不及。
平日裡發黃的舊紙比光亮的新紙更容易勾起人的遐思,大概也是這個道理。或許是因為這份古意,由“古”生“悲”,燭光便與“離愁”聯繫了起來。在靜夜裡,獨坐與燭火邊,看屋中一片混沌,也確乎會隱隱感到一絲惆悵。於是古人有“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等詩句。就連現在那首有名的《東風破》,也有“一盞離愁孤單佇立在視窗”、“夜半清醒的燭火不忍苛責我”這樣的歌詞。不過也正是這份古意,燭光讓人覺得很沉穩,大氣磅礴,不似霓虹燈光那般輕佻,搔首弄姿;也不像閃電一樣衝動,風行雷利。遙想古來多少鴻儒,飽讀詩書,心內藏日月,胸中有丘壑,笑看天下大勢,真是與這份大氣非常相配。又想起一個詞:“心如止水”,據說這是人生心境的最高境界,從容不迫,寵辱不驚,悠悠然神遊太極,飄飄欲仙,真可謂大有深意。印象中達到這種境界的人,似乎總是甘於寂寞,整夜與一盞青燈相伴,在燭光下讀書賦詩。這樣說來,燭光應該就是“心如止水”這種境界的象徵了罷。
胡思亂想間,忽地發現已至深夜。只得放下閒情,吹滅蠟燭。君莫笑我痴,如我者,可謂識趣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