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嗣成《錄鬼簿序》“賢愚壽夭,死生禍褔之理”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錄鬼簿序
鍾嗣成
①賢愚壽夭,死生禍福之理,固兼乎氣數而言,聖賢未嘗不論也。蓋陰陽之屈伸,即人鬼之生死,人而知夫生死之道,順受其正,又豈有岩牆桎梏之厄哉? ,人之生斯世也, 知以已死者為鬼,
未知未死者亦鬼也。酒罌飯囊,或醉或夢,塊然泥土者,則其人雖生,與已死之鬼何異?此曹固未暇論也。其或稍知義理,口發善言,而於學問之道甘為自棄,臨終之後,漠然無聞,則又不若塊然之鬼之愈也。
②予嘗見未死之鬼吊已死之鬼,未之思也,特一間耳。獨不知天地開闢,亘古迄今,自有不死之鬼在。何則?聖賢之君臣,忠孝之士子,小善大功,著在方冊者,日月炳煥,山川流峙,及乎千萬劫無窮已,是則雖鬼而不鬼者也。余因暇日,緬懷故人,門第卑微,職位不振,高才博識,俱有可錄,歲月糜久,淹沒無聞,遂傳其本末。復以前乎此者,敘其姓名,述其所作。冀乎初學之士,刻意詞章,使水寒乎冰,青勝於藍,則亦幸矣。名之曰《錄鬼簿》。
③嗟乎!余亦鬼也。使已死未死之鬼,得以傳遠,余又何幸焉!若夫高尚之士,性理之學,以為得罪於聖門者,吾黨且啖蛤蜊,別與知味者道。
(選自《古文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略有刪)
【注釋】①岩牆:牢獄的石牆。
22、依次填入文中方框處的詞語,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雖然 而 但 B、誠然 而 但
C、雖然 但 而 D、誠然 但 而
23、第②段中的“不死之鬼”和“未死之鬼”分別指什麼樣的人?(2分)
24、請說說這篇序文闡述了作者怎樣的生死觀。(3分)
25、下列判斷與原文相符的一項是( )(2分)
A、作者認為古代的聖賢不曾論及生死禍福等問題。
B、作者認為懂得義理,口發善言即可成不死之鬼。
C、本文語言犀利,但濃郁的迷信色彩使文章遜色。
D、第3段中的“高尚之士”不能列入“不死之鬼”。
26、根據文意,概括《錄鬼簿》的創作意圖。(3分)
參考答案
22.(2分)C
23.(2分)“未死之鬼”指的是雖然活著但碌碌無為的人;“不死之鬼”指的是雖然死去但能永垂不朽的人。
24.(3分)渾渾噩噩、不思進取地活著,如同死去;能為後人創造財富,死去也會活在後人心中。(意思對即可)
25.(2分)D
26.(3分)為“門第卑微,職位不振,高才博識”的人做傳,使其能流傳後世;記述他們的作品,讓後人在此基礎上能更上一層樓。(意思對即可。答出1點給2分,答出兩點給3分)
參考譯文
世人賢明愚鈍、長壽短命以及生死禍福的緣由,本來是關聯著命運一起說的,大聖大賢之人也未嘗不如此。論究公陰陽二氣的消長交替,就是表現為人鬼的生死變化。人能夠了解生死的基本規律,順其自然地承受生死的正常法則,那又怎么會陷入處於危牆之下或身受鐐銬拘囚的無妄困境呢?儘管如此,人生在世,只知已經死去的人是鬼,而又知沒有死的某些人也是鬼呢。那些酒囊飯袋,醉生夢死,象無知無覺的泥土一樣的人,他們雖然活著,但鑄死鬼有什麼差別?對這類人固然無空閒多加論議至於另一類人,他們也多少知書明理,嘴裡扮得不錯,但是,對於做學問的路數,卻自甘人緣,自暴自棄,死了以後,默默無聞,這號人,卻更加不如那號無知無覺的胡塗鬼呢!
我曾見過未死的活鬼挽吊已亡的死鬼,沒有想到他們之間僅有一點點差別。世人唯獨不知,開天闢地、自古及今以來,自有不死的鬼存在於天地之間。為什麼這么說?聖哲賢明的君臣、忠孝雙全的儒生,他們的小小善行、大大功德,只要名標史冊的,便象日月輝煌經天、山川流峙大地那樣,達到千秋萬代無窮無盡地長存的地步,這就是雖作了鬼而不成其為鬼的人吧。現在我藉著空暇的時日,追想懷念我的一些已作古的故人,他們門第卑微職位不高,但他們多才多藝,都有許多足可錄存的成就。只怕時間一久便淹沒無聞,於是,就傳寫他們的生平,以曲文加以挽吊。倘若得以如“冰寒於水”、“青勝於藍”那樣,使後代超越前代的話,那就十分榮幸了。拙著名為《錄鬼簿》。啊哈,我也是一個雖生猶死的活鬼,能讓雖死猶生的鬼們,得以久遠地流傳下去,我有多么的榮幸啊!對於高尚之十和儒鈞理性之學來說,我這樣做是一定會得罪於孔聖門下的。有什麼辦法呢?人各有所好,我們還是大吃蛤喇肉,另與知道箇中滋味的人相津津樂道吧。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鍾嗣成《錄鬼簿序》“賢愚壽夭,死生禍褔之理”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0
鍾嗣成《錄鬼簿序》“賢愚壽夭,死生禍褔之理”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