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書·王濬傳》原文及翻譯

晉書

原文:

王濬,字士治,弘農湖人也。武帝謀伐吳。太康元年正月,濬發自成都,率巴東監軍、廣武將軍唐彬攻吳丹楊,克之,擒其丹楊監盛紀。吳人於江險磧要害之處並以鐵鎖橫截之又作鐵錐長丈余暗置江中以逆距船。先是,羊祜獲吳間諜,具知情狀。濬乃作大筏數十,亦方百餘步,縛草為人,被甲持杖,令善水者以筏先行,筏遇鐵錐,錐輒著筏去。又作火炬,長十餘丈,大數十圍,灌以麻油,在船前,遇鎖,然炬燒之,須臾,融液斷絕,於是船無所礙。二月庚申,克吳西陵,獲其鎮南將軍留憲、征南將軍成據、宜都太守虞忠。壬戍,克荊門、夷道二城,獲監軍陸晏。乙丑,克樂鄉,獲水軍督陸景。平西將軍施洪等來降。乙亥,詔進濬為平東將軍、假節、都督益梁諸軍事。濬自發蜀,兵不血刃,攻無堅城,夏口、武昌,無相支抗。於是順流鼓棹,徑造三山。皓遣游擊將軍張象率舟軍萬人御濬,象軍望旗而降。皓聞濬軍旌旗器甲,屬天滿江,威勢甚盛,莫不破膽。用光祿薛瑩、中書令胡沖計,送降文於濬曰:“吳郡孫皓叩頭死罪。今者,猥煩六軍,衡蓋露次,遠臨江渚。舉國震惶,假息漏刻,敢緣天朝,含弘光大。謹遣私署太常張夔等奉所佩璽綬,委質請命。”壬寅,濬入於石頭。皓乃備亡國之禮,素車白馬,肉袒面縛,銜璧牽羊,大夫衰服,士輿櫬,率其偽太子瑾、瑾弟魯王虔等二十一人,造於壘門。濬躬解其縛,受璧焚櫬,送於京師。收其圖籍,封其府庫,軍無私焉。帝遣使者犒濬軍。
(選自《晉書·王濬傳》)

譯文/翻譯:

王濬,字士治,是弘農湖人,。晉武帝謀劃滅吳。太康元年正月,王濬從成都出發,率巴東監軍、廣武將軍唐彬攻破吳丹陽(今湖北秭歸東南),攻克了它,捕獲吳丹陽監盛紀。吳人在長江中有沙石的危險或要害處布置了防線,並且用鐵鎖鏈橫在江中攔截過往,又製作了長一丈多的鐵錐,暗置在江中,來抵抗入侵船隻。此前,羊祜擒獲吳國間諜,詳細了解了吳國的這些江防措施。王濬就製造了幾十張大筏,並聯成百步見方,筏上綁著草人,草人身著鎧甲,手執棍棒。(船隊行進時,)先令善游泳者推著筏走在前面,筏遇到水下鐵錐,鐵錐就扎在筏上被拔掉了。又製作火炬,長十餘丈,大數十圍,用麻油灌制後放在船頭,遇攔江鐵鏈即用火炬燒之,片刻間鐵鏈融化而斷。晉水軍艦船遂通行無阻。二月初三,攻克吳國西陵(今湖北宜昌市西北),俘獲吳國鎮南將軍留憲、征南將軍成據、宜都太守虞忠。初五,又克荊門(在今湖北宜都西北,長江南岸)、夷道(今湖北宜都)二城,俘吳監軍陸晏。乙丑,攻占樂鄉,俘獲吳水軍都督陸景。平西將軍施洪等人主動過來投降。乙亥,下詔提拔王濬任職平東將軍、接受符節、督管益梁各路軍事。王濬自從蜀地出發後,兵器上沒有沾上血就輕易取得了各種勝利,進攻沒有遇到堅不可摧之城,夏口、武昌,這些地方沒有抵抗堅守的。王濬依照晉武帝之命,繼續揚槳擊水順江而下,徑直奔向三山。吳主孫皓派遣游擊將軍張象率擁有萬人的水軍阻擊,但軍心已散,部下望旗而降。孫皓君臣聞王濬軍隊軍旗兵器鎧甲,連天滿江,到處都是,威猛之勢盛大無比,沒有不嚇破膽的。孫皓採納光祿勛薛瑩、中書令胡沖的建議,向王濬送文請降:“吳郡孫皓叩頭請求死罪。現在,煩勞天子所統領的軍隊,乘著車止宿野外,長途跋涉到達長江邊。我吳國人全國上下莫不惶恐,苟延殘喘暫且活著,冒昧地斗膽向天朝帝國祈求,包容一切,並發揚光大,給我們生路。謹派私授官職太常張夔等獻上所佩印璽,作為呈獻的禮物,聊表忠誠,希望保全性命,並願意聽命。” 三月,王濬進入建業,孫皓備亡國之禮,素車白馬,肉袒面縛(兩手反綁),銜璧牽羊,大夫穿著喪服,士將棺材用車載著,率領太子孫瑾、瑾弟魯王虔等二十一人到王濬營門。王濬親自解開捆縛的繩索,接受寶璧,焚燒棺材,派人將孫皓送到晉都。同時,查收吳國圖籍,封存吳國府庫,軍中沒有私自占有的。晉武帝派使者犒賞王濬的部隊。
《晉書·王濬傳》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晉書·王濬傳》原文及翻譯0
《晉書·王濬傳》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