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齊己的《覽清尚卷》
全文:
李洞僻相似,得詩先示師。
鬼神迷去處,風日背吟時。
格已搜清竭,名還著紫卑。
從容味高作,翻為古人疑。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鬼神
(1).鬼與神的合稱。《易·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禮記·仲尼燕居》:「鬼神得其饗,喪紀得其哀。」 孔穎達 疏:「鬼神得其饗者,謂天神人鬼各得其饗食也。」 唐 韓愈 《原鬼》:「無聲與形者,鬼神是也。」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筆記》卷三:「夫古人作書垂後……亦鑒及後人之無賴,故徐引其機,以待有心者之自為覺悟,庶不蹈妄傳之戒,為鬼神所忌耳。」
(2).泛指神靈、精氣。《史記·五帝本紀》:「養材以任地,載時以象天,依鬼神以制義。」 張守節 正義:「鬼之靈者曰神也。鬼神曰山川之神也。」《史記·五帝本紀》:「曆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 張守節 正義:「天神曰神,人神曰鬼。又雲聖人之精氣謂之神,賢人之精氣謂之鬼。」
(3).偏指鬼;死去的祖先。《左傳·昭公七年》:「今君若步玉趾,辱見寡君……致君之嘉惠,是寡君既受貺矣,何 蜀 之敢望?其先君鬼神實嘉賴之,豈唯寡君?」《孝經·感應》:「宗廟致敬,鬼神著矣。」 唐玄宗 註:「事宗廟能盡敬,則祖考來格。」
(4).指形體與精靈。《禮記·禮運》:「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陰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 孔穎達 疏:「鬼謂形體,神謂精靈。《祭義》云:『氣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必形體精靈相會,然後物生。」
(5).古代指天地間一種精氣的聚散變化。《易·繫辭上》:「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 韓康伯 註:「盡聚散之理,則能知變化之道。」 孔穎達 疏:「物既以聚而生,以散而死,皆是鬼神所為,但極聚散之理,則知鬼神之情狀也。」後世哲學家多以陰陽之變、氣的往來屈伸解釋「鬼神」。 漢 王充 《論衡·論死》:「鬼神,陰陽之名也。陰氣逆物而歸,故謂之鬼;陽氣導物而生,故謂之神。」《禮記·中庸》:「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 程頤 章句:「鬼神,天地之功用,而造化之跡也。 張子 曰:『鬼神者,二氣之良能也。』愚謂以二氣言,則鬼者陰之靈也,神者陽之靈也。以一氣言,則至而神者為神,反而歸者為鬼,其實一物而已。」《朱子語類》卷三:「鬼神只是氣,屈伸往來者氣也。」
去處
(1) 所去的地方
有誰知道他的去處
(2) 場所;地方
這是一個風景優美的去處
風日
(1).風與日。謂風吹日曬。 晉 陶潛 《五柳先生傳》:「環堵蕭然,不蔽風日。」
(2).指天氣;氣候。 唐 李白 《宮中行樂詞》之八:「今朝風日好,宜入 未央 游。」 清 卓爾堪 《醉花陰》詞:「風日近清明,幾片榆錢,都算鶯兒俸。」
(3).猶風光。 唐 杜審言 《春日京中有懷》詩:「寄語 洛城 風日道,明年風色信還人。」 明 蔣一葵 《長安客話·仙人枕》:「 元 陳孚 詩:『 居庸 萬馬繞山前,未許蒼苔睡晏然。見説 華山 風日好,何如移伴白雲眠。』」 清 姚鼐 《贈孫雨窗》詩:「茶香竹淨好風日,請我俛仰前賢旁。」參見「 風光 」。
齊己名句,覽清尚卷名句