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文正公斌》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湯文正公斌,撫吳蒞任時,夫人公子皆布衣,行李蕭然如寒士,日給惟菜韭。公一日閱簿,見某日市雙雞,愕問曰:“吾至此,未嘗食雞,誰市此者?”仆以公子對。公怒,立召公子責之曰:“汝謂蘇州雞賤於河南耶?汝思啖雞,便可歸去。惡有士不嚼菜根,而能作百事者哉?”並笞其仆而遣之。又公撫吳時,有司報湖盪有蓮芡,公駁還。吏固以例請,公曰:“例自人作,寬一分ze6*民受一分之惠。且蓮芡或不歲熟,一報部,即為永額。欲去之,得乎?”常熟某氏奴,訐告其主國初時得隆武偽札,迫主遠遁,欲據其主母。公曰:“國家屢更大赦,此草昧事,何足問?而逆奴乃以訐其主乎?”焚其札,斃奴於杖,中外快之。
湯文正撫蘇,奏革淫祀,投上方五通神像於湖中,世多紀之。先是,上方山民,掘地得碑,其文曰:“肉山酒海,遇湯而敗。”可知淫昏氣焰,必待正人得位而始衰,亦早有定數也。
常州守祖進朝有惠政,落職,公奏留之。祖製衣靴欲奉公,久之不敢言,乃自著之。任潼關道副使時,朝邑雷子霖以理學顯,文正治事之暇時造其廬,以志景幕。
文正赴嶺北道任,雇一騾,載幞被出關去,及移疾受代,衣物了無所增。至京,貧益甚,賃居委巷,禦寒只一羊裘。冬月入朝,衛士識與不識鹹目之曰:“此羊裘者,即湯尚書矣。”
人謂公之廉直似海忠介,而去其煩苛,精敏似周文襄,而行以方正。若其學識純粹,世惜其用之未盡者,又非二公之所得而比矣。公學宗孫夏峰先生,自言為方面時,居官行政,只遵寧陵呂叔簡《從政錄》,行之不盡。惜文集不全,今所刊《湯子遺書》數種,皆失本來面目。
以江南巡撫內遷大司空。其歿於京邸也,同官唁之,身臥板床,上衣敝藍絲襖,下著褐色布褲。檢其所遺,惟竹笥內俸銀八兩。崑山徐大司寇賻以二十金,乃能成殯。其清介若此,而生前猶有以偽學劾之者。使士大夫人人能如湯之潔己奉公,又何致天下事不可收拾哉?
(選自葛虛存《清代名人軼事》,有改動)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夫人公子皆布衣 布衣:平民百姓
B.湯文正撫蘇,奏革淫祀 淫:過度
C.文正治事之暇時造其廬造:到……去
D.崑山徐大司寇賻以二十金賻:以錢財助人辦喪事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並笞其仆而遣之則或咎其欲出者
B.且蓮芡或不歲熟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
C.必待正人得位而始衰 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
D.以江南巡撫內遷大司空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
11.下列四組句子中,分別表現湯文正“清儉”和“愛民”的一組是
A.行李蕭然如寒士,日給惟菜韭及移疾受代,衣物了無所增
B.賃居委巷,禦寒只一羊裘 寬一分ze6*民受一分之惠
C.焚其札,斃奴於杖 文正治事之暇時造其廬,以志景幕
D.上衣敝藍絲襖,下著褐色布褲祖製衣靴欲奉公,久之不敢言,乃自著之
12.把文言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2分)
(1)汝思啖雞,便可歸去。惡有士不嚼菜根,而能作百事者哉?(4分)
(2)人謂公之廉直似海忠介,而去其煩苛,精敏似周文襄,而行以方正。(4分)
(3)其清介若此,而生前猶有以偽學劾之者。(4分)
參考答案:
9、答案:A布衣:穿粗布衣服。
10、答案:AA都是指示代詞,那,那個。B前者表遞進,況且;後者表讓步,尚且。C前者連詞,表承接;後者錶轉折,卻。D前者介詞,以……的身份(職銜);後者連詞,表目的,來,用來。
11、答案:BA都是表現湯文正的清儉。B前者表現清儉,後者表現愛民。C前者表現嫉惡如仇,對奸佞小人的嚴懲;後者表現對人才的尊重。D前者表現清儉;後者張冠李戴,表現祖進朝對湯文正的敬畏。
12、(1)你想吃雞,就可以回去。(世上)哪有讀書人吃不了菜根,卻能做成任何事情的呢?
