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草書《終年帖》
作者:張旭 書體:草書
《終年帖》 傳為張芝之作,或為唐張旭所作
選自《大觀帖》(故宮博物院藏李宗翰宋拓本)
註:圖片根據故宮博物院藏《大觀帖》李宗翰宋拓本、故宮博物院藏《大觀帖》楊氏海源閣宋拓本以及山西新絳縣圖書館藏《絳帖》重新裁剪而成。
釋文:終年纏此,當治何理耶?且方有諸分張,不知比去復得一會。不講意不意,可恨汝還,當思更就理。所游悉,誰同過還復,共集散耳。不見奴,粗悉書,雲見左軍,彌若論聽故也。
唐蔡希綜《法書論》云:“( 張旭 ) 乘興之後,方肆其筆,或施於壁,或札於屏,則群象自由,有若飛動,議者以為張公亦小王之再出。”由此可見,他的草書迥異於“不激不厲”的大王書風,而取法於“縱逸不羈”的王獻之。其駭目驚心的壁書和屏書,今已蕩然無存,草書作品《終年帖》等尚可從摹刻本中看到。
此帖作為張旭的作品是公認的。如此難得的墨跡,留給後世的是那如駿馬賓士,倏忽千里,如雲煙繚繞,變幻多姿的藝術形象。

梁漱溟《錄朱熹詩一首》行書 1980年釋文: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
張瑞圖《行草蘇軾無言亭》詩軸 綾本 193.2×46.5厘米 年代不詳 南京博...
【導讀】清代晚期,在有“青銅器故鄉”之稱的陝西,出土了毛公鼎、大盂鼎、散氏盤、虢...
他是文豪中的大吃貨,能一口氣吃下300顆荔枝!他是文豪中的發明家,聽說為了研製一...
周慧珺老師自幼愛好書法,臨池不倦,終成大家,她的字被譽為“當代米芾”,以行書、楷...
王守仁《與鄭邦瑞尺牘》紙本,行草。縱 24厘米,橫 39.8厘米。美國普林斯頓大...
《心經》,全稱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漢傳佛經中最短的一部,因其旨意精微且便於...
應均《紅杏碧桃八言聯》紙本行草書 1936年 浙江永康萬泰美術館釋文:紅杏壓林幽...
【釋文】法華台。塊圠有同色,雪深雲未開。終南晴夜月,仿佛似登台。米芾《法華台詩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