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河店嫗傳》原文及翻譯
王禹偁
原文:
唐河店,南距常山郡七里,因河為名。平時虜至店飲食游息,不以為怪;兵興以來,始防捍之,然亦未甚懼。
端拱中,有嫗獨止店上。會一虜至,系馬於門,持弓矢,坐定,呼嫗汲水。嫗持綆缶趨井,懸而復止。因胡語呼虜為王,且告虜曰:“綆短,不能及也,嫗老力憊,王可自取之。”虜乃係綆弓杪,俯而汲焉。嫗自後推虜墮井,跨馬詣郡。馬之介甲具焉,鞍之後復懸一彘首。常山吏民觀而壯之。噫!國之備塞,多用邊兵,蓋有以也;以其習戰鬥而不畏懦矣,一嫗尚爾,其人可知也。
近世邊郡騎兵之勇者,在上谷曰“靜塞”,在雄州曰“驍捷”,在常山曰“廳子”①。是皆習干戈戰鬥而不畏懦者也。聞虜之至,或父母轡馬,妻子取弓矢,至有不俟甲冑而進者。頃年②胡馬南下,不過上谷者久之,以“靜塞”騎兵之勇也。會邊將取“靜塞”馬分錄帳下以自衛,故上谷不守。
今“驍捷”、“廳子”之號尚存而兵不甚眾,雖加召募,邊人不應,何也?蓋選歸上都,離失鄉土故也;又月給微薄,或不能充;所賜介冑鞍馬,皆脆弱羸瘠,不足御胡;其堅利壯健者,悉為上軍所取;及其赴敵,則此輩身先,宜其不樂為也。
誠能定其軍,使有鄉土之戀;厚其給,使得衣食之足;復賜以堅甲健馬,則何敵不破!如是得邊兵一萬,可敵客軍五萬矣。謀人之國者,不於此而留心,吾未見其忠也。
故因一嫗之勇,總錄邊事,貽於有位者雲。
(選自朱潤東《古代文學作品選》,上海古籍出版社)
譯文/翻譯:
唐河店離南邊的常山郡有七里遠,以河名為店名。平時遼國的兵士到店裡吃飯休息,(人們)不把這看做怪事。自從戰爭爆發以來,(這裡的人)才防範敵兵,但是(遼兵)並不害怕。
端拱年中,有個老婦人留在店裡。正趕上有一個遼兵來了,他把馬系在門前,拿著弓箭坐著大聲叫老婦人幫他打水。老婦人拿著井繩和水罐去井邊,剛把井繩放下去又停住了。因為遼話稱虜為“王”,她就對遼兵說:“井繩短打不到水,我年紀大了力氣又不夠,請王自己打水吧。”遼兵就拿著井繩系在弓尾上,俯下身子到井邊打水。老婦人從後面把遼兵推入井中,騎上遼兵的馬跑到郡城報告官府。馬的身上鎧甲都具備了,馬鞍後面還懸著一個豬頭。常山郡的官吏百姓都稱讚她勇敢。噫,國家防禦邊塞,經常用邊土上的士兵,大概是有原因的:因為他們熟習戰鬥的技巧要領而且不害怕不懦弱啊。一個老婦人尚且能這樣,那些邊土的士兵就更不難想像了。
近年來邊土那些勇猛的騎兵,在上谷稱為“靜塞”,在雄州稱為“驍捷”,在常山稱謂“廳子”。這些都是熟習戰爭戰鬥的方法而且不害怕不懦弱的人。聽到外敵入侵,有的父母妻兒都來幫助安置戰馬整理弓箭,甚至還有不待披戴甲冑就上陣迎敵的。近年來北方胡人來侵襲,很久都打不過上谷,就是因為靜塞士兵的勇猛啊。只是恰逢戍邊的將領把靜塞的士兵都調配到自己的軍營來保護自己,所以上谷沒有守住。
現在“驍捷”、“廳子”的名號還在,但是兵馬不多,雖然進行了招募,但邊境上的人並不回響,為什麼呢?因為被選中的都要被送回上都,離開家鄉故里;而且每月的軍餉很少,有的甚至不能餬口;發給他們的鎧甲都很脆弱,戰馬也瘦弱,不能夠抵擋胡人:而那些堅固的鎧甲裝備和強健的戰馬都被更上一層的部隊拿走了;到了打仗的時候,卻是這些人衝鋒在前,當然他們不願意這樣做了。
如果能穩定那些軍隊,讓那些士兵熱愛故里;增加他們的軍需給養,讓他們得到足夠的吃穿;再給他們配上堅固的鎧甲和強健的駿馬,那什麼樣的敵人打不敗!如果真的能這樣,只要有一萬邊土上的士兵,就可以抵擋外敵五萬啊。參與治理國家的人,不在這方面留心,我看不到他們的忠心啊。
因此通過一個老婦的勇敢行為,來整體反映邊防的事情,贈予那些在位當權的人。
《唐河店嫗傳》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