(2)人們認為湯公的清廉正直就好像海忠介,但去除了他的繁雜苛細(的政令);精細聰敏好像周文襄,但行事正直無邪。
(3)他像這樣清正耿直,可是生前還是有用假道學來彈劾他的人。
參考譯文
湯文正公擔任蘇州巡撫到任的時候,夫人、兒子都穿著粗布衣服,行李簡陋就像貧寒的讀書人,每天供餐的只是普通的蔬菜。湯文正公有一天查閱賬本,看見某天買了兩隻雞,吃驚地問道:“我到這裡不曾吃過雞,誰買了這東西呢?”僕人回答是公子。湯文正公很生氣,立即召來兒子斥責他說:“你以為蘇州的雞比河南的雞便宜嗎?你想吃雞,就可以回去。(世上)哪有讀書人吃不下菜根,卻能做成任何事情的呢?”鞭打那僕人並把兒子趕回河南老家去了。還有, 湯文正公治理蘇州時,下屬要求向朝廷報告湖泊里生長蓮子、芡實,湯公將他駁回。下屬執意用慣例來請奏,湯公說:“慣例是由人制訂的,寬鬆一分,那么百姓就能享受一分的實惠。況且蓮子、芡實,有時收成不好,一旦上報到部里,立即成為固定的定額。再想取消它,能行嗎?”常熟某人的家奴,揭發他的主人在建國初期接受了前明隆武的信函,逼迫他的主人逃遁,想要霸占他的女主人。湯公說:“國家多次大赦天下,這些國家初創時期的事情,哪裡值得過問?而可惡的家奴竟然敢用這件事情來脅迫他的主人嗎?”焚燒了那些信件,施杖刑打死了那個家奴,朝廷內外都稱許這件事情。
湯文正治理蘇州時,奏請革除過度的祭祀,將上方山的五通神像投入湖水中,世人大多記錄了下來。先前,上方山上的百姓,挖掘土地,發現一塊石碑,上面的文字是:“肉山酒海,遇湯而敗。”可見昏庸淫逸的風氣,一定會等到正人君子身居要職時才會消退,這也是早就有定數的啊。
常州太守祖進朝在任上有仁政,被罷官,湯公奏明朝廷留任他。祖進朝縫製衣靴想要送給湯公,好長時間也不敢說這件事,於是自己穿戴它。湯公任潼關道副使時,朝邑雷子霖因為精通理學而揚名,湯文正處理公務的閒暇,經常到他家去,來表達敬仰思慕之意。
當湯文正奔赴嶺北道上任的時候,僱傭了一頭騾子,馱著包袱被褥出關,等到上書稱病交卸官職,衣物一點兒也沒有增加。到了京城,貧窮得更加厲害了,租賃民房居住在偏僻的巷尾里,禦寒的衣服只有一件羊皮的衣服。冬天上朝的時候,認識與不認識湯公的衛士都看見他就說:“這位穿著羊皮衣服的人,就是湯尚書啊。”
人們認為湯公的清廉正直就好像海忠介,但去除了他的繁雜苛細(的政令);精細聰敏好像周文襄,但行事正直無邪。至於他是學識精純完美,世人惋惜他未能將它用完,又不是海、周二位先生所能比擬的。湯公學問以孫夏峰先生為宗,自稱擔任地方長官時,處理事務只是遵照寧陵呂叔簡的《從政錄》,受益無窮。可惜湯文正公的文集不齊全,如今刻印的幾種《湯子遺書》,都失去了原來的面貌。
湯公以江南巡撫職銜調往朝廷任大司空。他死在京城官邸里,同僚去弔唁他,湯文正躺在板床上,上身穿著破舊的藍絲襖,下身穿著褐色的布.假如士大夫每個人都能像湯公一樣保持自身廉潔,一心奉公,又怎么會使天下的事情敗壞到不可救藥的地步呢?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湯文正公斌》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0
《湯文正公斌》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