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公之時,雨雪三日而不霽”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景公之時,雨雪三日而不霽。公被狐白之裘,坐堂側陛。晏子入見,立有間。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對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嬰聞古之賢君,飽而知人之飢,溫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勞。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聞命矣。”乃令出裘發粟以與饑寒者。
注釋:雨(yù)雪:下雪。雨,落,降,用如動詞。陛:宮殿的台階。聞命:聽到辭命。聞,聽;命,辭命。
1、 解釋句中加點的詞語。
(1)景公之時,雨雪三日而不霽。( )(2)公被狐白之裘,坐堂側陛。 ( )
(3)立有間( ) (4)寡人聞命矣。()
2、 翻譯句子:
(1)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2)古之賢君,飽而知人之飢,溫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勞。今君不知也。
3、 這個故事對我們今天有什麼借鑑意義?
參考答案
1、(1)下雪(2)通“披”,穿著 (3)一會兒(4)領教、受教
2.(1)奇怪啊,下了三天雪可卻不那么冷。
(2)古代賢明的君王自己飽後會想到別人還餓著,自己穿暖後會想到別人還凍著,自己安逸後會想到別人辛勞著。
3.作為君主(或領導)不僅要有好的管理能力,還要體貼,關心百姓,部下,這樣才可以算得上是稱職的人.作為輔佐領導的人,要做到時刻提醒君主,明白自己該做的事,而不是一味的聽從上級的話.
二:
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並解釋其意義。
“_______”通“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雨雪三日而天不寒”一句中詞類活用現象。
3.“雨雪三日而不霽。中“霽”意思是___________,現代漢語仍保留了這個意思,請舉出一個成語:_________________。
4.翻譯句子。
飽而知人之飢,溫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勞。
5.“雨雪三日”,景公為什麼認為“天不寒”?
6.宴子巧妙運用什麼方法使景公聞命,“出裘發粟與饑寒”的?
參考答案:
1.“公被狐白之裘”中“被”通“披”,穿。
2.“雨雪三日而天不寒”中名詞“雨雪”活用為動詞,“下雨雪”。
3.雨後或雪後轉晴光風霽月
4.吃飽了而知道他人的飢餓,穿暖了而知道他人的寒冷,安樂了而知道他人的勞苦。
5.因“公被狐白之裘”。
6.晏子巧妙運用古之賢君的做法來暗示景公,使景公頓悟,而“出裘發粟與饑寒”。
注釋:
(1)景公:齊景公,名杵臼,靈公子,莊公弟,於魯襄公二十六年立,在位五十八年。[2]
(2)雨(yù)雪:下雪。雨,名詞作動詞。
(3)霽(jì):雨雪天轉晴。
(4)被:同“披”散開,穿著。
(5)狐白,狐狸腋下的白毛。狐白之裘,集狐腋下的白毛製成的裘(皮衣)。這是裘中最珍貴的。成語“集腋成裘”,引申為積少可以成多。通“披”,披著。
(6)陛:宮殿的台階。
(7)有間,一會兒。
(8)知:知道
(9)逸,安逸。
(10)聞命,聞教,受教。這是尊敬對方,得其教誨。表示接受對方意見的敬辭。
參考譯文
景公在位時,雪下了好幾天卻不轉晴。景公穿著用狐狸腋下白毛做的皮衣,坐在正堂前的台階上。晏子進宮謁見,站了一會兒,景公說:“奇怪了!雨雪下了好幾天,可天氣卻不寒冷。”晏子回答說:“天氣不冷嗎?”景公笑了。晏子說:“我聽說古代賢德的國君,自己吃飽且知道百姓的飢餓,自己穿暖且知道百姓的寒冷,自己安逸且知道百姓的勞苦。現在你不知道。”景公說:“說得好!我聽從您的教誨了。”(他)於是發令拿出大衣和糧食給饑寒交加的人。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景公之時,雨雪三日而不霽”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0
“景公之時,雨雪三日而不霽”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