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詹,字思遠,汝南南頓人”閱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
應詹,字思遠,汝南南頓人,魏侍中璩之孫也。詹幼孤,為祖母所養。年十餘歲,祖母又終,居喪毀頓,杖而後起,遂以孝聞。家富於財,年又稚弱,乃請族人共居,委以資產,情若至親,世以此異焉。弱冠知名,性質素弘雅,物雖犯而弗之校,以學藝文章稱。司徒何劭見之曰:“君子哉若人!”初辟公府,為太子舍人。趙王倫以為征東長史。倫誅,坐免。成都王穎闢為掾。時驃騎從事中郎諸葛玫委長沙王乂奔鄴,盛稱乂之非。玫浮躁有才辯,臨漳人士無不詣之。詹與玫有舊,嘆曰:“諸葛仁林,何與樂毅之相詭乎!”卒不見之。 王澄為荊州,假詹督南平、天門、武陵三郡軍事。及洛陽傾覆,詹攘袂流涕,勸澄赴援。澄使詹為檄,詹下筆便成,辭義壯烈,見者慷慨,然竟不能從也。天門、武陵溪蠻並反,詹討降之。時政令不一,諸蠻怨望,並謀背叛。詹召蠻酋,破銅券與盟,由是懷詹,數郡無虞。其後天下大亂,詹境獨全。鎮南將軍山簡復假詹督五郡軍事。會蜀賊杜疇作亂來攻詹郡力戰摧之尋與陶侃破杜弢於長沙賊中金寶溢目詹一無所取唯收圖書莫不嘆之。元帝假詹建武將軍,王敦又上詹監巴東五郡軍事,賜爵潁陽鄉侯。陳人王沖擁眾荊州,素服詹名,迎為刺史。詹以沖等無賴,棄還南平,沖亦不怨。其得人情如此。遷益州刺史,領巴東監軍。
詹之出郡也,士庶攀車號泣,若戀所生。及敦作逆,詹與建威將軍趙胤等擊敗之。賊平,封觀陽縣侯,食邑一千六百戶,賜絹五千匹。上疏讓曰:“臣雖忝當一隊,策無微略,勞不汗馬。乞回謬恩。”不許。以鹹和六年卒,時年五十三。(節選自《晉書·劉超列傳》)4.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A.“詹幼孤”中的“孤”是指父母雙亡。“失怙”一般指喪父,“失恃”一般指喪母。 B.古時四川為益州部,下設蜀郡、巴郡、巴東等郡。因為治所在成都,“益州”又成為成都別名。 C.“假”“領”和“行”“權”“攝”“典”等在古代都表示代理官職的意思。 D.“食邑”是指中國古代諸侯封賜所屬卿、大夫作為世祿的田邑(包括土地上的勞動者在內)。5.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會蜀賊杜疇/作亂來攻/詹郡力戰摧之/尋與陶侃破杜弢於長沙/賊中金寶溢目/詹一無所取/唯收圖書/莫不嘆之B.會蜀賊杜疇作亂/來攻詹郡/力戰摧之/尋與陶侃破杜弢於長沙/賊中金寶溢目/詹一無所取/唯收圖書/莫不嘆之C.會蜀賊杜疇作亂來攻/詹郡力戰摧之/尋與陶侃破杜弢/於長沙賊中金寶溢目/詹一無所取/唯收圖書/莫不嘆之D.會蜀賊杜疇作亂/來攻詹郡/力戰摧之/尋與陶侃/破杜弢於長沙賊中/金寶溢目/詹一無所取/唯收圖書/莫不嘆之6.下列對原文的敘述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應詹從小多有不幸,十多歲時祖母去世,又遇居所倒塌,但他依然孝性不改,深受世人的肯定。B.應詹與驃騎從事中郎諸葛玫有舊交情,但當諸葛玫像樂毅那樣背信棄義,就始終不願意和他相見。C.應詹不僅軍功頗多,而且以真誠之心來安撫少數民族,使“諸蠻”深受感動,在動亂的年代也保持了轄區的安定。D.應詹累建軍功,受到了皇上的特別嘉獎,但應詹並不居功自傲,而是認為自己並無功勞,希望皇上收回對他的嘉獎。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1)弱冠知名,性質素弘雅,物雖犯而弗之校,以學藝文章稱。(2)詹召蠻酋,破銅券與盟,由是懷詹,數郡無虞。
