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弼《行草詩文》卷(2)

作者:張弼 書體:行草

張弼《行草詩文》卷

張弼《行草詩文》卷

附錄:吹來清新的風——張弼《行草詩文卷》賞讀 作者:徐傳法

張弼(1425~1487年),字汝弼,號東海,松江華亭人,是明中前期卓有成就的書家。以前見到張弼的作品,總是不以為然,緣於陳獻章曾對張弼草書作過“好到極處,俗到極處”的評價,時時影響著自己。面對張弼的草書作品,絲毫沒有“好到極處”的意識,一個“俗”字卻道出了我的真切感受。近日翻看《中國傳世書法》一書,被一幅作品所震撼,細看落款,竟是張弼,一時啞然。轉瞬間,改變了以往對張弼草書的偏見,更加嘆服陳白沙對張弼之書深刻而精闢的評價,實乃一語中的。

張弼草書師承宋廣,從其草書風格看,他不僅“尚近前規”,更將宋廣等前賢變元人蘊藉書風為放縱的草書風貌向前拓展了一步,震盪人心。由此可知,張弼的草書是上追唐草,取法旭、素,完全拋棄了明初曾經盛行一時——波磔翻飛的章草的用筆痕跡。張弼的不少作品“雖風逸妍美,而結法實疏,腕力極弱”。線條纏繞,輕浮妖嬈作態,氣格近俗。如南京博物院藏的《七言絕句》軸,這種特徵尤為明顯,是“俗到極處”那類作品的代表。

《行草詩文卷》(如圖)書於明成化十六年,張弼時年56歲,對於活了62歲的張弼來說,算是他的成熟作品。此作為灑金箋紙本,行草書,縱29.5cm,橫589cm,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書寫內容是自作詩和短文,計11則,此卷為其中一節。綜觀此卷,落筆清晰,行筆峻爽,柔密中有一股峻勁。字形搖曳升騰,氣韻生動,頗得宋人意趣。細察之,一些用筆似師承二王,使轉頓挫生動活潑,變化豐富;提按映帶,迅疾有度,揮灑自如,線條流暢,質感強烈。這種精微中見奇崛的筆法,使得此作古意盎然,透出時輩作品中所沒有的氣息。結字的處理,較之張弼的大草作品,顯得理性了許多,已經沒有了像王鏊所說的:“疾如風雨,矯如龍蛇,欹如墮石,瘦如枯藤,怪偉跌宕”的狂放用筆而形成的那種過度誇張、欹側的字形了。大多結字中規中矩而又錯落有致,張弛有度。只有“索、月、橋”三字顯現了時人風氣,特別是“索”字的左邊一點,已游離了原字,略顯支離。章法上,字與字之間大小錯落,氣勢貫通,摒棄了其慣用的亂石鋪街式的大草章法,行與行之間顯得疏密有致,波瀾起伏。張弼所處的時代,正是“台閣體”風靡的時期。文學上以“三楊”為代表人物,講求“詞氣安閒,首尾停頓,不尚藻詞,不矜麗句”的文風,這種風氣由文學旁及其他領域。這一時期的書壇,書法風格雍容華麗,表現了姿媚靡弱的審美意趣。此時,張弼與同時代的陳獻章能衝破藩籬,注重寫心抒情的傾向,為書壇吹進了一股清新之風,實不失為一代草書大家。

2019-01-10 11:0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