參考答案
4.C.典:掌管
5.B[解析]本題在斷句時,一要注意主語的轉換,二要注意幾個關鍵字語在斷句中的作用,如“尋”(不久,表時間的變化)、“一無”與“唯”的對應。
6.A[解析] “遇居所倒塌”是原文沒有的意思,“居喪毀頓”的意思是他在“居喪”期間悲傷得身體都全垮了(“毀頓”)。
7.(1)應詹在弱冠之年就出名了。他天性寬宏仁厚,他的財物即使被侵占,他也不會跟別人計較。他還以學術技藝和文章出名。(5分,關鍵字“性質”“校”“稱”各1分,句意基本正確2分)
(2)應詹就召集了各少數民族的首領,破銅券與他們訂立盟約,當地夷人都感念應詹的情誼,數郡都沒有憂患。(5分,關鍵字“蠻酋”“懷”“無虞”各1分,句意基本正確2分)
參考譯文
應詹,字思遠,汝南南頓人,魏侍中應璩之孫。應詹幼年便成孤兒,得到祖母撫養。十餘歲時,祖母又去世了,應詹為祖母服喪時痛不欲生,扶杖才能支撐而起,於是以孝順聞名。家中財富很多,應詹年齡稚弱,便請同族人共居一處,把資產交付給他們,感情如同至親,人們由此覺得應詹不同尋常。二十歲左右便知名,性情寬宏雅正,別人雖然有時冒犯他而他卻不與人計較,以學藝文章著稱。司徒何劭見到他說:“此人是個君子啊!”初次起用於公府,為太子舍人。趙王司馬倫任他為征柬長史。司馬倫被殺,應詹受牽連而被免官。成都王司馬穎起用他為掾。當時驃騎從事中郎諸葛玫背棄長沙王司馬義而投奔鄴,大談司馬義的過錯。諸葛玫浮躁而有才氣和論辯能力,臨漳人士無不趨附他。應詹與諸葛玫是舊相識,感嘆道:“諸葛仁林怎么像樂毅那樣不忠誠呢!”始終沒有去見諸葛玫。
王澄任荊州刺史,暫任應詹督管南平、天盟、亘噬三郡軍事。盜墮傾覆時,塵詹挽袖捋臂流著熱淚,勸說王澄前去援救。王澄派應詹撰寫檄文,應詹提筆成文,辭義壯烈,見到的人都慷慨激昂,然而最終沒有成行。天門、武陵山溪中的蠻人同時反叛,應詹討伐降服了他們。當時政令不一,諸蠻怨恨,共同謀劃反叛。應詹召來蠻人首領,破銅券與他們結盟,由此當地蠻人對他心悅誠服,數郡都沒有憂患。此後天下大亂,惟有應詹管轄的地區得以保全。百姓歌誦道:“遍地亂離,險為灰朽。僥倖之運,賴此應後。歲寒不凋,孤境獨守。拯救危難,恩重如山。潤同江海,恩如父母。”鎮南將軍山簡又暫任應詹督五郡軍事。適逢蜀地賊人杜疇作亂,前來進攻應詹守郡,應詹奮力應戰打敗了賊軍。不久與陶侃在長沙打敗杜搜,賊軍中滿目金銀財寶,應詹一無所取,惟收圖書,人們無不為之感嘆。元帝暫任應詹為建武將軍,王敦又請求以應詹監管巴東五郡軍事,賜爵穎陽鄉侯。陳人王沖在荊州集結眾人,早就佩服應詹之名,迎他作為刺史。應詹因王沖等人無可依仗,棄職返回南平,王沖也並無怨意。應詹就是如此深得人心。改任益州刺史,兼任巴東監軍。
不久應詹被授予後軍將軍。應詹上疏陳奏有利國家合乎時宜的事,說:“現在,動盪剛剛結束,是國家制度改革與草創的時候,應該趁著這個機會,整頓訂zheng6*法律,先推舉那些有高尚品德和大功的人,首先加以封賞,這樣對社會的教化可以同虞舜時相媲美。”元帝器重他的才能,完全採納了他的建議。等到王敦叛亂,明帝問詹該怎樣應付。應詹陳辭慷慨地說:“陛下應該發帝王憤怒之威,我們定會拿著武器走在前面,希望憑藉祖宗在天之靈的保佑,出兵主伐而不會遇到抵抗。如果不這樣,國家就會有危險。”叛軍從竹格渡江,應詹與建威將軍趙胤等人一起打敗了叛軍。叛亂平息後,元帝冊封應詹為觀陽縣侯,食邑一千六百戶。應詹上疏推辭說:“我雖然勉強算作是參加戰鬥,但沒有出一點計策,沒有衝鋒陷陳的功勞。”元帝不同意。這時王敦的叛亂剛剛被平定,老百姓情緒還沒有穩定,應詹盡力撫慰百姓,老百姓都非常高興,很信賴他。應詹病重,在鹹和六年時去世,當時年紀是五十三歲。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